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星海归向 » 第78章 红雾与暗潮

第78章 红雾与暗潮

    银色的舰队在快速接近赤环文明的二号殖民星,舰船稀疏的反射微光。

    舰船尾部的引擎光芒朝向殖民星,在进行最后的轨道调整。

    这个距离观测,殖民星的大小相当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

    在过去的数周时间里,北极星突破了赤环文明的重重阻碍,还遭到了一支赤环文明分支舰队的伏击。

    最终成功抵达了预定的目标附近。

    然而北极星看着前方的殖民星球,陷入了沉思。

    由于要进行突袭,北极星事先没有尝试发射探针进行环境侦查,避免提前引起赤环文明的警觉与防备。

    因此他现在才有机会仔细观察这颗在母星数据库情报中提到过的“殖民星。”

    与想象中斑驳的灰色地壳不同,它的表面是鲜艳的红色,有漆黑的云层在表面旋转。

    “这是什么奇怪的地表环境?”

    北极星翻遍了自己的资料库也没有找到匹配的选项。

    从表现出的样式猜测,估计和赤环文明的母星一样,是一颗被暗潮污染的星球,赤环文明在星球表面覆盖了浓度更高的“红雾”,压制暗潮的活动。

    舰队的探针已经抵达了殖民星的轨道上,却反常的没有遭到抵抗。

    明明接近了殖民星,周边的电磁环境却一片安静,甚至寂静的有些异常。

    北极星谨慎的调整了预定的轨道,舰队在行星的高轨道上缓缓运行,思索着下一步的战术。

    目标是在赤环文明调集舰队围剿北极星之前,先一步击毁殖民星上的工业体系。

    按照北极星的想法,失去主要工业星球的支撑,赤环文明的战舰迟早将会被源源不断的己方舰队吞噬殆尽。

    占据着整个恒星系的资源,星空文明体量已经很庞大了,这是唯一可以避免长时间消耗战比拼生产力的战略。

    太空中的观测无法看穿厚重的红色雾气,北极星决定试探性的发射探测器前往行星地表探查情况。

    很快,一艘隐形涂装的探测器就倾斜着坠入大气圈中,拖着火光从黑色的浓云中穿过。

    淡薄的红色大气侵染着背后的漆黑星空,像一幅地球高空的反色相片。

    然而和预料中的不同,变故陡生。

    附近云团般漂浮的黑雾突然向内一收,凝聚在了一起。

    这也是北极星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了。

    “暗潮”。

    它和那些漂浮在宇宙空间中的惰性纳米机体不同,黑色的体表在汹涌翻腾,不断构造成各种棱角锋利的分型,以惊人的速度扑向穿梭机。

    随后,在跳出的警报中,穿梭机失去了联系,被汹涌的“暗潮”锁定吞噬。

    覆盖在星球上空的,竟然是活化的“暗潮”,真正的天灾。

    北极星的高轨道镜头继续跟踪着那团黑色物体的情况。

    吞噬了一艘北极星的穿梭机以后,黑色的暗潮又膨胀了一圈,却没有再散开,在空中高速游动着寻找下一个猎物。

    自然而然的锁定了下方的星球。

    它极速下坠,没入更加浓厚的红雾中。

    而飘散在殖民星球上的红雾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暗潮”的表面一层层损坏剥落,变成失活的黑色物质坠向地表,最终隐约的崩解在红色的雾霭中。

    北极星大概知晓了这颗行星上的生态状况。

    上空的活跃“暗潮”会不断吞噬行星表面的红雾,并被红雾分解失活,形成动态的平衡。

    地表的赤环工业区不断的制造出“红雾”,就可以换到下坠的纳米机体作为取之不尽的原料制造舰船。

    而表层的活性“暗潮”就是不折不扣的真正天灾,不需要也不能部署任何其他的防御。

    由纳米机体铸造的舰船能够短暂的屏蔽稀薄活性“暗潮”的识别,借助强力的冷聚变引擎,快速进入宇宙空间。而没有任何其它的物质能够通行。

    很巧妙的设计,赤环文明在数百年与“暗潮”的对抗中,几乎用尽心机与手段,甚至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凭空搭建起一个星球表面的大气圈,真正的与天灾共生起来。

    这也让北极星开始感到头疼。

    如果事先有知,或许会多考虑一下要不要以这里为目标。

    北极星并不担心行星轨道上部署的重重防御,他带来了自己的主力舰队。

    但漂浮在行星表面的红雾与暗潮隔绝了所有观测或进入的可能。

    而赤环文明有意让地表的所有设施都保持着电磁静默状态,停止所有活动,让北极星无法确认地表的情况。

    北极星甚至不敢控制“夔”像行星表面开炮,担心强烈的扰动会引起“暗潮”的反应。

    一旦行星上的平衡被打破,活性的暗潮天灾会被解放出来,无差别的同化一切异物,比如北极星的舰队……

    北极星通过“夔”上安置的镜头,观测着红黑相间的星球,感到有些棘手。

    不久前收到墨提斯的通报,发现星系中至少有三支赤环文明集团军出现异常调度,很可能正在前往支援的路上。

    激烈争执以后,赤环文明最终还是决定分出一部分力量对付北极星。

    在之后的时间里,北极星很可能要一边以劣势兵力抗衡赤环文明的军队,一边想办法摧毁殖民星表面的工业基地。

    ……

    反射着银色微光的舰队暂时停止了行动,北极星在翻看着自己的数据库,重新规划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嗯……不穿过中高层大气就摧毁地面目标,还要避免舰队在附近……”

    “试着高空引爆大当量核爆制造一场席卷全球的气象灾害,气象武器?”

    北极星忽然有了新的灵感。

    气象武器是母文明曾经提出过的概念,其并非某种特定武器,主体是计算机的“算法”。

    按照复杂的大气环境模拟,通过各种手段加以合适的扰动,即可在特定的地点引发集中的气象灾害打击目标。是由母文明相对发达计算机技术支撑的产物。

    没有“蝴蝶振翅引起地球另一端风暴”那么夸张,但确实可以通过连锁反应打击到目标,相当诡异难防。

    北极星自己的量子计算机“星网”,设计原型就是作为气象武器的计算中枢,但很快战争就结束了,它也被用于修复战后千疮百孔的气候环境。

    对北极星而言,执行这样的战术居然算是专业对口,甚至还有现成的算法模块,针对性改进后即可对这颗行星直接使用。

    “同样的算法,既可以用于修复气候环境,也可以当做气象武器。”

    北极星自嘲。

    “我更希望这些算式以后都能够用作第一种用途……”

    人工智能非常高效,另一套完整精确的计划已经成型,舰队重新忙碌了起来。

    首先要向大气层中发射探测器,在被暗潮吞噬之前,尽量收集大气参数建造简易的流体模型。

    再按照需求制造出当量合适的氢弹,并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引爆,即可在地表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忙碌准备之余,他依然分出线程思索着。

    “似乎还需要想办法确定地表目标的具体方位,定点攻击。”

    提到信息,北极星忽然注意起自己放入赤环文明信息网络中的数据,他们现在似乎依旧没有发现,此时权限探针已经扎入大量的系统之中……

    他尝试通过量子网络联通自己注入的数据,顺利的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