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在东土大唐写西游记 » 33.炼丹

33.炼丹

    炼丹师的手上还戴着一双黑色的皮质手套,保护着他的双手免受炼丹过程中的高温和腐蚀性物质的伤害。他的腰间系着一个小巧的锦囊,里面装满了各种炼丹所需的十八般工具。

    随着炉内火苗越来越小,温度的逐渐降低,炼丹师眼中的火光越来越亮,只见炉中的金丹的形态终于趋于稳定,不再是液态的浆液,而是变成一颗颗圆润的药丸。

    在炉火日以继夜的淬炼下,金丹得到了的提纯和凝练。每一次的淬炼都像是一次洗礼,将金丹中的不纯之物剔除,只留下最纯净、最强大的能量。

    “开地炉!”

    他大喝一声。

    炼丹师以最快的速度打开“地字号”紫金炼丹炉的灶门,从中取出一粒地元丹,看了看品相,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转身呈给上座正在打盹的祖师:“祖师,这炉地元丹品相上成,可为上品丹,送入宫中。”

    上方的老道“嗯”了一声,睁开眼看了看,果然粉色的光泽上佳,吩咐道:“玄靖,那你就清点数量收好,准备下月老君诞送进宫中,呈给圣人。”

    “是,师祖。”

    被叫做玄靖的炼丹弟子,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放入特制的玉盒中进行封存。经过炉火不断淬炼提纯的金丹,香气四溢,馋的就连那飞鸟也停在藻井上,向里探头探脑,不知道是否吃一颗能得长生。

    万道霞光,顺着八角楼顶端的藻井,斜射在炼丹房的一角,这里有一张石台,上面摆满了炼丹师们的手札和古籍。这些书卷记载着历代炼丹师的心得和经验,是他们炼丹的指引。

    石台上还摆放着处理好的各种珍贵的人参,何首乌,蝎子,蜈蚣,鳖壳等珍贵药材。

    只见一只无主的手,从石台下面伸出五根指头,然后在石台上来回摸索着,时而抽走一盒人参,时而抽走一盒蝎子干,时而抽走一盒蜈蚣干……

    负责捡药的小童端着切好的药材回来:“咦”了一声,骂道:“我刚刚准备的人参,蝎子精,蜈蚣精呢!”

    “哪个小賊给偷了?”

    这一声立即叫醒了上座闭眼打盹的祖师爷,只见一身阴阳双修八卦金甲黄色道袍的白眉老道,起身四处张望:“谁?谁偷了我的仙家宝贝药材?”

    一个声音自石台下面疯疯癫癫响起。

    “是他!是他!”

    “闭嘴!迷姑!”

    一个胡子拉碴的老道士抱着一只酒葫芦,还来不及封住对方的嘴,已经被众人团团围住,他“嘿嘿”一笑,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抱着一只大酒葫芦,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说道:“诸位师侄,不要那么小气吗!……反正天家每年赏赐的宝贝流水一样,从年头赏赐到年尾,你们亮宝台又不差这几样,就当送给师叔我,或者当被耗子啃了也行。”

    “好你你你个李天然,你是说你属耗子的!”

    一个声音重哼响起,原先座上一个的白眉老道叉腰,朝他指着一把紫竹五明扇骂道:“看看你哪有半分上清宗长辈的模样吗?简直为老不尊。”

    “没有!没有!”

    那个疯疯癫癫的声音再次站起,只见石台下面又钻出一条人影,穿着一身花裙子,扎着两条红辫子,还涂着两个大红腮,鹦鹉学舌般拍手道。

    清虚子闻言指着迷姑当即皱眉:“迷姑,你也闭嘴!”

    迷姑痴痴一笑:“闭嘴!闭嘴!”

    李天然缺摇了摇他的酒葫芦,荡了荡里面的酒汁,得意道:“清虚子,既然都化到了我的葫芦里,就算你们找我吐出来,我也没有,还不如送我得了。”

    “你你你……”

    清虚子气结,数落道:“你说你一年到头,不在你的太乙殿守着,跑来我亮宝台又是蹭吃又是蹭喝,如今就连给圣人炼丹的材料也盯上。”

    李天然却不以为然的捋着胡渣子道:“那还不是因为我太乙殿太穷了,我守着也没有几个香客,你总不能叫我去喝西北风饿死吧?”

    “再说赵归真那小子,明明是我上清宗弟子,在宫里当差,逢年过节却从来不孝敬我这祖师爷,好东西都送到了你的亮宝台,真是胳膊肘往外拐。”

    “你丹鼎派应该感谢我上清宗。”

    “这点药材就当谢礼了。”

    “不必客气了。”

    然后大手一挥,还一副施恩的模样。

    清虚子闻言叹气:“罢了罢了……”

    “合该我欠了你。”

    迷姑闻言眨了眨言,也学着摇了摇头:“罢了罢了……”

    清虚子见此被她气到,挥着五明扇驱赶道:“谁把迷姑放进来的?”

    “炼丹房乃重地,万一分神炸炉,今日一日我们又白烧炼了。可不是她捉迷藏的地方,快把她轰出去!”

    “出去!出去!”

    性子泼辣的童儿已经开始赶人,迷姑被众童子推着推出丹房,啐道:“丹房不是你耍的地方!”

    “哪来回哪耍去!”

    迷姑却站在门上拍手学舌道:“出去!出去!”就是不走,直到一个欣长的身影出现。

    童子们当即住了嘴:“刘玄靖师兄。”

    刘玄靖扬起半臂袖袍,上前摸了摸迷姑的发顶,拿了一个小玩意塞进她手里,柔声道:“迷姑,乖!回藏经楼等我。”

    “到时我给你带鸡腿饭。”

    “乖!乖!”

    然后在众人嫌弃的目光中,迷姑笑着点头,玩着两条红辫子,果然沿着天梯一路跑出亮宝台,跑向对面的太清宫。迷姑虽然疯疯癫癫,可是在这凌绝顶的地方走路,却半点不迷糊,每一步既轻巧,落地又稳又准,丝毫不受山上的罡风影响。

    不禁惹得新来的一众小弟子羡慕惊叹:“迷姑这八卦迷踪步的身法好俊啊!”

    熟知情况的清虚子祖师道:“你们别看迷姑脑子有点毛病,她修炼起来可一点不比你们这些所谓的天才弟子差。”

    “那迷姑是怎么落得这痴痴傻傻的呢?”小弟子不禁问道,清虚子祖师摇了摇头:“我只记得是某一日迷姑修炼中,似走火入魔,醒来后变这样了。”话落,清虚子不禁一声惋惜,迷姑也算是他从小看到大的,没成想最后痴傻一生。

    “修炼还会走火入魔?”

    这话吓得一众新弟子,他们原以为修炼只会成仙,没想到还会入魔。

    清虚子当即挥舞着手中的紫竹五明扇,训诫道:“这是自然,凡人皆有心猿。若不能得脱心猿,道心不坚者,轻者像迷姑一样疯疯癫癫,重者走火入魔,暴毙而亡,不在少数。”

    对于清虚子之论,李天然并不认同,他用力拍开他的酒葫芦,浮了一大口酒,醉醺醺道:“人吃五谷杂粮,自有私欲杂念,三灾八难。你个老泥丸子,莫把修行说的那么可怕。心猿,意马,并非心魔,不能谈之色变,那才是坏了道心。”

    “瞧瞧,都吓坏这些小家伙了。”

    “以后,我道门收徒更难了。”

    李天然摇摇头,叹了口气:“往后整个大唐就真的成了佛门的天下。”

    清虚子却挺直了背脊,挽起金色的袖袍,义正言辞地驳斥道:“若不告诉他们其中利害关系,人人只道成仙好,那和骗术有什么区别?”

    “道亦有道。”

    “这世间从无一物,只有全然好处。之如上善若水,既可灌溉农田,养育万千生灵;亦可化作洪水猛兽,夺人性命家园。就算我烧炼的金丹,既可救命助人,也可如你所说炸膛杀人。”

    清虚子立于高处负手,再三告诫一众弟子:“故尔等弟子,不能全然依靠丹药提升修为,以期得道飞升。”

    “这并非大道。”

    “而是走入窄门。”

    可一众弟子们听完师祖们的对话,都不禁流露出了几分迷茫,那他们炼制仙丹,辛苦修行,又是为了什么?

    停下手中的活,刘玄靖恭敬抱拳请教二位祖师道:“那敢问两位师祖,我们为何要修道?”

    李天然靠在蒲团中,手中握着酒葫芦,随意地晃了晃,酒水在葫芦里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看了身为衡阳宗天才弟子的刘玄靖一眼,仰头大笑一声:“这个问题,要问你们自己啊。”

    “你们求的是什么道?”

    “得的就是什么道。”

    众弟子闻言七嘴八舌道:“师祖,我们修道,难道不就是为了成仙?为了长生不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