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剩女三嫁 » 第八章

第八章

    廖晴试遍了兵器,尚未完全尽兴,月光眼看着淡了下去。她突然停下来站住,感觉身体跟断电似的,失去了控制。顿时软瘫在地。

    众人见状围了上去,七手八脚把她抬回屋内。廖晴心中疑惑,难不成这状况和月亮有关系?

    古今中外都有文学作品描述灵异现象与月亮的关系。今天是八月十五,月亮在北半球最亮最大。那个什么狼人,都会在圆月时嚎叫,还有吸血鬼,月圆之时变身。周星驰的电影里还有一个月光宝盒,肯定是有关系,不然干嘛叫这个名字。

    她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浮现。其实她是非常兴奋的,虽说只有个把小时,但在她十几年的被动躺平生活中可算是里程碑一样的变化了。

    同理,如果哪个植物人病人能突然恢复正常,那医务人员和家人还不得乐疯了。

    钱三爷和冯氏可一丁点都乐不起来。女儿这是得病了啊!这梦游症能治不?

    冯家是医学世家不假,冯氏拿手的是妇科,梦游症这种少见之症从未见过。本就虎,这再沾点“疯”……夫妇二人齐齐打了个冷战。

    钱盼晴丝毫不知廖晴所为,四仰八叉呼呼睡得很香,就是第二天早上起来,全身酸痛,格外饥饿。

    她梳洗时大丫头丁香一直不错眼的盯着她看,她去吃朝食时父亲母亲也齐齐盯着她瞧。她饿极了,吃完了一簸箕肉包子,连喝了3碗粥。放下碗才奇怪的问道:“爹,娘,你们咋的都盯着我瞧?早上丁香姐姐也老是瞅我。”

    钱三爷寻思着还是得问个明白,“晴姐儿,昨晚黑你可起来了?干啥了?”

    “我没干啥呀,睡一整晚。就是练功练的全身疼。”

    冯氏的脸更黑了几分,眉毛都跨下来了。“你上树没?”她尤不死心,只盼着是孩子顽皮。

    “上树?上树干嘛呀?得胜是不是你晚上不好好睡觉,爬树了?”

    正埋头炫饭的得胜一愣。他什么都不知道呀,昨晚上发生的事动静不大,他压根没醒。

    “我没爬树!”姐弟俩异口同声。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得,真是梦游。这可咋办?

    日子一天天过去。从此晚上只要月亮好,月光足,钱五娘就会梦游。也不干什么,就是拼命发疯一样练功,师傅们教授的白天不熟的通通演练。第二天早上身上会加倍疼痛,还特别能吃。

    众人只当不知。五娘的院子安排了机灵的丫鬟值夜,不许睡觉,不许慌张,不许出声。发现小姐梦游就得拉一个绳子,绳子那头系着一个铃铛,就正挂在钱三爷冯氏的床幔上。

    怕影响钱五娘的名声,钱三爷悄悄地拜遍了方圆百里内的有名佛寺道观。

    可铃铛还是越来越频繁的被拉响。

    私底下,几家人都知道了,钱家五小姐有梦游症的毛病。本有意结亲的几户人家顿时偃旗息鼓,钱盼晴10岁了,还没说上婆家。

    冯氏受不了了,又开始捉着女儿进灶房练厨艺,恨不能教个心灵手巧的厨娘出来。又把体己寻遍,给女儿备嫁妆。嫁妆单子列了老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儿女债,不闭眼是还不清啦!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爆发。钱家老祖宗同钱家大房一脉全部殉国。二房死伤过半。消息传来,钱太爷没撑住一起去了。钱家满门素缟。

    ……

    桃花镇里的人定居以后,除了守成以外,也想办法发展多种营生。

    有那爱武艺的,由功夫最高的李四领着,去北边的深山里建了一个门派,唤作“独山派”,潜心学艺,轻易不下山来。

    擅兵器打造的孙家开了铁匠铺,以农具为主,私底下打造兵器弓箭,也不知道流去了哪里。

    耕读传家的黄家,精耕细作之余,开了学堂,教授稚子学识。日子总得慢慢过起来,薪火相传才是正途。

    冯氏开了药铺子,买卖药材,隔三差五坐堂专与女子瞧病,还成了远近有名的稳婆。

    钱家开设了一家酒楼客栈,悄悄组了茶马帮,主要运输贩卖物资供应桃花镇日用,顺带打探消息。

    钱家十余年来陆续将家仆之中伶俐之人送出学手艺,桃花镇中木匠泥瓦匠花匠等各类俱全。安稳是安稳了,想多富贵肯定是不能够了。

    也有些人不甘于平庸一辈子,仍想着搏一搏前程,祭拜祖宗分家给了银资,自去县州府路不提。

    走便走了,自行闯荡就是,但是有一条,不能牵涉桃花镇,否则家谱除名。

    昔日的繁华权势皆成过眼云烟,金银财宝入山深埋,现在流行粗茶淡饭,布衣素面平头百姓的生活,只能低调再低调。

    钱三爷闲不住,有时候悄悄带人远远跟在茶马队后做押送。大部分时间都在酒楼噼里啪啦拨弄算盘。账本越来越厚,家底越来越薄。

    桃花镇所属县每年均摊派徭役,收成下来了,也纳粮应征,缴纳赋税。因是山地,不利于蒙古人跑马,四家人至今为止没见着蒙古人。

    钱盼晴12岁时亲事还没有着落,居然成了一个“剩女”,冯氏不免着了急,左右盘算后,打起了娘家的主意。钱三爷不得已点头同意后,派了陪房管事的,递封信回娘家。

    因冯家为医学世家,谢太后与先帝北上后,倒是安稳了下来,仍在京城行医。数年前已经派人来寻到六郎,接回了京城。

    既是托付了娘家,冯氏提着的心才略略放下些,专心致志给女儿备嫁妆。

    因将来要从冯氏的名头出嫁,一点医不会那肯定是不成的,就开始手把手教授草药,看妇科,看方子,扎银针,最后咬咬牙跺跺脚,连收生的技艺一并传授了。

    廖晴见慢慢的风平浪静,想象中的屠杀之祸并没有出现,也就没有那么焦虑了。

    师傅们教授的功夫她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冯氏教授的中医药她还没有完全掌握。自然是要把医药知识弄扎实。

    钱家人发现五小姐梦游换了一番景象,不练功了,改学医了。晚上也往药铺子里摸去,辨别草药,炮制药材,分外认真。不禁感叹:日有所学,夜有所游,好学至此,可惜是个女儿身,不然钱家说不定又要出个大相公啦!

    半年后,冯家回信,亲事寻摸好了,有三家,让钱三爷与冯氏亲自定夺。

    永平侯方家嫡二子文采斐然,神威将军邓府嫡子功夫了得,皇棉商程家嫡子富贵无双。

    钱三爷与冯氏对女儿的武力值心知肚明,心中第一时间就觉得还是行伍之家更对女儿的状况。有没有钱的另说,把文弱书生碰撞坏了,只怕会被休弃出门。

    把擅丹青的黄家人描的钱盼晴的小像送去京城。邓家也描了邓家子的像过来。看了像,两家均满意。

    钱家忠贞为国的盛名在外,虽已然隐居避世,嫡孙小姐还是不愁嫁的。何况外祖家得力,在京中也是好门第。

    桃花镇的状况不宜与外人明示,冯氏左思右想,不能人都没有见就把女儿送出门子,便提出两家相看。

    邓六郎亲来接姐姐与外甥女往京城备嫁,钱三爷乔装打扮,低调随行。

    钱得胜留在桃花镇。万一有什么事,好歹还有一个根在。

    钱盼晴首次出山见外面的世界,眼睛都不够看了。原来外面的天地是这般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