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隋皇长孙 » 第68章 宇文家的受宠

第68章 宇文家的受宠

    直至一个时辰之后,这场奢靡的宴会,才渐渐停歇下来,歌舞姬散罢,脸上已是有些酡红的杨广,开怀说道:“今日下午,朕已过目了大隋儿郎们的战功。”

    “看到儿郎们卓著的战功,朕心宽慰。”

    “此次击杀突厥奴,朕的大隋儿郎们,个个善战,个个骁勇,不负大隋雄威。”

    “很好,朕的大隋将士们很好啊!”

    宴会中的一众大臣,很知机的出声附和,纷纷进言奉承,让得杨广更是龙颜大悦。

    杨广移目看向了宇文述的方向,“宇文智及。”

    “奴在。”

    宇文智及听着杨广召自己,满心激动,慌忙起身离开坐席,来到大殿中跪伏在地。

    杨广又看向了杨倓,“仁安。”

    杨倓随之站起了身,“臣在。”

    杨广说道:“仁安,智及之前与你突围的过程,朕已是有过了解了,智及也是向朕主动请过罪,朕也了解到,他与你的意见不合,其实也是有着良苦用心。”

    良苦用心?

    杨倓淡然的看了一眼跪在殿中的宇文智及,不解的向杨广道:“臣愚钝,还请陛下赐示。”

    杨广点了点头,“智及率领兵马率先突围,留你在后,其实也是为你们的突围谋取出路。”

    “他已知道突厥有伏兵埋伏在你们前方,但当时你们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没有退路。”

    “但若你们全部兵马一起突围,必会被突厥伏兵歼灭。”

    “因此,他不得不选择僭越,率先带领一支兵马突围。”

    说到这里,杨广的声色中颇为感叹,仿佛被宇文智及的良苦用心所感动,“他这般率兵先行去突围,则是为了吸引突厥伏兵。”

    “如此一来,伏兵便只注意了他们,后面的你们便有了机会冲杀出去。”

    杨倓心中叹了一声。

    以宇文智及的行为,罪当处死。

    可杨广的这番话,却让理当受死罪的宇文智及,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功臣。

    杨广是真昏聩了吗?

    这样荒谬的解释也会深信不疑。

    “仁安,你万勿为此事误解了智及。”杨广语重心长道。

    这般由杨广说出这件事,这已经给宇文智及定下了功臣。

    已经代表了圣意。

    杨倓还能反驳吗?

    不能。

    “臣明白了。”杨倓不得不装作悉心受教又恍然大悟的模样。

    他虽是有心想杀宇文智及,可惜,现在的他羽翼未丰,动不了宇文智及。

    而杨广这般亲自来解释这件事,也显现着杨广对宇文家的宠信,在羽翼未之前,他也只能忍着,“乖巧”的听杨广的。

    杨广见杨倓如此受教的模样,大为高兴,如同尽在自己掌控。

    他看向了跪在殿中的宇文智及,“宇文智及,昔年你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朕将你贬为了奴,实不该再赦免你。”

    “但你突围时舍己为燕王争取到了生机,促成了燕王安然突围出去。”

    “这也就促成了燕王带领着大军回到雁门勤王,由此你立下了大功。”

    “朕赦免你,解除奴籍,恢复爵位,濮阳郡公。”

    “谢陛下圣恩!”宇文智及激动若狂,跪伏在地回应的声音都在发颤。

    “你且退下吧。”

    “臣遵旨。”

    待得宇文智及起身退下之后,杨广又叫出了另一个名字,“宇文化及。”

    “奴在。”

    宇文化及听着杨广召自己,心中虽是激动万分,但是他隐藏的很好,他的神情中并没有流露内心的激动,反而呈现出诚惶诚恐的模样。

    宇文化及诚惶诚恐的来到大殿中,跪伏在地,又谨小慎微的以头触地。

    杨广道:“将头抬起来。”

    “奴,遵旨。”宇文化及这才小心翼翼的将头抬了起来。

    杨广对待宇文化及,明显的又不同了,神态更加的亲和。

    他亲和说道:“宇文化及,朕将你贬为奴的这几年时间,你不仅已知悔改,还知耻而后勇,对朕的忠心更胜从前。”

    “雁门城的守卫一战,你以命护卫朕,对朕的坚贞忠臣,由此可鉴。”

    “你没有辜负朕对你的厚望,朕没有看错你。”

    “陛下,奴之性命由陛下所赐,护卫陛下是奴一生的使命,奴岂敢忘?”宇文化及声泪俱下,仿如这真是他的使命。

    “好好好……”

    杨广高兴的连连说了三个好字。

    “你护卫朕有大功,从即日起,解除你的奴籍,恢复你的官位,太仆少卿。”

    “谢陛下圣恩!”宇文化及声泪俱下,连连的向着杨广磕头,以示感激圣恩。

    杨倓静默的看着这一切。

    宇文智及与宇文化及,皆已经解除了奴籍,恢复了原来的官爵。

    杨广这般当众宣布这两件事,且亲自将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的功劳说出来,是在向众大臣显示,宇文家的地位不可动摇。

    更像是在向大家诏告,宇文家乃是大隋的支柱。

    杨广对宇文家的信任,深信不疑。

    杨倓看了一眼仿如所有事都在掌控中的杨广,心中低叹了一声。

    若杨广将来知道,他深信不疑的这两人,却是最险恶的反贼,不知会有什么感想。

    宴会大殿中,还有一人对杨广当众宣布这两件事而感到很惊讶。

    此人便是没有人注意的李世民。

    李世民对宇文化及与宇文智及有过了解,在他的了解中,这两人的为人皆是凶残阴险,贪婪又骄横,更不循法度。

    被贬的原因,更是违反隋廷禁令,肆无忌惮的与突厥交市,这无疑就是在助突厥变强。

    这样的祸害,早就应该砍了。

    然而,让李世民没想到的是,杨广不仅没有砍了这二人,现在居然还要继续重用宠信。

    “杨广已经如此昏聩了么?”李世民对杨广失望透顶,心中喃喃自语。

    杨广浑然不觉自己宣布的这两件事,在杨倓与李世民的心中,产生了不可挽回的情绪。

    杨广此刻看向了杨倓,“仁安,左光禄大夫与张通守,已经向朕呈过奏疏了,朕看到奏疏内容时,大为动容。”

    “朕没有料到,你的武略,竟是如此卓越。”

    “整个作战策略,竟是皆由你提出。”

    “以一万五千兵马,虚张声势制造出数万大军的浩大声势,迫使俟利弗设不敢轻举妄动,一步步受制于你的计策,到最后更是因你的计策,被迫退兵。”

    “但最为让朕动容的是……”

    杨广说到这里时,他的神情中罕见的泛起了激动之情,“你以五千兵马北上,击溃突厥驻防兵后,当机立断,一鼓作气来到雁门,威慑住了突厥大军。”

    “之后你再巧施妙计,以三千兵马,化为奇兵,火烧突厥连营,一举让突厥十万大军大退兵。”

    “这等卓越的武略,何人能及?”

    听完这些话,大殿中的所有人,无一不是看向了杨倓。

    每个人心中的震惊,皆是泛起在了神情中。

    裴仁基与裴行俨这对父子,虽是之前已经从张须陀口中得知了,始毕可汗的退兵,是因为杨倓的计策。

    但他们现在才知道,逼退崞县突厥大军的计策,竟也是出自杨倓之手。

    父子俩皆是震惊的看着杨倓,这位少年燕王,不能与以前一样看待了。

    涿郡留守薛世雄,甚至有些难以置信,之前他听杨义臣说起始毕可汗的退兵是因杨倓之计时,他还质疑,并没有相信。

    如今听到杨广亲口说出来,那等震惊,难以言喻。

    “少年燕王,武略已到如此精深不可测了么?”薛世雄心中震动至极。

    萧瑀震惊的同时,内心为之激动,更加坚定以后要辅佐这位少年燕王。

    苏威、裴世矩等一众重臣,个个心思转动,看向杨倓的目光有所变化。

    连宇文述父子三人,在听完杨广说的这些话后,都难以再保持内心的镇定,惊异的看着杨倓,神情在瞬息间千变万化。

    李世民心中的震动强过在场的任何人。

    他惊异的看着大殿之中,挺拔站立着的那位少年,少年身形昂藏,气宇不凡,在所有人的注视中,在大隋天子的夸赞中,却依然平静,没有一丝骄傲的模样,这样的少年,是可以战胜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