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兵道之主:从参悟百兵开始 » 第四章:祖传仪刀

第四章:祖传仪刀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院子角落里的那棵老槐树,正值深秋时节,枯黄的叶子落了一地。

    老槐树七扭八歪的枝条下,有一个已经有些佝偻的老人坐在木椅上。

    眉宇间与庄秉有几分相似,他便是庄秉的祖父了。

    庄秉平时更喜欢叫他老头,在父母因病早逝后,他就是庄秉唯一一个在世上还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了。

    “那把仪刀赎回来了吗?”老头抬起眼皮,看着他问道。

    老头说的那把仪刀是庄秉祖上传来下的,甚至比刘健奎那本老书还要有来头。

    一个月前它被庄秉抵押在了兵器铺里。

    那会儿老头旧病复发,钱不够治病。

    朱大刚听说了就找到庄秉,说兵器铺也做借贷,不过对于他这种可能没能力偿还的人,得拿东西抵押。

    于是那把刀就被抵押在兵器铺里,经由朱大刚的手,借到了五两银子。

    日后可以拿着文契,按照九出十三归的行情价来把刀赎回。

    当然,朱大刚抽了一两银子走。

    庄秉现在只觉得可惜,自己觉醒前世记忆和兵道传承太晚了点,不然就可以先看看那把刀上面有什么神通和天赋了。

    “要七两二钱银子才够赎回来呢,现在家里一两银子都没有。”庄秉摇了摇头。

    “老头子我那会儿要是清醒,肯定不会让你干这种傻事!”老头现在想起这件事来还是气不过。

    那把仪刀是他视为命根子的东西,庄秉曾经听老头说过几次,族里祖上曾经出过一个很厉害的武者,仪刀是那位武者的佩刀。

    他们家是那位武者的嫡系后裔。

    庄秉还听说过,老头当年喜欢过一个大户人家的闺女,婚事没成,那女子最后嫁给了一个武者。

    老头在那之后便也去发愤图强去练武,可惜一直没开窍,最后无疾而终。

    于是他就一直指望后辈有谁能重新拿起那把仪刀,说是光宗耀祖,其实也是为了他心中的执念。

    老头也是性情中人啊,庄秉每次想起都不禁感慨。

    当然也有可能是当年那个女子实在太过惊艳,让老头色心大起,这么久都念念不忘。

    “我进兵器铺的中院了。”沉默中,庄秉又一次开口道。

    “能练武了?”老头脸上显露出一点喜色,脸皮勾起一层层褶皱。

    庄秉点点头。

    “好啊好啊!这样也能快点把仪刀赎回来。”老头欣喜地点头,“上午的时候,福至巷的左家来这里找我买文契,他们想买那把刀,我把人轰走了。”

    “左家?”庄秉有点印象。

    福至巷聚集了青离县三分之一的富贵人家,左家便是其中之一。

    那里面的豪门大族看不清跟脚,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

    据说他们祖上都是在大离王朝朝中当过大官的,要么就是与某些山门大宗的关联密切。

    不过庄秉并不担心这个,兵器铺也是几十年的老铺子了,信誉肯定有,还账日期没到,是不会把抵押的物件卖掉的。

    仪刀慢慢来就行,到时候肯定能赎回来。

    有兵道传承在手,他自然是不满足就学点锻造术和小刀法。

    眼下他要想的事情是进锻造房还是进中院。

    中院很久之前其实是一间武馆,当年兵器铺的掌柜就是开武馆发家的。

    因此多管这位掌柜叫老教头。

    在许老头来了之后,武馆才开成了兵器铺。

    不过武馆那一套也还在,现在中院的诸多弟子当中,还有很多人是直接花钱拜进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杂工那么累,因为要伺候的人实在太多了。

    如果庄秉选择进中院的话,每天基本上没什么活,就是巡院和监工之类的。

    轻松是轻松,但是锻造房给的月钱更多。

    庄秉听说练武要花很多钱,而他现在对要花多少钱还没概念……

    选择困难症又犯了。

    庄秉懒得再想,干脆先在院子里把猿影刀法练起来。

    一根木条被他拿在手中,老道干练的样子不禁让人忽略掉了那根木条,仿佛那真的就是一把刀。

    猿影刀法一共六式,还有一门配套的呼吸法。

    庄秉调整着自身挥刀的动作和呼吸节奏,使其相互结合起来。

    他的动作流畅熟练,眼神专注自然,呼吸均匀有度。

    逐渐有一股气从他的四肢百骸中诞生,庄秉感受到了一股堵滞感。

    同时这股气也在不断消耗着,打通他的正经,还能偶尔从他身上听到几声脆响。

    每一条正经的打通,都能发掘出武者的身体潜能,还能为日后的修行打下基础。

    当然,每一条正经的打通,都是相当困难的,越到后面越是难如登天。

    “呼……”

    庄秉坚持了不到一刻钟,就气喘吁吁,汗如雨下。

    待会儿他还想再打一套龙象重锤法呢,眼下看来是没那个精力了。

    “打通第一条正经有先天门打开时,释放的先天气辅助,不算太难。但是往后每打通一条正经都要多花上一旬,这样可就太慢了啊。而且要是没有进补,这个时间还要再涨上一涨。”

    庄秉有些无奈,武夫的道也忒难走了。

    先是参悟神意图开窍就要拦下九成人,还有接下来需要的各种食补药补,像自己这种身板不硬的人要的更多,不知道又要打碎多少人的修行梦。

    庄秉回到房间里躺在床上,索性用调兵符把白猿叫出来玩了会。

    就小腿那么高,挺瘦一只。

    他发现自己若是仔细感应白猿,能透过白猿的眼睛看到东西,而且白猿好像是三条正经全部打通,能施展圆满级猿影刀法的水平。

    还有那匠灵,也是打通五条正经,并在这个基础上晋升了第二境,有圆满级龙象重锤法和龙象锻造术的水平。

    这可让庄秉有些郁闷,这猴儿和匠灵居然都比他厉害。

    不过一会儿庄秉也就想明白了,他通过器灵领悟的武功是杀招和提升境界的方法,这个只是点兵符的附带效果。

    主体作用还是点化器灵。

    而器灵的境界比他高,是因为点兵符是点器为灵,器是这些器灵的本体,它们境界和武功自然是相互对应的。

    又折腾这么一下,庄秉的精力彻底被榨干,于是他昏昏睡去。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还是被饿醒的。

    庄秉起身收拾一下,打算直接回兵器铺,那里有大通铺可以睡。

    “阿秉你回来了?”说话的是一个皮肤粗糙颜色暗沉的中年男子,他叫谢竹明。

    他住在庄秉家斜对面,家里历代是烧瓷的,祖传老手艺,在青离县享有盛名。

    每年上面来人,县太爷都会把他家的青鱼瓷送上一份。

    可以说县太爷这么多年能坐稳那个位置,他家有三分功劳。

    值得一提的是,谢竹明和庄秉父母是至交,老头大病那会儿,谢竹明送了不少钱来,现在时不时也会送点吃食什么的。

    比如这会儿他手上就提了一只烧鸡。

    “这是要走了?不先吃了饭?”谢竹明有些挽留的意思。

    “不吃了,叔父你们自己吃吧,我进兵器铺的中院了,伙食比以前要好了很多。”

    庄秉现在胃口也比以前大了很多,家里那些精细点的米粮还是留给老头吧,他吃饭反正都是囫囵吞枣尝不出味道。

    “好样的!可算进中院了!”谢竹明走过来拍拍庄秉的肩膀,一时间有些激动,“这样也算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本,你父母在天之灵才会得到安息!”

    “说起来还要谢谢叔父你当年把我送进兵器铺呢。”庄秉也笑了笑。

    兵器铺并不是那么好进,一般来说能进去的,都是要写卖身契,卖身为奴。

    但是庄秉并没有,原因就在于谢竹明花了些银子,把上下打点了一下。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好好练武,有空多回来看看。”谢竹明颇为欣慰,自己侄子能练武了,他在街坊邻里说话也硬气些。

    “嗯。”庄秉和老头也告辞后就走了。

    ……

    在与石桥巷相隔甚远的另一边,福至巷的左家上下正忙碌得热火朝天。

    当今左家的家主左应开请来了几个曾经在大离皇宫里当差的嬷嬷,对大大小小的丫鬟仆人反复训练和教导。

    内容从接人待物的礼仪,到行为举止,言辞谈吐。

    严苛程度不下于帝王家。

    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曾经从左家现在这一脉牵出去的某一小支的子嗣当中,有一个后辈成为了铁霖山的真传弟子。

    并且那位真传弟子两月后将回到青离县的祖地祭祖。

    “你说什么?”左应开放下手中的茶杯,磕的桌子砰砰作响,“那庄老头不卖?跟这些市井小人打交道也忒麻烦了!”

    “是的,小人被他轰走了。”门房不敢大声说话,他知道家主对那位铁霖山真传弟子回家祭祖一事相当看重。

    这对家主来说,不失为搞好关系的一个机会。

    左家近些年在青离县已经快要从五姓十族当中除名了,若能得到扶持,还能在这宝地多待一段时日。

    而要讨好他们这些修道之人,寻常黄白之物自然是入不了他们的眼。

    所以左应开打起了庄秉家那把仪刀的主意,他知道这种从祖上传下来的物件,大都是非凡之物,那些修道之人涌进来,基本上也是为了买这些东西。

    “你不卖给我文契,我难道就买不到了?”左应开的的眉头挤成一团,“去,打听打听兵器铺里有没有哪个好赌好逛勾栏的,多拿点银子打点打点。”

    “是。”门房如逢大赦,躬身行礼后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