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贞观泥石流 » 第三百零七章 赐掌

第三百零七章 赐掌

    回朝的卢国公程知节,突兀地插话了:“你说是侯塞垒所说,便是侯塞垒所说?耶耶说你家婆姨偷汉子,就真的偷了?”

    殿中的武将恶形恶色地笑了。

    唐临有些茫然。

    程知节与侯君集的关系不是很差吗?

    怎么有种为侯君集出头的感觉?

    但是,话赶话,容不得半点退缩!

    “此刻,侯塞垒正在广运门外候着,一召便知。”

    浓眉大眼的侯塞垒,眼神飘忽,柴令武忍不住想起了佩斯的那金句。

    程知节围着侯塞垒转了一圈,啧啧称奇:“老猴子这眼睛,可真瞎!”

    多半武将都应声附和。

    不是给程知节颜面,是真这么想的。

    哪家的亲卫、部曲,不是可以为主家赴死的?

    独有侯君集这儿出了个异类!

    侯君集叹了口气:“卢国公说得是。”

    程知节闪电般地伸手,蒲扇般的大巴掌击在侯塞垒右脸上,发出爆裂的响声。

    侯塞垒的面颊迅速肿起,一口血水带着两颗牙齿吐落。

    “卢国公你……”

    唐临又气又怒,却被程知节一个凶戾的眼神瞪得把话生生逼得咽了回去。

    “谢卢国公赐掌。”

    侯塞垒含糊不清地开口。

    别说是挨揍,就是死于当场的准备,侯塞垒也是有的。

    毕竟,他们给得太多了。

    背叛,当然要付出代价的。

    在大唐,亲卫、部曲的背叛,这还是第一次,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信任危机,这才是程知节要为侯君集张目的原因。

    “打得好!”

    太常寺卿柴绍轻喝。

    武将们纷纷喝彩。

    事实上,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若不是碍于身份,都想过去砍上一刀。

    那是武将倚为甲胄、视如亲人的亲卫,可以将性命相托的亲卫啊!

    此事一出,无论如何处理,武将与亲卫们之间,难免隔了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隔阂!

    混账!

    侯君集连之前准备好的“自愿捐赠”文书都不用拿出来,因为所有事情,侯塞垒都有参与,甚至比侯君集本人还清楚些。

    侯塞垒不敢有一字夸张,一字一句都很真实、很负责。

    由此,柴令武提刀守王庭大门、不参与任何利益分配的清廉形象,深深印入君臣脑海中。

    除了李世民、李承乾、柴绍等少数人,多数人看向柴令武的目光很复杂。

    混账!

    举世皆浊你独清、众人皆醉你独醒?

    你这个样子,让我们很为难啊!

    水至清则无鱼,懂不懂?

    李世民干笑了一声:“柴令武这小子是个不缺钱的,诸卿不必学他。”

    皇帝开口了,这个问题自然略过。

    哦耶,以后可以名正言顺的贪墨了。

    咦?

    不对啊!

    既然是这样,大家又凭什么弹劾侯君集?

    逻辑混乱了,理一理。

    像柴令武那般极端的清廉,没几个人做得到。

    既然都难免有些糊糊在身,谁有脸去苛责侯君集?

    侯君集捞了钱,又不是自己独吞!

    然后,连唐临自己都尴尬了。

    因为,连号称清水衙门的台院,也没干净到柴令武这等地步。

    弹劾不了了之,接下来,魏王这一系的官员,在吏部考功司面前,可就想哭了。

    即便是再清贵的衙门,也能给你盘出点问题来,从前能议叙为“上”的,现在只求不是“下下”就心满意足了。

    真以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是好惹的?

    岑文本、刘洎,同样遭到了恶意针对。

    黄门侍郎刘洎,考功司下评“爱憎任情,处断乖理”,定为下上;

    中书侍郎岑文本,考功司下评“背公向私,职务废阙”,定为下中。

    监京官考的门下省给事中就这些议叙提出过抗议,问题大家都知道抗议这东西会是什么结果,吏部该干嘛干嘛,结果一字不改,有本事你让今年的议叙就这么拖着。

    吏部都敢得罪,反了你!

    海瑞这种官员,身上没黑点,骂皇帝肆无忌惮,连皇帝都奈何不得。

    问题上下千年,有几个海瑞?

    吏部从这些官员身上揪出的毛病,你可以说它不是大毛病,但绝对不能说没毛病。

    吏部不是风闻奏事的御史台,每一份议叙,绝对不是无中生有,随你给事中怎么核查。

    最多,就是把问题扩大化而已。

    就是到皇帝面前,考功郎中依旧能振振有词。

    友情提示,得罪谁也别得罪能考核你的人!

    有意思的是,弹劾侯君集的侍御史唐临,议叙却是中。

    ……

    李泰在魏王府里砸了好几个茶杯。

    “议叙为下上、下中、下下,便不能再为京官,当贬为地方官,离长安至少五百里!”

    “侯君集,好大的胆子!”

    魏王妃阎婉怜悯地看了夫君一眼:“许你们对吏部尚书下黑手,不许人家反手扇一耳刮子?合着你们做事之前,都不考虑后果的吗?”

    李泰一滞。

    阎婉的话,一针见血。

    婆姨,你不知道聪明的女人要少说话吗?

    人艰不拆!

    李泰的想法很简单,大唐最睿智的魏王出手了,区区吏部尚书,不是弹指镇压了么?

    谁也没想到,精心准备的撒手锏,因为柴令武的乱入,直接砸不下去。

    和柴令武一比,大家都不太干净,再追究下去,则把满官文武得罪死了!

    侯君集现在的报复,是顺理成章的,真要一笑揭过,倒叫人看轻这个吏部尚书了。

    “那个……侯塞垒,送去华州了吗?”

    吐了口大气,李泰冷冷地看向魏王亲事府副典军。

    不是李泰仁慈,只是千金市骨,这个典范不保护好,以后谁敢受他收买?

    副典军面色难看:“下面的队正带了一什的人马护送,到了渭南县,却中了埋伏。别人只是重伤,侯塞垒却被当场分尸,现场留下露布。”

    露布展开,血书写的大字已经暗黑,泛着腥臭之味。

    “叛主者,人人得而诛之!”

    李泰郁闷地挥手,示意副典军拿露布退下。

    “想不到,这些武将竟如此猖獗!本王若遂凌云志,当好好驯服他们!”

    李泰肥厚的手掌拍到木桌上,痛得眼泪差点飙出来了。

    阎婉淡淡地看了李泰一眼,平静地举起茶杯:“你怎么就不敢往大里想呢?万一,下手的人是你阿耶呢?”

    李泰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