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1956重生从香江开始崛起 » 第34章商讨电视信号

第34章商讨电视信号

    就在刘良忙于了解环球传媒时。兰登书屋发来了电报,说明天要来拜访。

    刘良立即明白,兰登书屋是为了《哈利·波特》而来。看来,《哈利·波特》应该在英伦彻底火爆起来了。刘良当初与泰晤士出版公司签订的出版合同是局限于欧洲的出版权,欧洲以外的出版权,刘良以泰晤士出版公司实力不够为由而拒绝了。

    刘良明白,要想《哈利·波特》火爆全球,必须要得到全球最大的几家出版社支持才行。

    兰登书屋,在整个20世纪的世界图书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出版集团,更是因为它在现代西方文化发展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

    兰登书屋之所以曾经令无数出版人向往,因为它出版了大量不朽的精品著作。这些精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给整个世界学术界和大众文化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刘良相信,将《哈利·波特》的出版权交给兰登书屋,《哈利·波特》能够比前世更快风靡全球。

    第二天,刘良在家中接见了兰登书屋派来的一行人。带队的是一位大胡子,名字叫大卫。

    刘良先开口。

    “欢迎大家拜访。你们的来意我已经知晓。但不知道如果我将《哈利·波特》交给兰登书屋出版,兰登书屋能够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大卫说道:“兰登书屋是全球最杰出的图书出版商,出版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兰登书屋具有强大的专业的出书团队。经验丰富的出书团队可以帮助您来应对关于出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过程紧密合作,及保证出版的质量,也严格控制出书的周期。除此之外,兰登书屋关系网遍布全球,可以邀请全球知名人物推荐作品。兰登书屋还致力于将现有出版成果重新投资于作家的未来发展……。”

    刘良一听便知道这家伙没放好屁,极有可能是看自己年纪太小,认为自己心智不成熟,认为与可乘之机,便想要用套话来忽悠。

    因此,刘良直接叫来管家与其商谈。刘良则直接上楼陪小姐姐玩耍了。

    大卫看着正在上楼的刘良,立即傻了眼。刘良没有猜错,大卫发现刘良这么小后,便动了歪心思,想要忽悠刘良以最优惠的条件将《哈利·波特》的出版权交给兰登书屋。如此一来,大卫便能凭借此功劳升职加薪。

    只不过,大卫没有想到刘良这么聪明,可以迅速识别他的意图。无奈,大卫只能与刘良叫来的管家爷爷进行商谈。

    刘良很快便得到了出版谈判的结果。刘良一开始以为能够拿到与泰晤士出版公司相同的版税便不错了,没想到管家爷爷竟然帮刘良争取到了19%的全球版税,这比刘良想象的要高。

    毕竟兰登书屋是大公司,可不是泰晤士出版公司能比的。泰晤士出版公司只是英伦前十的出版公司,其发行能力也就局限于欧洲,而兰登书屋是世界顶尖的,出版发行能力遍布全球。

    刘良在签订出版合同的时候,要求兰登书屋对自己的年龄进行保密。

    因为刘良不想要自己的年龄成为兰登书屋出版《哈利·波特》的宣传噱头。刘良从来没有高看这些人的底线。

    刘良之前与泰晤士出版公司合作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提出年龄保密的要求,还是两位小姐姐在监督泰晤士出版公司宣传文案的时候,才发现其想要以刘良的年龄为卖点宣传《哈利·波特》。

    刘良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对泰晤士出版公司进行了警告,并在后续补签了保密合同,要求泰晤士出版公司在出版《哈利·波特》的时候对刘良的年龄进行保密。

    因此,刘良这次面对兰登书屋的时候,便直接要求签订保密合同。

    其实刘良一开始并没有在意自己的年龄问题,还是在两位小姐姐的提醒下刘良才发觉不对。

    发觉不对后,刘良便以自己的神通进行了推演。在这过程中刘良发现,这个时代的世界依旧有些保守,一旦让人知道刘良以一岁的年龄出版图书,很有可能被一些狂热者视为异端。

    尤其是在刘良写的是《哈利·波特》这本巫师小说的情况下。想想中世纪那些狂热的宗教徒针对异端的手段,刘良就有点不寒而栗。

    也是从那以后,刘良便不再想要自己过分出风头。

    想当初,刘良可是意气风发,想要《哈利·波特》一出,便使得自己全球爆红。现在,刘良是想能隐藏一会便隐藏一会。

    让刘良感觉可惜的是自己的金手指还是不能抵抗时代力量。

    “如果金手指可以让这个时代的人完全忽视自己的年龄,自己就能想浪便浪。”

    想到这,刘良忍不住笑出声来。

    等到刘良回过神时,兰登书屋的人都已经离开。

    接下来一段时间,何佐治向刘良申请了一笔500万港币的资金,用于补充环球传媒的注册资本。

    在这过程中,刘良发现何佐治竟然拿出了一笔钱,专门向欧美采购二手黑白电视机。

    这项工作刘良原本是打算电视台开播后再操作的。毕竟刘良想要看看电视台的开播对香江的影响,好从中评估出整个香江的二手黑白电视机的真实需求。

    没想到何佐治竟然比刘良还要有信心,竟然再次采购了一万台。加上刘良之前采购的,环球传媒手中即将拥有两万台二手黑白电视机。

    如果这些便宜的二手电视全部销售出去,那就意味即将开播的环球电视台将拥有至少两万户观众,覆盖的人群在10万人以上。想想刘良就有点激动。

    除此之外,刘良发现自己的庄园已经开始进行地基和地下室的施工。这让刘良很是满意,看来庄园的工程甚至有可能提前完成。毕竟整个工地上有近三百人轮流施工,施工进度特别快。

    刘良看到施工的场景,有些明白后世的深证是如何实现七天一层楼的,全靠人堆。

    这一天,何佐治邀请刘良参观环球传媒的总部。环球传媒的总部位于铜锣湾,原本是一栋5层的工业大厦,何佐治买下后进行了重新装修。

    大厦的五楼作为环球传媒的总部,大厦剩余的楼层则留给了即将开播的环球电视台。

    环球电台呢,据何佐治说,还在丽的大厦里面办公,这栋丽的大厦是刘良当初一起打包买下的,费用包括在那11万英镑收购资金中。

    环球电台已经拥有了一整套完善的领导班子和组织架构,刘良只是大略看了一遍。

    刘良重点留意的是环球电视台的筹备情况。

    电视牌照已经挂在了四楼的办公室,刘良看了一眼,发现牌照的有效期竟然达到了30年。

    据刘良所知,前世的丽的只拿到了15年有效期。1973年4月30日,丽的呼声的电视业务到期,公司更名为丽的电视有限公司,简称RTV。8月10日,丽的电视有限公司获港府发出新的中英文电视台主办权。

    现在港府竟然给环球电视台颁发了30年的牌照。刘良的直觉告诉他是因为亲王殿下打过招呼的原因。

    这让刘良十分庆幸自己是通过王室买下的丽的。否则如果刘良是通过其他人搞定,港府极有可能只会颁发一张15年期限的电视牌照。

    如此一来,环球电视台的电视牌照的到期日正好是1973年。那一年华人还未崛起,洋行依旧嚣张。

    刘良怀疑那时候四大洋行会干扰环球电视台重新获得牌照。这对于刘良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现在,环球电视台获得的是30年牌照,1987年到期。那时候大局已定,洋行们纷纷在思考如何转移资产。自然不会有人干扰环球电视台重新获得电视牌照。

    想到这,刘良认为自己应该在日后好好报答亲王一番。

    接下来,何佐治将环球电视台的初创团队介绍给了刘良。

    环球电视台的初创团队除了一位总监和两位导演外,还有五位摄影师、四个收音师和八个场务,合计共有20人。

    因为刘良没有让何佐治公布自己的身份,刘良自然不用上台鼓舞士气。

    四楼除了电视台的办公室外,还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播映室,差不多环球电视台未来一段时间所有演出都将在此直播。

    三楼还有几个较小的播映室,其中有一个是专门留给新闻栏目播报使用。

    参观完后,刘良陪同何佐治来到了五楼的办公室。

    坐好后,何佐治询问刘良。

    “电视信号的发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电视信号的发射问题刘良最近也有思考。

    这个时代电视信号的传输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使用线缆传输,这是曾经丽的的选择,同时也是鹰酱大部分电视台的选择。

    好处是信号覆盖范围可以按照电缆的铺设进行自由延伸,信号强,也方便监控观众的收看情况,因此特别受地广人稀的国家欢迎。

    但是其坏处则是线路容易老化,日常维护成本高。

    另一种便是刘良选择的无线信号。这种信号传输方式的优点是只需建设一个信号塔便能覆盖较大的范围,日常维护费用还低。缺点则是容易受到天气地形影响导致信号覆盖范围受限。

    刘良当初选择无线信号是为了减少用户的费用支出,吸引更多的观众。

    因为有线信号的线缆成本,大多数电视台会以安装费的名义分摊给各家各户。这无疑会打消许多用户安装使用的意愿。

    无线电视呢,用户只需要购买电视机和天线便能接收到。但这对于电视台来说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无线信号的覆盖容易受到地形的限制。特别是香江这个地方多山。这些山会严重阻碍电视信号的传输。

    传统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安装多个信号发射器。

    当然,身为重生者,刘良是有办法解决的。

    刘良轻轻说出三个字:“电视塔。”

    电视塔是用于广播电视发射传播的建筑。为了使播送的范围大,电视塔越建越高,已成为现代最高的建筑物。

    电视塔的位置一般设在市区范围内,经常成为城市中最高的建筑,也是城市中的最高点,外形也是千姿百态。

    随着时代发展,电视塔已经不单是播放电视,还作为当地的一个观光景点,有些电视塔上面设有旋转餐厅,已和旅游事业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多用途的塔。电视塔一般多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存在。

    刘良记得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塔建筑已经在这个时代出现了,那就是斯图加特电视塔。

    斯图加特电视塔建于1954年到1956年间。该塔是世界上同类钢筋混合土建筑中的第一座,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混凝土电视塔,在电视塔建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刘良的解决办法便是建设同类型的电视塔用于电视信号的发射传输。

    刘良记得斯图加特电视塔的设计者是土木工程师弗里茨·莱昂哈特,同时也是一位桥梁设计师。

    他建议改造传统钢架天线塔的纯功能性结构,从而创造出一种设计感丰富、功能多样化的新型建筑结构—一电视塔。

    想到这,刘良对何佐治解释

    “我们香江多山,如果想要电视信号覆盖全港,使用传统的方法便是依照山势在香江各地搭设多个信号发射器。这种传统的信号传输方式存在的问题,你应该有所了解。”

    见何佐治点头后,刘良继续说: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提出的解决方案,那就是修建电视塔。电视塔是一种使用钢筋混凝土修建的超高层建筑。德国的斯图加特已经于去年修建了斯图加特电视塔。”

    “该电视塔高217米,共四层,上有旋转餐厅,塔顶有红白相间的电视信号发射台,用于发射电视信号。现在这种电视塔已经逐渐在欧美流行开来。

    刘良继续补充。

    “环球电视台也可以修建电视塔。按照我的想法,电视塔可以直接修建在太平山顶最高处,然后在电视塔顶搭设发射器。”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在距离地面几百米的高度向外发射信号。这种信号是可以克服香江的山地对信号传输的不利影响,从而将环球电视台的信号传输到全港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