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八零寡妇分家,携崽带全村暴富了 » 第3章打架!

第3章打架!

    老陈家。

    “蒋寅初,你这个不敬公婆,克死男人的懒猪要干什么?!”

    朱桂花骂骂咧咧走出来,对上蒋寅初手里菜刀,瞳孔紧缩,下一秒拉起身后的小儿媳躲后面。

    小儿媳叫林春红,朱桂花最宝贝的孙子亲妈。

    林春红哆嗦一下,想挣开身后婆婆扒拉自己的手,哪知道婆婆人老劲大。

    她挣扎不开,对上越来越近的蒋寅初,慌的不行。

    “大……大嫂,你拿着菜刀来我家干什么?你看你都把妈吓到了,老人家要是吓出个好歹来,我看你吃不了兜着走。”

    “吓到?!”

    蒋寅初漫不经心的摸了一下手里菜刀锋利口,“春红,这是我跟妈的事,你最好不要插手,还麻烦你让开,不然我手里的菜刀要是误伤你我可不管了,毕竟你知道的,我家什么都没有,大不了一刀下去大家同归于尽。”

    蒋寅初不是开玩笑。

    如果自己重新还是让这些人欺负,那就该死。

    如果改变不了,那就一起死。

    “大嫂,你,你是不是生病严重,是不是疯了,怎么,怎么能说死呢?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好说。还有,你,你那个刀不要对着我们,要是不小心摔倒扑过来容易伤人。”

    “我家菜刀是筹木活着时候打造,上面有他的气息,要是真的摔倒扑过去砍你们,那一定是他看不得我们母女受人欺负上来匡扶正义,为我们孤儿寡母做主。”

    说话时候,蒋寅初故意晃晃荡荡,像是要摔倒一样。

    “春红……”

    朱桂花一直紧盯蒋寅初,抓着柳春红衣服捏紧人家手臂的肉,“蒋寅初,你到底要干什么,我是你婆婆,是筹木亲妈,你,你不能拔刀对我,这是不孝。不孝。”

    “婆婆?”蒋寅初冷笑了一声,“妈,我感冒起不来床,你说来我家里帮忙煮饭,怎么煮两顿我家100斤大米就没有了?请问,大米去哪里了?”

    “那100斤大米又不是我吃的,是当初办筹木丧事时全村人吃完了。”

    “妈,我只是感冒,不是傻!”

    一百斤大米,其中六十斤是丈夫救人,那几家给的。其余是村民参加葬礼送的,可葬礼那天煮的清汤兑水,全是野菜和看不见米的米汤。

    葬礼过后,虽然生病,但她清清楚楚看到家里还有一缸大米。而自己生病,婆婆说帮忙照顾一下,没两天大缸米见底。

    “我看你病傻了!”

    朱桂花心虚低吼,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但话一出口,看到院子里来了很多人,都是左邻右舍,平时聚一块的大妈,她立马昂首挺胸起来。

    蒋寅初,我今天就让所有人知道你不孝。

    扑通。

    朱桂花一屁股坐地上,“天啊,老天爷啊,你看看这个不孝媳,我儿一被她克死,她就来嚯嚯我们老人,天啊。”

    哭天喊地,比去蒋寅初家时候还要厉害。

    蒋寅初不惯着她。

    一步步走过去,居高临下俯视她,“妈,你不是喜欢喊吗?你使劲喊,喊破喉咙也没有关系,让筹木听听,让筹木看看,他一走你是怎么逼死我们母女的。喊啊,你愣着干什么?”

    朱桂花瑟缩后退,指指离自己不足一个拳头远的菜刀,“刀……刀。”

    蒋寅初晃晃刀,“人在做天在看!我今天来也不废话,麻烦将我家的大米还回来,不然,我菜刀不长眼!”

    “筹木媳妇……”

    邻里邻居隔着两米劝导,“刀无眼,你要不往后退一点,不要伤到了人。”

    朱桂花连点头:“对对对,阿初,刀剑无眼,你有什么话后退再说。”

    蒋寅初后退两步,朱桂花立刻狗爬式跑到那些邻居身边,然后指着蒋寅初骂,“大家看看这就是不孝儿媳!我是她婆婆妈!我们已经分家,我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给她蹬鼻子上脸的,拿着菜刀要杀我,没天理啊!”

    “你以为我想?”蒋寅初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后退。

    刚才只是手拿累了怕菜刀握不住,现在才知道什么叫给自己挖陷阱。

    她怒吼,“要不是你拿我家东西,我愿意来你这?要我走可以,还我米。”

    “还?!”

    朱桂花冷笑,指着蒋寅初鼻子道:“我看你真是病糊涂,就100斤大米,当初办丧事全来吃饭,全煮了。后面我来照顾果果拿的是你弟媳妇家大米,怎么现在的人这么不要脸,我帮人还落得一身黑!”

    这年头没有什么摄像头,有理,你要是找不出个证据来证明,你都变成无理。

    蒋寅初思考,院子子里大娘们一看,纷纷在在朱桂花旁边劝导蒋寅初。

    “筹木媳妇,我们知道你受不了筹木突然走,但人要往前看,你不能因此人就疯疯癫癫,你不要忘记你还有一个女儿,她才四岁,什么都不懂,最需要妈妈的陪伴了,你不想孩子刚失去父亲又失去母亲吧?”

    “是啊筹木媳妇,你女儿那么小你要坚强要清醒,不要再疯了。”

    “大家不要喊筹木媳妇筹木媳妇了,我看她人触景生情。以后就叫果果妈吧,不要让她刚刚清醒的脑子又糊涂掉。”

    “确实,确实!果果妈,人要往前看,你婆婆已经对你们仁至义尽,你家就不要再揪着那100斤大米,你要知道当时办丧事大米已经煮给大家伙吃了,再无理取闹也没有,还是多去挖挖野菜,去地里干活,秋天自然有大米。”

    包产到户后,家家户户干活积极,吃饱饭。

    但蒋寅初家不一样。

    分住不分家。

    婆婆赶他们家住村边这老破旧毛草屋,干活时候又让他们家回去干活。

    又不想他们分得米,只给他们家一亩悍田和一亩荒地,让他们自给自足。

    那块荒地开荒不久,养肥需要三四年才能种好粮食。

    “不,还有大米。”

    蒋寅初虽然办丧事记忆对于现在来说那已经是几十年前,但她记得清清楚楚,办丧事时候,婆婆煮的是稀饭。

    清汤兑水的稀饭。

    她还听到很多人背后议论,一百斤大米煮的怎么连一粒米都没有,现在想想,当时掌厨的是公公婆婆。

    她坚定道,“我知道大家意思,逝者已逝,人确实应该往前看,但是有一点大家都知道!筹木当初救人才突然走了,因此得到村长组织大家捐赠的一百斤大米。那也是筹木留给我们孤儿寡母最后的东西。”

    陈筹末是普通人。

    烈火村附近有一条必经之河很大,每次过那里都需要注意安全。

    冬日里,河面结冰,有几个孩子跑到上面打鱼,不巧那天冰面破裂,几个孩子掉进水里。

    陈筹末路过,救了几个孩子。

    可终究一人精力有限,他救了最后一个孩子后体力不支沉入水底。最后,没了。

    普通人救人英勇就义,村长和几个孩子家人自发带头给予筹款,感谢陈筹末救命之恩。而村里人知道陈筹末做好事没的,自发带米来陈家,这才有了一百斤大米。

    “一百斤。”

    经过蒋寅初的话,大娘们刷一下看向朱桂花。

    “是啊!那米至少有100多斤,我们吃东西时候,吃汤带水都没看到米粒呢。该不会……”

    朱桂花察觉一众人异样目光,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辩驳道:“那是人太多煮的多,你们也不想一想才100斤米,我们全村那么多人,大米又只是估计个大概有100斤大米。那么多个人吃,而且吃四天,应该不够吃。”

    丧事差不多四天。

    去世第一天通知亲友,第二天亲友来,第三天早上埋。

    然后中间隔一天,第五天早上又包一次土。

    这四天,基本上都在办丧事人家吃饭。

    至于人多人少问题,因为陈筹末是救人遇难,丧事不需要人请,村民自发来。

    人来很多,朱桂花这么一说,大家伙觉得有道理。

    蒋寅初知道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