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直播通历史,粉丝非说是野史? » 第12章 天水姜伯约

第12章 天水姜伯约

    深夜,南安城下,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正是从岐山死里逃生的夏侯楙。

    此时的夏侯楙孤身一人,已经被岐山一役弄的草木皆兵了,好在陇右三郡还未被攻破,只要坚守待援,一定能有反击的机会的。

    都督大印已遗失,他只能来到南安城下取回三郡的控制权,三郡太守只有南安太守杨陵见过自己,即便是没有都督大印也会听命于自己。

    掌控南安那么天水也能联系上了,唯一联系不上的就是安定了,有两郡在手,即便是折损了十余万大军,以他驸马的身份也不会受太大的责罚,毕竟对面可是智多近妖的诸葛亮啊。

    路上他听闻风声说大魏皇帝曹叡御驾亲征,由大将军曹真领军二十万来援,兵分五路,其中四路经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与子午谷向成都进发,另一路大军则是向陇西而来,准备一举歼灭蜀汉大军。

    为保成都,蜀军已经开始陆续撤退。

    不愧是大将军曹真啊,这多路出击本事还真是自己学不来的,有大将军如此,大魏幸甚!天不亡我夏侯楙啊!

    随着蜀军的撤退,南安城守军总算松了一口气,许久不开的城门总算是开了半边允许出入了。

    夏侯楙进了城直奔太守府,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杨陵。

    “大都督。。。你还活着?实在是。。。太好了!”

    弹幕:“赵括将军,是你吗?”

    杨陵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差点拉着三郡一起陪葬的大都督。

    其实在诸葛大军围城的那一刻他就想降了,奈何岐山的溃兵蜂拥入城,能逃出来的绝对是魏军中的佼佼者了。

    这群佼佼者都是铁了心的要跟着大魏攻城略地的,被带走了绝大部分守军的杨陵拿这群溃兵精锐毫无办法,根本没有开城投降的机会。

    现在蜀军一退又来个夏侯楙,真当是上天要亡他杨陵啊。

    “报!曹真将军已攻破街亭,大军正向天水方向行军!”

    “报!陈仓方向我军行军顺利,即将到达汉中,诸葛亮已经退兵了!”

    接连到达的传令兵令夏侯楙精神一振。

    杨陵则是觉得奇怪,刚打通街亭就来了传令兵,陈仓据此山高路远,和街亭的方向来的传令兵前后脚到达?这其中不会有诈吧?

    都说那诸葛亮多智近妖,这大概率又是诸葛亮的奸计。

    然而刚从岐山死里逃生的夏侯楙却丝毫不疑:

    “太好了,太守,点齐兵马,我等这就出城追击诸葛亮,与大将军前后夹击,叫他诸葛亮有来无回!”

    完了,陇右三郡都要完了啊,你夏侯楙要去送死,别拉上我杨陵!

    杨陵放弃了劝谏的念头,诸葛亮不强行攻城已然是仁义之师了,比起当年纵兵抢掠南安的魏军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若是有机会投向诸葛亮必定要比待在魏国强。

    杨陵抱拳道:“老夫正有此意,只是老朽年事已高,恐怕这些守城将士与收拢的岐山溃兵还得大都督亲自带领去追击诸葛亮了。”

    看了一眼头发有些花白的杨陵,夏侯楙也不好强求,人家肯给自己兵已经算很好了,自己没有大都督的身份凭证人家把自己轰出去都没关系。

    “也罢,太守指定人员随我去城中点兵,太守在府中静待佳音便可,另还望太守修书一封,好让我去那天水调兵。”

    杨陵苦笑:“南安郡的令怎可调天水郡的兵,都督说笑了,以都督之威名,只管去天水调兵即可,无人敢拦!”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反正他杨陵是不想继续陪魏国玩了,蜀军在围城之时的军容军威让杨陵已经完全没有想对抗蜀国的念头了。

    数万玄甲,什么概念?就是往那一站,让他们魏军砍上一天也砍不死几人,反观雍凉新军,连像样点的板甲都没有,拿什么和蜀军拼命?靠你这纸上谈兵的大魏“赵括”吗?

    夏侯楙自是知道因为自己一时失察而断送了十数万大军,此刻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道:

    “有劳太守继续守城了,我即刻带兵去追击,兵贵神速,拜托了。”

    弹幕:“确认了,是我们的赵括将军!”

    杨陵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知道现在眼前的这个年轻大都督此刻就是个赌输了的赌徒,即便是倾家荡产也要继续赌下去。

    “徐主簿,你带大都督去提点剩余的守军及收拢的溃兵吧,兵贵神速,要快。”

    对着杨陵一抱拳,大魏“赵括”开始了最后一次疯狂。

    玄甲军?正面刚不动,我从后面偷袭总没问题吧?能不能洗清纸上谈兵之名就看这一次了。

    带着南安最后的五千守军,夏侯楙向着天水进发,那也是蜀军撤退的方向。

    天水城外,蜀军大营。

    佯装魏国传令兵的降兵们垂头丧气的从诸葛亮大帐中走出,这七八人竟是没有一人能进入天水城中。

    赵云看着眼前新奇的天幕,天幕之中有一英武不凡的少年将军,正在天水城头巡视。

    赵云赞道:“丞相,此子聪慧,竟能识破丞相计谋,若是能为我大汉所用该有多好啊。”

    诸葛亮来了兴趣,道:“哦?子龙老将军也如此看好此人?”

    赵云毫不掩饰的继续夸赞:

    “此子名为姜维,字伯约,前夜竟敢亲自出城查探我军情形,企图与南安取得联系,无意间被我撞见,交手之后方知此子武艺超群,尊称我为老将军,交手之时手下颇为留情,并不下杀手,颇有儒将之风,可惜了是个魏将,当真是生错了地方啊。”

    AI播报:“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诸葛亮沉吟道:“姜伯约,是个人才啊。老将军,若是我想收服此子,老将军可愿襄助?”

    “但凭军师差遣!”

    “好,如今姜维之母在冀县,我亲自走一趟去请姜母。南安郡守军已经向天水而来,若是引得姜维出城共同追击我军,老将军可与关兴张苞将其围住,待我接姜母至,姜维必归矣。”

    “如此甚好,赵云提前恭贺丞相得此儒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