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剩女三嫁 »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

    忽必烈把越来越多的公务丢给办事尚可的小皇子。

    李衮的差事办得很顺利。他从不过问老皇帝指派的事务以外的事情。毕竟他很多时候就是代表皇帝在执行,而不是决策。

    在他手下办事的官员都觉得小皇子继承了老皇帝的很多优点,比如坦诚,比如大方,还有,在帝王身上非常罕见的品质:会予以臣下足够的信任。

    他能够倾听,并擅长去除阻力,保证相关事务不因为什么人或者什么缘故而推行不下去。

    他并不关注细节,怎么样做是具体办事的人考虑的,办不了,换人办。

    他慢慢变成了老皇帝最趁手的刀,披荆斩棘,无往而不利。

    他迅速地成长起来,慢慢退去了青涩。

    做为目前元大都除了皇帝以外身份最尊贵的人,李衮不需要迎合任何人,也不需要委曲求全。

    他很注意不违反老皇帝的底线,不去碰触蒙古事务与军权,这也表明他确实无意于大位。

    元世祖很满意。

    廖晴在宫里时不时照顾一下老皇帝的经络,使元世祖的精神体力一直处在最佳的状况。

    站在廖晴的角度看,老皇帝是一个特殊的病人,他的健康不仅至关重要,而且还是目前李衮和她可以存活下去的最基本保障。

    做为家人,李衮对父母的舐犊情深,从感情上也无法接受老皇帝的离去。

    所以,廖晴必须尽全力保证老皇帝的健康。嗯,还得兼顾一下老皇帝的“幸福”。

    做为一个现代人,廖晴对历史的接受程度很高,毕竟元朝也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元灭宋是历史的既成事实,谁也无法改变。

    钱盼晴会因为桃花镇而与元朝拔刀相向,永不妥协,可是廖晴不会。

    如果她所有经历过的痛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获得与他重逢的机会,那就值得。她不会为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原因再与他分开。

    就是这样。

    廖晴会尽一切可能,为宋人的权利而努力。李衮的身份特殊,他也许有可能,能够改变整个宋人的命运。未来是不可知的,做为理科生,她对历史真是不甚了解。元朝以后是明朝,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廖晴就记得这么多。

    不过,既然她能够从现代穿越到元朝,还可以遇见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个人,本就是不可解释的事情,那么,她也许可以创造奇迹,还有新的历史。

    廖晴还有别的烦恼。邓家兴还在杭州没有接过来。

    钱三爷担心养出来一个“蒙古”小外孙,死活不同意送孩子来元大都。他说男孩子已经大了,既已经开了蒙,功夫啊马术啊什么的都该练起来了,元大都哪有什么汉族好师傅?还是自己亲自教养放心。

    冯氏也担心小皇子会嫌弃“拖油瓶”,言说钱盼晴新嫁,脚跟还没立稳呢,本就比李衮大好几岁,这半大孩子再在跟前惹眼,肯定不好,还是等生两三个孩子以后再说吧!

    廖晴派出去三拨人马都没有能把儿子接过来,又不能和钱盼晴父母硬着来,只好作罢。

    李衮白天都不在家,两个人又是分房睡的,自然不知道廖晴的苦恼。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李衮在外,廖晴在内,忽必烈的雄心壮志得以顺利施展,帝国空前繁荣。

    忽必烈的老对手窝阔台汗国的汗王海都一直都在联络西北各部图谋不轨,忽必烈对他已经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了。

    他派去西北的嫡皇孙和“竞选团”枕戈待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衮在中书省和御史台亲自坐镇,把敢于对着干的蒙古贵族色目贵族修理得服服帖帖,把汉族高丽官员的心高度统一起来。

    整个东部和南部与北部开始全力进行战争的后勤保障。打仗其实就是打钱,打物资供应,打后勤。有钱,一切都好说。

    在西北练兵的蒙古人发现了小皇子的好处,咦,这小子干事可以啊!靠谱!后勤保障做得很好,完全可以担任后勤部长啦!蒙古军团的主心骨伯颜对小皇子私下里更是赞不绝口。

    廖晴没事儿就练功,同时思考解决李衮目前困境、改善宋人状况的破局之法。

    老皇帝活着自然无事,换一个皇帝,那一切休提。蒙古人色目人对母族非蒙古大族出身的皇子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财产领地在别人眼里,那就是肥肉,迟早会被吞掉。

    自己这方如果发展武力以求自保,又犯了老皇帝的忌讳,实属下下之策。

    唯一的法子,就是慢慢积蓄力量,等到有足够自保之力时再说。

    既然敌强我弱,那就让战争的机器慢慢消耗敌人的力量吧!

    让蒙古人内斗去吧!四个汗国,可有得打呢。

    西北边境小范围的摩擦越来越多,窝阔台汗国与元朝国战逐渐拉开序幕。

    而随着天气慢慢变冷,初雪即将来临,簿子上的纸可是越来越薄了。

    李衮心痒难耐,每晚只要在府里,都要毛手毛脚好久。廖晴不得已专门问了李妃李衮的具体生辰,把时间又向前挪了几天。

    快临近日期了,李衮打死都不愿意出元大都了,他把中书省的人从上到下捋了一遍,把刺头拔掉,确定不会有大问题了,干脆装跌马了,告了假,在府里不出去了。

    廖晴无语,只能配合,邓医倌住进了亲王府亲自照料东墩亲王!

    老皇帝和李妃还以为出了大事,急火火上门看望了,才知道小儿子是要休“结婚周年假”!

    老皇帝对这没有骨气眼里只有媳妇儿的臭小子气得直跳脚,要不是李妃拼命拦着,真能踹他几脚。

    廖晴低头伏小对父皇母妃示弱:结婚一载尚无子嗣,娘家请高道算了,这个月是关键日子。

    老皇帝冷静下来想了想,不作声了。李妃则连声说好好好,安心在府里待着吧,暂时不用进宫!

    说罢还满怀期许的瞄了瞄廖晴的肚子腰身,拉着老皇帝回宫了。

    李衮计谋得逞,腻歪在廖晴身边不出去了。关键时刻还是被点穴大法放倒才安生。

    ……

    冬月初四,亲王府张灯结彩犹如过年。李衮廖晴身穿大红礼袍,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双方父母的画像),三拜夫妻对拜,终于入了洞房。

    李衮按照宋人的传统,同心结牵着盖了红盖头的廖晴入了卧房,亲手摘去了红盖头,对着千娇百媚满面桃花的妻子,一下子就扑了上去。

    侍女们飞快退出了房,关了门,不敢留在院子里。

    大红箩帐,龙凤烛台的光映衬下,廖晴分外美丽。俩人褪去了衣衫,坦诚相见,一时春光无限。(此处略去一千字)

    ……

    李衮心满意足地抱着自个儿媳妇,怎么都不肯睡去。

    六次了,真是不能再折腾了。

    廖晴被他的探索精神整得全身无力,只好挂出来免战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夜就到这里吧,可以啦可以啦!

    李衮这才罢休,搂着她的腰肢慢慢睡去。

    蜜月的甜蜜,真是谁过谁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