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闯南洋 » 第33节 打针

第33节 打针

    宽敞的会客室内,面对镇定自若的张景,黄友福竖起大拇指,“有种,不愧是郑奕住看重的人。”

    “多谢黄先生夸赞,”张景客气抱拳,“行得端,坐得正,在下无畏。”

    黄友福已经相信张景不是凶手,带人离开。

    “请留步,”张景叫住黄友福,“正好中午,请黄先生吃个便饭,再走不迟。”

    张景全程客气,态度让人舒服,黄友福答应,跟着张景来到食堂,见到珍妮弗。

    都在三宝垄吃饭,黄友福认识珍妮弗,珍妮弗也认识黄友福。

    “你好珍妮弗经理,”黄友福打招呼,“没想到这遇到你。”

    珍妮弗听不懂,她带来的人要么不懂庆国话,要么不懂阿幕语(这个世界的英语)。

    这个时候铁匠杨三喜可以翻译,他既会说庆国话,也说会土人语言。

    珍妮弗会土人语言。

    但杨三喜不在这里,他在庆国是反贼,尽量不示人。

    张景为黄友福翻译。

    听到张景说一口流利洋人语言,黄友福感到巨大惊讶,难怪郑奕住看重张景,大概率还被他‘榜下捉婿’。

    留学归来的人,是每个家族都要争抢的人才。

    不论外貌,不论出身,多会一门语言,在三宝垄不止多一个生路。

    “中午好黄先生,”有张景当翻译,珍妮弗聊天问,“你为什么在这里?”

    “我的侄子黄马超前天傍晚失踪。”

    “你怀疑张景?”珍妮弗略感诧异,“相信我,不会是他。”

    张景正常翻译。

    黄友福点头,简单聊两句,在旁边桌子前坐下。

    张景招呼今天做饭的小伙伴为黄友福一行人上菜,有肉有菜,大米饭管够。

    餐到中途,黄友福问张景,“你提前知道我们来,提前准备了肉菜,还是顿顿都有肉?”

    “一天三餐,顿顿有肉,餐餐大米饭,”容易被拆穿的谎言不要说,张景真诚道,“24号地工作小伙伴,有一半跟我同船来的三宝垄,我赚得少一点,也要让他们吃上肉,都是兄弟。”

    正常只吃两餐,张景这里三餐有肉,确实很讲义气,不过...钱哪来?

    对了,有郑奕住。

    想到这里,黄友祖释怀了。

    餐后,张景将黄友福和珍妮弗分别送上船,目送他们走远,这才返回堆放白银的茅草屋。

    两吨白银听着挺多,堆起来还没有膝盖高。

    至于它们的用途,前文说过,金手指类似中间商,有贵金属就能买到很多好宝贝。

    ‘金属可视2米’属于是初始赠送,唯一免费东西,其它都要钱。

    现在又有了两吨白银,张景目标明确,没有什么比小命更宝贵,因此体质、体能很重要。

    何况他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很久。

    白银收进背包,张景选择购买一支体能药剂。

    随着意愿确定,两吨白银化成一股细涓,从背包里消失,取而代之是一个金属注射器,里面包含着一管淡蓝色液体。

    这东西就是体能药剂,视个体不同,打针之后增加一个成年人巅峰时期体能的50-100%之间。

    也就是说,自身体能越好、身体越好,获得100%体能的概率越高。

    例外也有,如果基因与药剂特别契合,有可能会获得200%增幅。

    干了那么多苦力活,伐了那么多木头,张景一直在等这一天,取出针管,为自己注射。

    随着注射器内药物消失,张景将针管放在旁边,身体尽量放松,平躺在地上。

    接着是由小到大的痛疼,时间长达半小时,等张景再次站起来,全身已经汗湿好几遍,衣服上结出了白色的盐巴。

    缓缓用力握拳,感觉一拳可以打死一头牛。

    当然,这是错觉,力量增强后的认知不清,实际上他大概获得了一个成年人巅峰时期90-100%之间的体能和体力。

    直白说就是他一个人身上有两个人的力量和体能。

    双人体能,配合背包空间,金属可视2米,生存概率大大提高。

    不过,好贵啊,两吨白银相当于是穿越前的1340万RBM,还相当于是当地货币的1.79万元。

    工作14小时挣2角,工作多少年才能存1.79万?

    答案是245年,不吃不喝不租房不结婚不生子。

    下午张景在会客室里改进机缸图纸,让它操作更简单,更高效,产量尽可能多。

    有一个正当生意是必要的事情,否则解释不清楚钱从哪里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与黄友福聊到三餐有肉,对方明显已经产生怀疑,所以机缸要搞,要做生意。

    另一边,返回三宝垄后,黄友福在商行办公房里复盘与张景的见面过程。

    仔细分析张景是否有作案的可能。

    因为被郑奕住看重,还会说阿幕语,张景杀死黄马超的概率低不可计,如此只好继续去调查黄马超的其他仇家。

    这里必须要吐槽一下,因为收税得罪人,还因为黄马超的个人原因,招惹的仇家很多,一个一个去查,没有三年五载根本查不完。

    很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可毕竟是黄家人,不查又不行。

    珍妮弗也回到化学银行的二楼办公室,先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想到自己一次完成一年KPI,脸上全是笑容。

    没错,虽然她是行长,也要完成总部交代的放贷款任务,因此平时工作压力不算小。

    这里有一个小重点,没有要求张景提供担保人,主要是担心张景感到为难,不贷款了,那样的话,哭都没地哭。

    不担心客户还不起钱,凭着那台染色机器,珍妮弗确认张景还得起。

    就在黄友福复盘、珍妮弗喝咖啡时,郑奕住从盛鑫商行总部回家,找到三女儿郑小曼。

    通过家族成员,他郑奕住第一个发现张景是块璞玉,马上主动进行了拉拢,第一次见面还带着女儿。

    见面之后,张景有印花技术,盛鑫商行成了他的第一个客户。

    这个过程中郑小曼不反对成为张景的妻子,为办成这件事情,还专门派人回庆国。

    不出意外,15个月后就是一家人。

    现在,郑奕住担心事情会出变卦,就像曾经的他自己,老娘在老家给他娶了妻子,他自己却在三宝垄找了个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