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在东土大唐写西游记 » 15.神策军

15.神策军

    子夜如墨。

    整个二郎山再度归于寂静的黑暗。

    后院一排厢房,除了一扇窗前还亮着橘色的灯火,透出一丝微弱的灯光,照亮屋前的一小片地方,其余四下皆是一片黑暗,只有萤虫在黑暗中努力发着微光。

    许久,木门一阵响动,书生从内打开房门,提灯正准备出门去隔壁看看情况,头顶的茅草屋顶却响起一阵震动,不知何时屋顶上站了一人守株待兔,说了一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阁下,让我们好等。”

    “动手!”

    顷刻间,屋外人影晃动。

    一声怒喝,打破了子夜后的寂静。

    数十名铁甲兵自暗中冲出,手持唐刀,朝茅草屋扑来,他们自报家门,挥刀跳出来,一个粗鲁的声音响起,带着浓浓的恨意:“他娘的,军爷们最恨这些书生。”

    “大家上,砍了他。”

    这些都是军中精锐,身手矫健,杀伐果断。他们的目标,赧然正是屋中走出来的提灯书生。

    急促的奔袭声朝他袭来,嘈杂一片。

    刀光在月光下闪烁。

    灯笼也随着扑面而来的疾风剧烈摆动。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书生没有丝毫露怯,反而目光清澈,眼神坚定,不慌不忙提灯,深施一礼:“原来是新晋的中护军大人,领神策军在此,守卫我京兆府一带安危,唐棣有失远迎。”

    “失礼失礼。”

    中护军一点屋顶,纵身跳下,落在屋前,目光沉沉看着屋中立着的白头书生,沉声道:“我当是谁,缘来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莒国公的后人,雅妃娘娘的义弟,翰林学士院的唐翰林在此。”

    “不知是出门公干,还是准备远游?”

    二人旁若无人寒暄着,仿佛周围即将一触即发的杀戮与他们无关,而他们只是身居官场的一介同僚。

    唐棣微微一笑,拱手:“陛下派我出来公干,恰逢途经太乙山二郎峰,不知中护军又为何在此?”

    三十名神策军闻言,顿时咬牙切齿,高声嘶吼,如山中王,齐齐发出一声怒吼:“还不是拜你们翰林学士院所赐!我们神策军堂堂天子护卫禁军被发配到这蛇虫鼠蚁遍布的荒山野岭来巡山。”

    “大家不要和他废话。”

    “砍了他,替仇士良大都督报仇!”

    ……

    眼见众将士再度挥舞雪亮的刀锋,就要乱刀砍死对方,以泄心头之恨,被唤作“翰林学士”的唐棣,忙收回一只迈出厢房的脚,不惧退后一步说话:“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

    “看来中护军并非俊杰,只是领着一帮准备落草为寇的神策军的阉人。”

    话落,唐棣看着带着众将士包围上来的中护军微微叹气,又退后一步,“砰”的一声,快速将房门再度一阖。

    “那唐棣就不多费口舌,先行告退了。”

    众人怔愣看着倒退进了房间,躲避不出的翰林学士唐棣,彼此看了看:“他这是怕了?”

    “哼!他怕晚了。”

    其余将士道:“自他们翰林学士院下诏诬陷大都督谋反之时,就应该怕我们神策军找上门来寻仇。”

    “趁着夜高风黑,我们在这无人之地,宰了他,神不知鬼不觉,顺便再栽赃给那江洋大盗。”神策军中有人建议:“两个一并解决。”

    “嗯,就这样办。”

    众将士和宦官们计定,说干就干,再度持刀逼近厢房。

    这时。

    那只猴精又窜了出来,堵在门上,对他们龇牙咧嘴,上蹿下跳,“吱吱!”大叫。

    似要保护房中书生。

    可是这些神策军可不是刚才的二位飞天,会爱护小动物,看着不到腿弯高的小毛猴子直接就要飞起一脚:“滚!”

    打头的中护军,却持鞭一阻。

    “这峨眉猴厉害的很,连陛下的灵宠通臂猿猴王也不是它的对手,仔细它暴起给你们一下。”

    听闻此言。

    众将士住脚,房门再度打开。

    房中,唐棣站在门内,进可攻,退可守,出言谢道:“多谢中护军怜惜。”然后招呼毛猴子道:“阿奴,大晚上野哪去了,还不速速回来?”

    话落,他大手一招。

    小毛猴子顺着他的儒衫,三两下,便攀上他的手臂,坐进他的怀里。

    一人一猴,立于门内,与三十名仿若天兵天将下凡的金甲武士,对峙良久。最终,还是唐棣望向中护军,当先开口:“如今已至丑时,中护军是打算站在我门上一夜,才想明白?”

    中护军却并未因他反复提及“阉人”,暗指他为仇士良一派阉党余孽而恼羞成怒,反而放下手中鞭子,恭敬抱拳,向他请教:“我尚未想通,还请唐翰林不吝赐教。”

    “何为阉人?何为俊杰?”

    ……

    屋外。

    众神策军宦官赶忙阻止道:“中护军!他个书生焉坏,我们阉人都已去势,难道就凭他一言,那玩意还能长回去?”

    “就算神仙也做不到!”

    “他个臭书生能做到?”

    “他一定是觉得我们宦官读书少,连这个道理也不懂。”一众去势的神策军大小宦官头目道:“切莫信他。”

    ……

    夜色如浓稠的墨砚,深沉而宁静。星星在浩瀚的天际中闪烁,宛如璀璨的宝石,点缀着这无尽的黑暗。隐去月亮的夜晚,在这大唐的一方天空显得更加神秘而深邃。

    ……

    屋内。

    唐棣支使猴精,“阿奴,为我磨墨。”

    众将只见那只猴精一个跃身,手臂攀上房中唯一的桌子,拿起一根墨条,有模有样犹如书童,磨起墨来。

    片刻,墨条出墨。

    它又抱起桌上供着的一只金灿灿的笔,双手呈上,众将见此大为惊奇:“都说唐棣养的猴子成精,没想到是真的。”

    唐棣只是笑着笔尖沾墨,下笔如剑。

    “阉人,去势之人,只能依附于强势之人。以他喜为喜,以他恶为恶,一生忐忑。位尊者,如前军容使仇士良大都督,最后也不过落个身死名败,抄家灭族的凄凉下场,可悲可叹。”

    唐棣一边说,一边写,笔走龙蛇,立耳如月藏,只见他挽笔连带话锋一转:“而俊杰,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一击而出,左右成败,皆在自己。”

    许久,他落下最后一点。

    一个“隐”字,完成。

    他停笔,抬头望向窗外那轮已经悄悄隐入云层后面的新月,意有所指:“而今,天时不利于中护军,中护军又何苦为一势去之人,赔上大好前程?不若暂行“隐”道,留待有用之身,以图后“显”,方为上计。”

    整个世界,万籁俱寂。

    仿佛除了这个小院,整个大唐都已经陷入憨甜的睡梦中,中护军静静立在院中倾听着,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夜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角,带来一丝凉意和一片花雨,也让唐棣这番话在他的脑海中更加清晰而坚定的回响。

    众宦官与将士听他说的云里雾里,宦官们暗自提防道:“中护军,仇大都督生前就再三跟我们叮嘱道,一定不要圣人亲近读书人,他们最擅舌动人心。今日我们神策军沦落至此,皆因他们蛊惑圣人,疏远我辈。”

    “对!中护军,切莫听他鬼话!他就是想诓骗我们退去,自个逃命。”

    唐棣闻言看向这位聪明的宦官大哥:“敢问这位神策上将,姓甚名谁,官居何职?”

    对方悠得一惧,色厉内荏道:“你想干嘛?知道我的姓名,官职,回京后,好告发我。”

    “告诉你:没门!”

    “唉……”

    “这位神策上将误会我了。”

    唐棣摇头:“唐棣的小命,正在诸位俊杰手中攥着。”

    对方点头:“你知道就好。”

    唐棣接着撸起袖子,露出瘦如麻杆只能握笔的手臂,自证道:“而唐棣又是一介书生,别说还手了,杀鸡都难,除了写写话本子,又怎敢与诸位耍心思?……我就是想和诸位俊杰,交个朋友,以后在京中彼此照应一二。”

    对方冷哼一声:“休要骗我,我不是中护军,不吃你那一套。”

    唐棣闻言看着他摇了摇头,惋惜道:“所以你只是神策军。”

    “而中护军却是你们的中护军。”

    一贬一褒。

    唐棣目光微转,再度落回到一直一言不发的中护军身上。

    只见中护军缓缓又举起了手中的犀牛鞭,命令众人闭嘴,肃然开口:“唐棣,今日本将军就算想放你一条生路,可是这么多兄弟的命皆系与我一人,我怎能保证放你回京之后,不会告发于我们?”

    “中护军,思虑周全。”

    唐棣浅笑点点头,然后让开一步,邀请道:“唐棣这有一两全之计,可保你我性命无忧,还能顺带步步高升。不知中护军可愿进屋一闻?”

    众将士见中护军当即迈开步子,向那唐棣走去,同时一惊。

    “中护军,小心里面有诈!”

    中护军却仗着高超武艺,停下脚步,对众人扬鞭一止道:“你们在外面等我。我亲自进去领教一下,这些书生到底如何骗得圣人对他们言听计从。”

    ……

    屋内,昏昏暗暗。

    只有一盏油灯在风中摇曳,映照出唐棣模糊的身影,落在墙壁上,宛如鬼魅暗影一般高大挺拔。

    众将士瞪大了眼,只见房门大开,宛如张开的虎口,而他伸出一臂,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勾唇道:“请。”

    话落,中护军大步迈过脚下的门槛石。

    两扇木门,在他身后,严丝合缝。

    无声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