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阳光下的心魔 » 第六章 十年

第六章 十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孟真背着竹篓手提柴刀在一片野杏林下挑挑拣拣,地上的野杏好的被他随手扔进背上的竹篓里,坏的被他随手抛开不知丢到了哪里。

    周围的草丛里不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或是老鼠或是刺猬,树梢枝头麻雀叽叽喳喳的吵闹着,白头翁时不时发出清脆响亮的叫声,小百灵的嗓音穿耳入脑,它们同孟真一样也是来这片野杏林中寻觅食物的。

    孟真停下手上的动作坐到一块石头上开始休息,低矮的杏林遮蔽着阳光,周围各种鸟叫声没有吵闹感反而让人身心放松,不一会一群吵闹猕猴打破了这种悠然的氛围。

    孟真静静的看着三十几只猕猴在低矮的杏树下嬉戏打闹,其中一只毛发最长最柔顺的健壮公猴蹦蹦跳跳的来到他身边,这是这群猕猴的王,或许是出于对记忆中那个世界的思念或许是单纯的恶趣味,孟真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孙悟空,

    “孟真,南山来了一群陌生人。”孙悟空蹲坐在孟真用树枝在地上写了一行字。

    “什么样的陌生人?”孟真没有惊讶于一只猕猴会写字,因为是他教会这只猕猴写字的。

    “一群很凶的男人,他们打跑了那只傻豹子。”孙悟空捡起地上的一枚野杏边吃边写,它说的傻豹子是一只金钱豹,平时没少找猕猴群的麻烦。

    “林冲被打的很惨?”孟真给金钱豹也起了名字,因为是豹子所以叫林冲,本来他想用西游记里的豹子精来称呼金钱豹的,可他想不起来豹子精叫什么了。

    孙悟空开心的唧唧吱吱一顿叫唤后写道:“傻豹子没几块好皮了,很惨!很惨!”。

    “这群人进山都干什么了?他们要往哪里去?”孟真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又大又香黄金色的野杏递给了孙悟空。

    孙悟空开心的接过金黄色的野杏开心的吃了起来,吃完杏后才继续写道:“老孙半夜听他们说要找山洞,他们朝着南山走。”

    “找什么山洞?你知道南山有什么山洞吗?”孟真拍开孙悟空索要野杏的爪子问道。

    孙悟空抓耳挠腮了一阵摇着头写道:“不知道,老孙不知道,没有杏吃,老孙不知道!”

    “悟空你又不乖了,信不信我喊如来佛祖把你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到时候别说杏了,就是屎你也吃不着。”孟真严肃的看着孙悟空说道。

    吱吱!唧唧吱吱!孙悟空从孟真身边跳开吱哇乱叫了一顿才回到孟真身边写道:“南山有个无底洞,老孙带孩儿们进去过,洞里没一点亮,不好玩,不好玩!”

    孟真在道观里已经度过十个春秋了,第三年他开始跟着孟牛进山学习打猎,这附近的山他都去过,南山离这里不远,算是他去的比较频繁的,也是在那里他见到了带着一群猴子和金钱豹林冲打架的猕猴孙悟空,当时一猴一豹还没有名字,本来孟牛打算偷袭金钱豹的,要知道一张品相完好的金钱豹皮可是很值钱的,而且豹子肉也是不可多得的山珍。

    孟真没有见过猎人打猎,他只是听孟牛说过他们老孟家一千多年前来到了太行山下,从那个时候起就以打猎为生了,就算碰到妖怪也能拼一拼,当然那妖怪不能太厉害,要是遇到了练出了妖气的妖怪就只能等死了。

    这世界有机缘的万物都可以修炼,除了人、神(龙凤麒麟等天生奇异)、鬼(人、神、妖等智慧生灵死后所化,普通的人、妖死后魂魄直接消散回归天地,极个别的会变成鬼)等本身拥有智慧的生灵以外的万物得了机缘修到一定程度就开了智:由蠃、鳞、毛、羽、昆等五类修炼开智的叫妖精;五类以外(包括草木土石、尸骨、人造后天之物等)修炼开智的叫妖怪,两者统称妖(妖死后有机会变鬼)。

    开了智只是不在懵懵懂懂,还不能算真正的修炼,万物生灵开了智后需要感悟道,能做到和天地交感后才算踏上了修炼之路,和天地无法交感的不管是人妖鬼都只能算作凡物,多则百年就会成为死物,人妖会留下尸骨,尸骨或许还能成妖,鬼则直接消散于无形(鬼的情况比较特殊),这一境界的人妖鬼属于凡境。

    凡境生灵和天地交感后就能从天地中汲取气,不过此时凡境生灵只能从天地中汲取极其微弱的气,这个阶段凡境生灵的气主要来源于食物,顾此时气沉于下丹田,下丹田者乃食物轮回之地,水火交汇之乡,可精炼食物之气为己用,称阴阳炉,是为炼精化气,此时生灵主要在精炼食物之气滋养下丹田,故称为食气境。

    食气境的生灵经过气的滋养而身强体健不易生病,但百年后还是会沦为死物。

    等到下丹田滋养完毕就可以运气上行滋养全部五脏六腑,此时的下丹田既阴阳炉水兴火旺,炼精化气的效率大大提高,气满下丹田后上溢而出开始滋养全部五脏六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表里经络相连,彼此经气相通,此时生灵从天地中汲取气的速度大大提高,内外之气经脏腑交融行与全身,此时生灵主要滋养脏腑,再由脏腑藏精运气调理五行,故称为藏气境。

    藏气境的生灵初步做到了行气与身,所以身轻如燕体壮如牛,力能扛鼎不畏寒暑,虽然可寿三甲子,但最后还是会沦为死物。

    五脏六腑滋养完毕后就可以运气于全身大小经络,此时下丹田炼精化气的效率再一步提升,五脏六腑贮精藏气的同时运气于全身经络,经络者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人身脏腑表里上下,可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此时生灵从天地中汲取的气超过了从食物中精炼的气,可以长时间的不吃不喝,此时生灵主要滋养经络以气养身,故称为养气境。

    养气境的生灵开始气贯全身滋养肉体,是修炼途中第一道大关,度过了褪去凡体,度不过四甲而亡。

    食气境、藏气境、养气境为炼精化气三境,是修行的基础。

    此后还有练气化神三境,炼神返虚三境。

    孟牛能对付的妖怪就是凡境的小妖,或许一些刚开始炼精化气处在食气境的妖怪他也能拼一拼,但再厉害的妖怪就不是他能对付的了。

    孟牛告诉孟真下面的猴子王和金钱豹都是开了智的妖怪,其他的猴子都是什么都不懂的畜生,以他的经验来看下面两个妖怪都还没练出妖气,或许是为了在儿子面前显摆一下自己的本事,孟牛告诉孟真运气好的话他能一箭射死金钱豹。

    孟真阻止了孟牛,他还没见过妖怪,趁着这个机会他要好好观察一下。

    那些没开智的猕猴对金钱豹有种天生的恐惧,它们只敢远远的站在树上或石头上冲着金钱豹吱哇乱叫,只有开了智的猴王和金钱豹近距离接触了几下,不过天生肉体上的差距让猴王吃了亏,金钱豹又逮不住有防备的猕猴们,双方对峙了一会就各自离开了。

    十年前孟真拜贾道长为师留在了道观里,他足不出户的养了一年的身子,孟牛和孟马氏也陪儿子在道观里住了一年,等孟真身体养好后孟牛带着孟马氏回到了山下的家里,从那以后孟牛每个月的中旬都会专门去道观一趟看望儿子孟真,然后带孟真回山下的家里住一晚。

    孟真在道观的第三年开始跟着孟牛进山打猎,这是他主动提出的要求,在道观里憋了两年的孟真想要了解一下这个陌生的世界,他的师父贾道长同意让孟牛每个月来道观看望孟真的时候住三天,这三天孟牛就带着孟真进山打猎,之后就带着孟真直接回山下的家里住一晚再回道观。

    孟牛用五年的时间把自己一身本事和经验传授给了儿子孟真,这五年孟牛带着孟真爬遍了附近的几座山,这一年孟真十五岁,他已经可以独自下山回家住一晚再返回山里了,孟牛也不用每个月中旬专门去道观一趟了,

    孟真在道观的第八年开始独自进山打猎,从这一年开始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教孙悟空写字,带着孙悟空教训了林冲好几次,也认识了附近山里其他开了智的凡妖。

    今年是孟真在道观的第十年,他十八岁了,来这个陌生的世界十年了,他的师父贾道长说今年他就可以出山了,可以去看看这个世界真正的样子,这些年他除了师父贾道长和父亲孟牛母亲孟马氏外就只见过山下的猎户们和他们的家人,拢共加起来也才三十几人,然后就是山里的飞禽走兽和开了智的几个小妖。

    今天是他下山回家的日子,他特意跑到这片野杏林来捡熟透的野杏,到时候带到山下自家留一些给其他几户猎户分一些,没想到在这遇到了孙悟空和它的猕猴群,更加没想到的是孙悟空带来的消息。

    孙悟空是认识山下的猎户们的,像它这样开了智的小妖见到猎户们都是远远避开,所以它刚刚说的那些闯进南山里还把金钱豹林冲打了一顿的男人肯定是其他地方来的,孟真对这些人很好奇,对他们口中所说的山洞也很好奇,可惜他需要先到山下的家里一趟,要不然父亲和母亲该担心他了。

    “悟空,帮我瞧瞧那些在南山里找洞的人,但是一定要离他们远远的。”孟真从背后的竹篓里拿出一个金黄色的杏递给了蹲在身边的孙悟空。

    吱吱!

    孙悟空开心的吃起了杏,吃完杏后又是点头又是拍胸口的,表示它知道了,这事放心交给它。

    孟真起身从树上又挑了些熟的差不多的杏放到了背篓里,走到野杏林边上的时候提起了之前放在树旁的另一篓野杏。

    孟真一前一后背着两篓野杏开始朝山下走去,按他的脚力走到山下家里正好赶上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