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火红年代之傻柱是个好人 » 第0063章 为雨水折腾

第0063章 为雨水折腾

    何雨柱把易贾两家勾连之事丢到脑后,点算着正房里的家具,看看哪件合适搬到耳房去给妹妹用。

    五斗橱,两只樟木箱,一张方桌,两张椅子,一只条凳,还有一只放在床上的条柜,正房里的家具也就如此。

    “雨水,这几件家具,哪件你用的上?”何雨柱不愿费这个脑筋,直接把决定权交给妹妹。

    正在床上看杂志的何雨水抬头望望哥哥,眼睛里已经有了哀怨之色,“哥,怎么快就要把我赶到耳房去呀。”

    刚走出父亲何大清逃家一事的阴霾,有了哥哥的陪伴跟依靠,心神刚安稳不久的何雨水,听到哥哥要把自己赶到耳房去,她感觉很委屈。

    “雨水,不是的,哥不是这样想的,你年纪大了,是个大姑娘,老是跟哥哥一个屋,院里会有人说闲话的。”

    “嗯,”何雨水的眼睛里已经有了泪光。

    “不是现在马上要你搬过去,耳房不是修了火炕嘛,哥得弄点家具把你那屋给装扮上呀。”

    “今天,你在旧货市场也看到了,那些箱子、柜子什么的,真的很贵呀!哥没那么多的钱呀!这才想着从这屋里匀几件到耳房的。”

    何雨柱瞅着妹妹那可怜兮兮的样子,上前一把抱住她,“别伤心,哥不会不要你的,哥会管你一辈子的。”

    何雨水伸出双手抱住哥哥的腰,静静地待了一会,雨水才松开自己的双手。

    何雨柱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坐到床边,面对着妹妹,“雨水呀,咱俩不能再像这一阵子那样花钱了。”

    “哥刚算了一下,盘火炕,改灶屋,还有加固门窗,已经花掉一百多万(一百多块)了,就这,还没算煤炉钱哪。何大清留下来的钱没剩多少啦,今天给你买的那三样东西就花了十万(十块)呀。

    妹妹,你算一下,咱俩每月买米面就得十五万(十五块)吧,还得吃菜吧。你那屋不得准备褥子跟棉被呀,冬天一条厚棉被,夏天一条薄棉被,还得要两条床单吧。你算算这就得多少钱?”

    “哥,我不要做新的,把原来旧的拆了,找个弹棉花的弹一遍就行。”

    “哥也这样想过,不过,你看到哥这屋的被褥吗,太薄了,有的地方都被掏空了。哥想着,给伱做新的,旧的拆了,掏出来的棉花跟这屋的被褥混在一起,找个弹棉花的弹一弹,变旧为新嘛。”

    “哦,”

    何雨柱用手指轻轻地刮了一下妹妹的鼻子,“别哦了,赶快帮哥看看,你想想要木箱还是要条柜。”

    和何雨水看看放在地上的樟木箱,又看看床边的条柜,她的脸上有些难为情。

    何雨柱看出妹妹的想法,她是想要条柜,把条柜放到耳房火炕的一头,既可以放自己的衣服,也可以把叠好的被子放到条柜上,屋子也好收拾多了。

    “妹妹,这個条柜搬到耳房给你用,你现在要帮着哥哥,把里面的东西归置一下。”

    “好呀,我帮你干。”何雨水愉快地答应了。

    何大清有钱的那会儿,还真给家里添置了不少东西。原来家里只有两只樟木箱,条柜跟五斗橱都是何大清后来买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从东单大地弄回来的。

    妹妹何雨水掏出条柜里的东西摆到床上,分门别类地叠好摆好,而何雨柱开始一个抽屉一个抽屉地整理起五斗橱来,好腾出地方把原先摆放在条柜里的东西放进去。

    破家值万贯,诚不我欺。

    何雨柱瞅着床上那一大堆东西犯愁了,这都是什么东西呀。

    手锤,这可是好东西;框锯,何大清还弄到这个东西,锯条断了,麻绳折了,只剩个工字架,先放一边,有空收拾收拾;做鞋底的锥子,还有墨斗,这可是好东西;咦,还有把杆秤,秤砣哪,在这里。

    哟嗬,何大清还真能往家里划拉这么多好东西,有时间整理一下,坏的修一下,都是好东西呀。有空得去木工组瞅瞅木工师傅干活的手艺,自己得学一点,到时家里修修补补的活自己就能干。

    实际上当时的人呀,还真舍不得把坏了的东西扔掉,修修不是还能用嘛,修理要钱?那就先放着,什么时候需要了再说。

    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是这样,直到现在还有不少老人都有这种习惯,还有的专门在小区内外转悠着把能用的东西捡回家,这都是过惯了穷日子而养成的习性。

    折腾了好一阵子,终于把条柜里的东西都归置到位啦。何雨柱看着空出来的床铺才算松了一口气,又瞅见脏兮兮的床铺就皱了眉。

    “妹妹,你去端盆水找块抹布,把床铺给擦干净。哥把条柜搬到院里清理一下。”

    何雨柱把条柜从屋里搬到院里的空地上,清理掉条柜里面的灰尘跟渣子,把条柜搬到檐下的廊道内,找块抹布把条柜的里里外外都擦干净。

    看着焕然一新的条柜,何雨柱露出满意的笑容,拿钥匙打开耳房,条柜被放到火炕尽头靠墙的位置上。

    放好条柜后,何雨柱退后几步看了一下,总觉得哪个地方有点不对,他又换了几个位置看去,还是有点别扭。

    啊,想起来了,何雨柱一拍脑袋,墙上没有糊纸。

    最常用的糊墙纸就是报纸,这是普通人能弄到或能买到的。许多人为了糊墙还专门到废品收购站去买成摞的废报纸。

    糊墙很有讲究的,要先扫尘,然后煮浆糊,贴的时候还要吊线,保证报纸不能贴歪了,当然最好不用有照片的报纸,而且糊墙要从地面一直糊到屋顶,把天花板都糊上才舒心。

    不过,糊墙还没流行开来,何雨柱忖度着要不要这样做。

    五一年,大多数人知道报纸的,但没几个人能看,都是不识几个大字的粗汉。

    现在报纸的发行量并不高,差不多都是各单位在订阅,私人也有订阅的,但那都是有钱人跟读书人,穷哈哈可不懂这个。

    至于废报纸去了哪里?呵呵,生火跟大号的居多,差不多一直到八十年代跟九十年代都这样。

    有些城市在八十年代开始搞集中供暖,不用自己生炉子了,也就不需要旧报纸了;后来卫生纸越来越多,千禧年前后的那阵子,一提质量很好的大牌子卫生纸才十元钱,于是,大号也不需要旧报纸了;再后来,网络发达了,报纸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开始消失了。

    但在五一年,贫苦人家可找不到那么多的报纸来糊墙。

    明天上班去厂里问问,看报纸都放在哪个科室里,看过的旧报纸都怎么处理的,自己也可以花个买废品的钱把旧报纸买回来。

    这样,自己能读读报纸,了解些情况跟时局动向,凑够足够把耳房的墙面都糊满的旧报纸。若是多了,自己那屋也可以糊。

    从墙面的最下边一直糊到天棚,连天棚都糊满,一张挨着一张,那多有气势呀!

    何雨柱拍拍手走出耳房,锁好门回到正房,雨水已经把屋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又到了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时间过得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