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我在东土大唐写西游记 » 46.见龙在野

46.见龙在野

    眼见年轻夫妻得到仙人恩赐仙丹,后面排队的二人也止不住激动,正是牛不巽与牛不才两兄弟。

    “该我们了!该我们了!”

    他们赶紧迈过高高的门槛石,奔入殿中,生怕被后来之辈,插了队。

    殿中,另一位仙人出声问道:“殿下之人,所求为何?”

    牛不巽虔诚跪地答道:“弟子牛不巽,聆听仙人教诲,十余年间于伏牛山中聚众成寨,渡化有缘之人,如今数已千众,不知何时可以拜在仙人门下,修仙得道?”

    仙人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回忆:“我记得你,十年前,你还只是一落难学子,科举失败,本要带着二弟投河自尽,为我道门弟子救下,当时我对你兄弟二人便说过一句:凡人皆有一死,唯非凡人,不必死。”

    牛不巽闻言当即磕头称是:“仙人,您说的是,这些年我兄弟二人都没有死。”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激之情,想起当年的绝境,牛不巽到眼中不禁泛起泪花,如果没有仙人当时的那一番话,此时他怕是已做了淹死鬼,哪还有今日一番造化?

    仙人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那你也算一步踏入我非凡之境。”

    “可逆天之道,有十六重关,关关难过:第一重,入道;第二重,求道;第三重,问道;第四重,学道;第五重,悟道;第六重,触道;第七重,养道;第八重,得道;第九重,忘道;第十重,舍道;第十一重,成道;第十二重,丹道,炼成金丹;第十三重,人道,凝炼婴儿;第十四重,仙道,成就一方散仙;第十五重,地道,长寿有道,遨游寰宇;最后一重,天道,天仙正位。”

    “当年我赐你经书一卷,十余年来,你已小有所成,领悟非凡,已过“舍道”,进入“成道”一关,可记在我道门做一俗家弟子。”

    “如何?”

    仙人高高在上发问。

    作为伏牛山寨大当家的牛不巽闻言感激涕零,朝道游真人跪地磕头叩谢隆恩:“师尊在上,请收弟子牛不巽一拜。”

    “嗯。”

    道游真人满意的点点头,虽然错过了唐棣,但是此子悟性不下于唐棣,十年间,风雪无阻,上山求道,紧靠自身领悟,便以儒入道,人间修行得道,是个可造之材。

    “今日,我便传你:五雷天心正法。”

    “望你日后继续勤加修炼,渡化有缘之人,同时谨记切勿为非作歹,否则为师也不饶你。”

    “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说罢,一本经书自道游手中飞出,落入牛不巽的怀中,他喜不自禁得到道家大名鼎鼎的五雷法传承。

    “恭喜你大哥!”

    牛不才欣喜若狂贺道:“你被仙人收入门下了,以后我伏牛山寨,就有靠山了。”

    “嗯嗯!”

    牛不巽、牛不才兄弟二人激动得连连叩首,站在人群中看热闹的唐棣不禁微微摇头,嘴角扬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这笑容瞬间引起了春娇的注意。

    她眉头微皱,疑惑地打量着他,娇嗔道:“唐棣,你笑什么?”

    道门收徒,有什么好笑的?

    人群中,唐棣俯身靠近她的耳畔,轻声说道:“今日小生方才明白,何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祝春娇闻言,美眸如丝,轻轻横了他一眼,眼波流转间,似有万种风情。

    “呵……这算什么?”

    祝春娇今日一袭淡粉色纱裙,微风吹过,裙摆轻轻飘动,宛如仙女下凡,娇媚可人。

    只见她朱唇轻启,声音恰似夜莺吟唱,婉转悠扬,二人并肩而立,如此近的距离,这声音在唐棣听来愈发清脆悦耳,回荡心扉。

    “等你以后见到那些臭和尚: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若不升天,诸佛妄言。再来嘲笑我道家收徒吧。”她一边说着,还一边扯出被他捏在掌中的云袖一角,似在表达对他的不满。

    唐棣眼睛闪过一丝黠慧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缓缓拱手:“祝仙子所言有理,小生受教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故意拱手作揖,做出一副书生受教的模样,丝毫不在乎周围之人的窃窃私语。

    祝春娇见他这滑稽的模样,也忍俊不禁,扭头道,脸上的娇嗔之色更浓了。

    “哼,你少恭维我。”

    “正话,反话,本仙子还是听得懂的。”

    ……

    “唐棣。”

    待日落西山,殿外候着的信徒个个心满意足得到赐福返程,道游真人看向殿外一直候着却不上前的唐棣,终于还是忍不住出声再次问道:“今日天官赐福,你可有所求?”

    唐棣立即收了二人的调笑之色,上前叉手道:“唐棣无所求。”

    道游不信:“是吗?”

    眼见众人再度齐刷刷的看过来,唐棣不好剥了道游的面子,于是认真的凝眉想了想:“若实在要求,算算日子,陛下应该就要出征太原,旦请天官为我大唐此战赐福。”

    “好,那贫道就来算算。”

    难得唐棣有求于他,上首身着一身紫金上元天官袍,代表天官赐福的道游真人,当即看了一眼殿中一角立着的盘龙时刻滴漏上的水滴,从漏嘴中一滴滴漏出,落入箭壶中。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六滴、六响。

    浮标上浮,正好指向箭壶上“巳时六刻”的刻度。

    道游真人一手变化出袖中一课,一手掐指细算时辰吉凶:“如今正好巳时六刻,乃是吉时吉刻,陛下此战出征太原,定能旗开得胜。”

    “且一月之内,胜负将定。”

    唐棣闻言当即拱手谢过:“多谢真人吉言,此等喜讯,唐棣定要修书一封,立即禀告圣人。”

    此言一出,殿内殿外。

    所有唐人也纷纷跪地大谢。

    “多谢天官赐福我大唐。”

    “上元安康。”

    “嗯。”

    道游真人一捋青须笑吟吟的看着他,不相信唐棣真的别无所求,同时暗指他可以用袖中一课为他再卜算一卦,再次追问:“唐棣,你既然说你奉旨出京,难道就不想知道自己这一路是否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