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末的野望 » 第3章 还得偷

第3章 还得偷

    王王越想着如何带着村民摆脱贫困,这似乎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他早已知道如今是熹平七年,世道不太平。大宗买卖不必说,自己太小,村里也没有什么有权有势的人,在这个时代,保不住大额财富。于是王越打算先打响名声,让自己闻名于郡县,往后做事也方便。就像水浒里的宋江一样,及时雨的名号让各路好汉纳头便拜。

    王越每晚睡觉都要翻看前世记忆,还真让他找到了好方法。

    由于村里多了水车,灌溉得到保障,村长指挥大家重新开垦荒地,趁着播种时节还没过去,把能种的地都种上。这可苦了村里的几头老牛,每天天不亮就干活,一直到天黑才休息,就算村民爱惜牛,没让它们饿着,可开垦荒地还是让老牛气喘吁吁。

    王越看着村民用直辕犁犁地,老牛在前面哼哧哼哧的拉犁,牛背上的肌肉绷紧,一步一个牛蹄洞,一拍脑门,想到了从唐朝一直使用至近现代的曲辕犁。

    “村长,我想要纸笔。”王越兴匆匆的找到村长。

    “王越,你可是有什么想法了?”村长知道王越最近一直往地里跑。

    “村长,我觉得我们可以改进耕地的工具,让大家开垦的更快,老牛也不用这么累了。”

    “我知你有仁心,我也不问你怎么想到的,不过你年纪还小,以后有什么想法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

    “村长,我晓得的,以后有什么想法先跟村长商量。”这位村长颇有怀才不遇,一身抱负无法施展的感觉,王越觉得他是位做实事,爱护百姓的人。

    “你倒是信得过我。”村长很是欣慰,“自己去书房拿吧。”王越还是第一次单独进入村长的书房,自案桌上抽了两张纸,照着记忆,顷刻间便画完了两幅图,下笔流畅,无有停顿。一旁的村长看的扶须点头。

    “你这犁头还需找位铁匠打照,其他的你现在去找陈木匠,明天你跟我去县里找打铁师傅。”

    陈木匠对王越很佩服,看到他又拿着图纸过来,心里不免期待。

    “王越,可是有新物件要做的?”

    “陈叔,这次要做的东西很简单,没那么复杂,不过可能量有点多。”曲辕犁靠人力也能拉,只是碰到硬的土地还得靠牛,想来村民们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东西。

    “那成,王越你跟叔说说,怎么做都听你的。”陈木匠和他儿子双手搓掌。

    王越细细讲解一番,直到陈木头都点头后,才放心的离开。

    第二天一早,村长赶着驴车带着王越进城了,在王越看来,县城就是个用土坯围起来的小镇。各种小商小贩沿街摆摊,吆喝声不绝于耳。王越不禁恍然,说不定刘关张在涿郡也是这样吆喝贩卖的。乱世将现,王越心里有了急迫感。

    王越跟着村长直奔铁匠铺,在王越一通解释下,商议两天后取货。

    交了定金,王越跟着村长在县里面逛了起来,村长有意增长王越的见识,带着他将县里面走了个遍。王越切身体会到了汉末的市井气,以他的敏锐观察力,已能隐约看到乱世将近。民众面有饥黄者比比皆是,衣衫褴褛者不在少数,街上的乞儿如何凄惨也没人投以目光,遇见两个公差却在收保护费,还专门挑沿街的小商贩。

    王越看的出神,村长有意点拨。

    “王越,之前的课,还记得多少?”村长想起第一次真正认识这孩子的时候。

    “村长,您说的是,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就是过目不忘的好处。

    “不错,我大汉可算是万乘之国了,你且看看这县城,算不算万乘之国治下。”

    “村长,我只看到百姓面黄肌瘦,毫无生气,看不到大国的治世。”王越摇摇头。

    “我下湾村没有地主豪强,没有酷吏恶霸。尚且过得艰苦,何况县城乎。”村长本已心灰意冷,以往看到这样的场景不会有任何波澜,今天是头一回展现忧国忧民的一面。

    “村长,咱们可以让下湾村过得更好。”或许王越地位提高,他会想着治理一方,但是现在,他没那么大野心。

    “你说的对,我的能力便只能治理一村——”村长话一顿,眼眸定定看向王越,“但是你不一样,你仁心仁德,又有济世之才。或许日后这些百姓还要靠你。”

    “村长,我惶恐,只想带着大家过富足日子。”王越倒是不觉得自己能在东汉末世称雄,实在是大乱斗强度太高了,自己一旦入局,就算靠着先知先觉发家,但是未来改变后,失去了先知能力的自己还能是那些枭雄的对手吗?我看很悬。

    “不必菲薄自己,下湾村只是小家,大汉才是大家。小家的富足离不开大家的安稳。”

    “小子记住了。”一个没啥志向的普通人不敢说大话,王越终究是平民思想。

    两天后,村长去县城亲自取回犁头,回村的时候陈木匠正好做了一套曲辕犁部件,在王越的指挥下,历史上沿用了近两千年的曲辕犁问世了。

    曲辕犁其貌不扬,不过村长和陈木匠都不敢小看它,田垄里,大家忙的热火朝天,看到村长和王越带个新式耕犁,众人都停下手中活计围了上来。

    “村长,可是王越又做了什么好东西?”村民纷纷起哄。

    “山水,你试试用这个犁头耕地。”村长让自己儿子试试。

    “好的,父亲。”曲辕犁由直辕犁改进而来,在王越的指导下,罗山水用起来也是很快上手。

    众人看到曲辕犁操作简单,罗山水脸上一幅游刃有余的样子,耕地的速度也更快了,更惊奇的是,连老牛脸上都轻松了许多,步子也没那么深了。

    “好!这曲辕犁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了,王越,你可真是我下湾村的福星啊。”村长的眼中有光。

    “王越啊,放在从前,你这功绩都可封侯了。”罗山水作为第一个亲身试验的人,更能感受曲辕犁的好处,确实是有功于社稷。

    其他村民更是满脸喜色,直言祖宗保佑,下湾村的好日子要来了。

    “侄儿,真给我王家长脸。”最高兴的莫过于二叔了,只要王越健康长大,王家必能发迹啊。

    “二叔,我就是平时多想了点,就想出来了。”这样的夸赞让王越有种当小偷的羞愧,不过王越已经能脸不红心不跳地接受了,为了大家的好日子,该偷还是得偷。

    “哈哈哈,我侄儿是有福报的人,就该这么聪明。”二叔只知道自己侄儿出息了,他高兴!

    “今天这个犁头让给王二牛家,陈木匠,这几日你辛苦些,明天我去县城多打几个犁头,都散了吧。”村长的话大家都没意见,又各自忙碌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王越又开始了蹭饭之旅,不去吃别人还不高兴呢。

    “王越,你跟我来。”这天,村长带着王越来到书房,把门紧闭,又等了片刻,村长终于开口。

    “王越,你的水车和曲辕犁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我听闻去年陛下命人造了个翻车,与你的水车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没有水车实用,也未引起陛下重视。”村长说完,看向王越。

    “村长请说,小子听着呢。”王越觉得村长话犹未尽,也惊讶村长消息还挺灵通。

    “接下来的话,你不要对任何人提起。”村长语气严肃。

    “王越知道。”王越端坐,作恭敬状。

    “当今朝堂污浊,宦官外戚相继干政,致使陛下蒙蔽。我本有意将你的水车和曲辕犁上报朝廷,又恐让你引起奸人觊觎。如今你年岁尚小,但心智老成,可有自己的看法?”村长一口气说完,便闭目不语。

    王越细细思索一番,自己不过一稚童,村长也没有权势,一级级上报,以目前官场的风气,怕是最后会落个无人理会的结局。就像活字印刷术,宋代就已经发明出来了,结果到了明代才在江南地区应用起来,或许就是有些人不想让那么多人读书学字。

    现在也一样,或许有些人就不想让百姓过得好,在他们看来,“贱民”吃饱了,就没人给自己干活了,“贱民”有余粮了,怎么会把田地贱卖呢,自己去哪儿找奴仆家丁呢?

    不如先在民间打响名声。有了知名度,以后办事更方便。

    “村长,小子以为不如我们村对外出售水车和曲辕犁,周围村庄有需要的我们都卖。”王越打算让下湾村挣点钱改善一下生活,自己也有很多想买的东西。

    “呵呵,这样很快就会被人学了去,毕竟曲辕犁和水车都不算复杂,你可舍得?”村长睁开眼睛定定地看着他。

    “没关系,本就是为国为民的好事,我倒希望大家学的快些呢。”传得越快越好!只要前期把我的名头宣扬出来,以后大家用这两样东西都得承我的情。

    “嗯,既然你有此想法,我定然支持你。”

    之后的几天,村长安排村里的女眷回家省亲,好好宣传下湾村的水车和曲辕犁。王二婶就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