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1919,他们正年轻! » 第五章 检验真理(2)

第五章 检验真理(2)

    俩人风尘仆仆的往BJ房山农村赶去。房山在西周燕国曾设都于境内。秦,为上谷郡。汉,为良乡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建万宁县。

    一路上,行人很少,大雪让很多人对出行都望而生畏。

    路边有一老妇人,穿着破烂的棉衣,步履蹒跚,右脚因为棉鞋坏了而冻的肿胀,背上背了一个箩筐,里面放着三岁左右大小的孩童。尽管老妇人浑身颤抖着,但是孩子却穿着甚厚,睡得安详。老妇人脸上那数不清的皱纹,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贫困,以及这吃人的社会的不公!

    这老妇人似乎无家可归,走走停停,一会抽泣,一会自言自语,一会又东张西望,脸上就和这天气一样布满了绝望。

    向前和李中华在距离老妇人还有100米的距离时看到了她。

    俩人对视一眼,双方都仔细地观察了一下,然后小步跑了过去。

    听到脚步声,老妇人猛地回头,神色惊恐,似乎看到了鬼神一般!

    当看到来人是俩位书生气质的年轻人时,面色一松,随即继续向前赶路。

    看到这个情形。李中华和向前都以为冒犯了老妇人,心里顿生愧疚。

    向前走上前去开口说道:“老奶奶,对不起呀,是不是吓到您了。我俩看到您背着孩子在这冰天雪地的艰难前行,心生不忍。又怕你有什么困难,想要尽一下自己那微薄的力量帮助一下您。”

    李中华也说到:“是啊,奶奶,我们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

    老妇人闻言,说到:“谢谢你们俩个好心的年轻人啊,真的谢谢你们,可是你们帮的了我一时,帮不了一世啊!所以,不用了,谢谢你俩的好意,我带着我孙儿慢慢向前走吧,我还有手,可以去乞讨。”

    向前说到:“奶奶,我们现在是学生,确实没法帮您太多,但是遇到您了,我们就应该尽一下自己的绵薄之力!”

    几人说话期间,孩子醒了,哇哇大哭。

    李中华也说到:“是啊,奶奶,让我们帮你一次吧,最起码先让孩子吃一顿饱饭,现在孩子在长身体!而且,您也得吃饱,这样才有力气赶路!”

    老妇人,看了一眼自己嗷嗷待哺的孙子,心里面已经有了动摇。

    李中华见状,急忙从自己的布包里面拿出了俩个窝头,递给老妇人。

    老妇人这时倒也不在推辞,伸手接了下来。窝头比较硬,孩子没法吃。

    于是,向前说到:“奶奶,走吧,前面有一家馆子,我去给您孙儿买点粥吃。

    于是几人,便开始往那个馆子赶去。

    到了馆子,向前和小二要了一碗粥,一屉包子。

    李中华要了俩个油饼,另外又让小二拿油纸包了俩屉包子,准备在老妇人走的时候,交给老妇人。

    此时,老妇人已经没有了对向前二人的戒备心,知道二人是好人之后,便不再拘谨。

    老妇人把自己孙儿放下,喂着孙儿的饭食。小孩子,饿得快,但是也没吃几口便饱了。剩下的老妇人便开始了狼吞虎咽,看的出来已经饿了好久。

    向前,李中华看到了,心里面非常动容。

    向前说道:“您慢点,小心胃口受不了。”

    没过多久,老妇人便把饭食一扫而空,用舌头舔着碗里剩余的米粒。

    吃罢,老妇人满怀歉意的看了一眼二人,说到:“让你们二人见笑了,我已经三天没有好好吃饭了,期间乞讨来的一点全给了我那可怜的小孙子。”

    说完老妇人眼睛里泪光闪闪。

    李中华,向前二人眼睛这时候也已经湿红,他们二人肯定,这老妇人一定经历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苦难,首先,孩子父母去哪了?这是他们心里最大的疑问!

    接着,没等二人开口询问,老人便自顾自说道:“今年北方五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经历了及其严重的旱灾,很多百姓流离失所,一些人因为饥饿已经开始易子而食,然而北洋政府不管不顾,地主也不开仓放粮救济。虽然国内很多的团体自发救济灾民,然而只是杯水车薪!”

    接着老人说到:“战争打的没完没了,我那俩个儿子被军阀拉去充军了。其中大儿媳妇,阻止那些官兵的时候,惹恼了其中的一个当官的,那畜生把我大儿媳妇拉入房内强暴了她,最后她不堪受辱自尽了!,留下的一个孙女也因为饥饿饿死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人已经浑身颤抖,泣不成声,小孩子似乎也听懂了一般,哇哇大哭!一时氛围压抑到了极点!

    向前,李中华也双目含泪,咬牙切齿,对那地主军阀更加憎恨!

    此时要是有一把利剑,而地主军阀假如是一个人的话,相信李中华,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对方刺穿!

    过了一会,老人用干裂的手掌抹了抹眼角继续说到:“我的这个孙子,是二儿子的孩子。”

    李中华这时候也略带颤抖的问道:“那您的二媳妇呢?”

    老妇人说:“家里劳动力没有了,加上干旱颗粒无收,家里没有存粮,周围村民也没有余粮,我那二儿媳,只有去祈求地主帮忙,地主却要求她给自己做小妾,才肯答应帮助!”

    老妇人顿了顿气接着说到:“那地主一开始倒也帮忙,可是后来和二儿媳一成亲之后便开始出尔反尔,二儿媳怎么求也没用,并且还开始驱赶我祖孙二人,于是我俩一路跌跌撞撞来到了BJ这边。现在无依无靠,孩子也还小,为了活命,只有不断地乞讨了。”

    说罢,老妇人开始起身,重新把自己孙儿抱进箩筐,和二人道了一声谢谢,就准备继续赶路。

    李中华这时候已经泪流满面,情绪已经完全沉寂在老妇人那痛苦的往事当中,一时居然忘了起身回复老妇人的那声谢谢。

    向前此时看出了李中华的内心情感,起身和老妇人说到:“您稍等,这是我朋友刚才买的一些吃食,您带上,天寒地冻,赶路身上得有干粮不是?”

    老妇人伸手接了过来,向二人鞠了一躬,转身步履蹒跚的走了。

    向前看着老妇人的背影,口中念叨着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部分诗句: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向前在这一刻信念更加坚定,双拳紧握,指白都已经攥了出来!眼神中更是充满对于红色中国的向往和对这个黑暗社会的憎恨!

    李中华这时候情绪缓了过来,眼角的泪光还在,看着向前,缓缓的念着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接着李中华大声的说到:“我一定要狠狠的击碎这黑暗的社会!!!要建立一个可以让民众吃饱穿暖,孩子可以健康长大的,可以享受到最好教育的,没有压榨,没有战争的中国!!!!!!”

    向前抱着李中华,带有斗志的说到:“会的,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经历老妇人这件事情后,这黑暗社会以及和对红色信念的坚定,促使着俩人的思想和心里得到了一次质变,从这一刻开始,战士,或者斗士这俩个身份,更适合他们!

    从饭馆出来后,俩人便马不停蹄的往房山农村赶去。

    题外话:

    经过清末的的一系列赔款,以及民国时期的接连战争,国家经济早已处于崩溃的边缘,而西方列强对于中国通商口岸的控制以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全方面打压,更是让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众生活雪上加霜!

    这时期,中华民族的不自由,苦难,贫穷,也是在世界罕见的!!!

    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是清末以来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奋发向上,为什么要自强不息,就是为了老祖宗的宗庙不被异族践踏,人民不被异族羞辱!文明不被异族毁灭!

    有国外专家学者说:“中国自古以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高度的文明伪装成的国家!”

    是的,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谁与争锋!敢问世界那个民族,哪个文化,有中华文明强大和坚韧!

    汉唐军威,国威让周边异族闻风丧胆,唐朝的GDP更是占到世界的80%。

    中国有这样的历史,中华民族又怎甘沉沦!

    被中华五千年文化浸润的中华民族,才是傲视群雄的存在。

    东亚病夫?!去他娘的!!!

    中华民族才是世界第一等的民族!更是尚武,尚文,文武兼备的优等人种!!!生为中国人,真是天大的幸运和骄傲!

    国外的空气并不香甜,月亮也没有唐代李白那——“对影成三人”的浪漫!

    这片土地,是我所热爱的,这里生机勃勃,鸟语花香,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有无数的英雄辈出。

    中国人,奋发向上吧,不要让那被帝国主义的侮辱再一次发生在自己身上。年轻人们,站起来吧!时代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