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剩女三嫁 »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亲王府也是大门紧闭。府外的护卫因为主子不在府里,都不在岗。

    廖晴把车舆拉到后门进车马处,轻身纵入,开了院门,又把车拉进去。

    关好院门,长吁了一口气。这趟温泉之旅真是要命啊!

    廖晴将侍女们送去她们自己的房间床榻上,用被子盖好,脚上的鞋子都未脱,倒也顾不得了。

    她把灵子抱入她自己的房间,脱了鞋,盖上厚厚的缎被。

    最后,她把李衮安置好,才坐下来休息。钱盼晴的大刀在箱子里搁置了许久了。

    无论是十二皇子妃还是邓医倌,都没有抡大刀的机会。没有真枪真刀的打斗,自己的功夫还是差的远啊!

    李衮的功夫比邓一伦还不如,遇到姚迪这样的,那绝无可能幸免。

    难道要一直背着被这些人刺杀的风险?

    廖晴对张世杰旧部也略有耳闻。这些人都是南宋最后的武装力量,从截杀邓一伦的事情来看,都是死忠不悔的。

    正面战场上不能取胜,就改为高端刺杀了,也是一片丹心。

    一个姚迪已经很不好对付,另几个也是高手,李衮以后出入,可得小心谨慎才行。

    她在心里盘算要不要趁着现在,去把那几人干掉,永绝后患。

    其实自从她嫁入皇室以来,宋人的境地较前已经有所改善。毕竟李衮做事公允,对宋人与高丽人都没有偏见,也对打压宋人的蒙古人色目人有了一定的威慑。

    可如果李衮死于南宋人的刺杀,老皇帝必然震怒,带给南宋遗民的就只会是苦难了。

    这些人心中就没有天下黎民百姓吗?只有效忠的那一小撮人的利益?

    天子一怒,伏尸千里,可不是说着玩的。

    廖晴犹豫不决地拿起大刀。杀,还是不杀?

    她想起钱三爷从小对钱盼晴的教导,想起了人市里如同牲畜一样被卖掉的人,想起桃花镇老老少少的惨死,想起凌霄城浴血奋战永不投降的宋军,想起悲壮惨烈的崖山海战。

    过去的廖晴从未如此仔细思考过天下大势。李衮既为皇子,天家无父子,为了大位,兄弟相残父子相杀不是什么稀罕的事。蒙古人自己杀起自己亲戚来可都是眼都不带眨的。

    但是,蒙古人不认可李衮,从他连孛儿只斤的姓氏都无法获得就可以知道,没有蒙古人会承认他为大汗。

    李衮最好的结局,是老皇帝长长久久活下去,最后继任者不再起杀掉他的心思。

    而李衮,是唯一会把宋人和高丽人的利益看重起来的皇族。

    唉,心好累。

    廖晴在房间内烦躁不安地踱步。

    只有强者才有选择的余地,弱者都只能是被选择。

    理科生出身的廖晴如同做科学实验一样,分析起了李衮的优势与劣势,又设想了种种情况与可能,最后发现,宋人与高丽人才是李衮唯一可以实际借助的力量。

    她不禁想起了忽必烈的发家史。

    李妃的祖父是忽必烈最早的拥趸者。忽必烈最早借助的就是北方汉族世家的力量。忽必烈最初的怯薛军,蒙古人极少,基本上都是汉人与高丽人。

    忽必烈也不为蒙古人拥护啊!他是靠抢靠打靠人命填,才打下来的江山。

    现在,忽必烈又去抢蒙古汗国了,从成吉思汗传下来的嫡系,窝阔台汗国,正在被一点点蚕食,土崩瓦解。

    廖晴慢慢地坐了下来。

    她的眼睛渐渐发亮。她似乎看见了一条活路,一条李衮李妃和她还有宋人高丽人唯一可以走的活下去的路。

    ……

    廖晴把李衮周身都妥帖地料理好,亲了亲他的额头,对他深情地说:等着我。

    她整理好行囊,拿起大刀,毅然决然地出了亲王府。

    天地还是一样纷纷扬扬的雪花无边无际,没有声音,没有风,真像是一幅画啊!

    如果这幅画里面没有强盗,没有血光,没有仇恨与屈辱,没有饥饿与苦难,该多好。

    廖晴施展轻功跃下城墙。她用很快的速度去了皇庄。她并不知道时间因何停止,也不知道会停止多久,更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可能再存留在这个世界上。

    她想为李衮,为宋人,为千千万万个孩子,做点什么。

    她返回到一片狼藉的卧房时,几个蒙面黑衣人仍旧一动不动,一切都与她离开时没有任何变化。

    其他几人廖晴都不熟悉,这个姚迪,可是斩杀了邓一伦的头号仇人。

    这几人当中,也属姚迪功夫最高。武当剑法已经出神入化,世间罕有敌手。

    不知道他对牛毛针抵抗力如何?

    廖晴的内力早已今非昔比。她瞅准了位置,给姚迪下了一个牛毛针,封住了他左胳膊的经脉。

    其余四人皆如法炮制,连地上的那个都没有放过。

    她走上前去,揭开姚迪的面罩,看清楚了他的样子。嗯?怎么有点像十六年后再见到小龙女的杨过啊?香港的那个,演员名字忘了。总之,俊朗的中年男子,两鬓斑白,面目沧桑。

    她把他的面罩又戴好。另外几个人也看了看面容。其他人没什么特点,扔大街上丝毫不显眼那种,就是路人甲乙丙丁,她努力记住这些人的长相。

    廖晴没有停留,直接离开了。

    她原路返回。这来回几趟都是纯走路,不光脚累,还特别费鞋。最后鞋底子都已经磨破了。廖晴不得已,将鞋底用布条给包扎好。

    以后出门的行李里,靴子是得多备两双的。嗯,还有干粮。忙活了一通,饿死了。

    她终于回到了亲王府,在厨房里找到了现成的点心吃了,用水房里的热水洗了脚,换上了新鞋子。

    她一点也不困。可是这世界实在是太寂静无声了,好无聊啊!她在亲王府里里外外转了几趟,确认没有安全问题了,才回房。

    最终她还是躺在了李衮的身边,侧身依偎着他,慢慢睡去。

    ……

    李衮一觉醒来居然睡在亲王府的自家床上,媳妇儿在旁昏睡不醒,呼吸微弱。

    之前的刺杀是必死无疑之局,必定是廖晴使用了什么绝招,才导致现在身体的巨大亏空。

    一番查问后他大吃一惊,皇庄离元大都近八十里,他灵子还有侍女都回到了府里,是谁把他们都送回来的?

    当他知道今天是初二,就更吃惊了。只是一个夜晚而已,就回到元大都了?

    他找了九门提督询问昨夜是谁叫开了城门,九门提督查问一圈,没有人开城门!

    李衮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事不宜声张,追查下去会越传越离谱,最终失去控制。

    他淡淡地嘱咐不用查问了。昨日他派出人马伪装成自己和王妃出游,既然无事,就安心了。

    九门提督未察觉异常,退下了。

    李衮派人将皇庄的侍卫队换防,询问后才知道,昨晚共有十五名亲卫丧命。都是被割了喉,喊都没喊一声。来人必定是顶级高手。

    侍卫队全体跪趴于地,浑身颤栗。亲王近卫丧命,亲王王妃王女侍女集体失踪,他们这些护卫一无所知,天都塌了。

    李衮思虑再三,没有处罚侍卫队。是他大意了,置自身于险地。汉人常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傅讲时他还年幼,不甚理解,现下他知晓了。

    死掉的亲卫予以厚葬,抚恤增加了一倍。子侄择优补入亲卫队。

    有些事情他不做不代表他不会。安抚人心,恩威并施,奖罚分明,知人善用,健全制度,掌握财权。他都会,也慢慢会一一落实。

    廖晴挡在他面前厮杀的样子让他心疼。他是男人,应该是他为心爱的女人遮风挡雨。

    他绝不会让相同的事情再度发生,他发誓。

    休了年假的亲卫队长回大漠探亲去了。李衮迅速提拔了两个副队长,安排人手日夜轮值。

    他私下里给母妃说了遇刺之事,让母妃徐徐给大汗说,不要让大汗吓着了。

    “胡孩儿太小看他的父皇了!”被视为已经老了经不住事儿的老皇帝怒不可遏,刺杀而已,自己一生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了,何时怕过?

    忽必烈风风火火冲到东墩亲王府兴师问罪。

    老虎不发威,你以为是病猫!

    廖晴这一觉睡了很久很久,久到扎银针都没有反应。冯大舅施为了银针,搭了搭脉,冲着李衮轻轻摇了摇头。

    李衮顿时眼泪就下来了。

    老皇帝进门,正好看见小儿子抱着儿媳妇,心疼得不得了,哭得伤心欲绝。

    “没出息的臭小子!我殡天了你也就哭成这样了!”

    老皇帝中气十足地吼道。他可还没死呢!大正月里哭成这样,晦气不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