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四十二章:意义

第四十二章:意义

    因此,颁奖会结束,蹄花同志就被与会的记者们团团围住,长枪短炮凑他跟前,噼噼啪啪问个不停。

    这人生活困苦,却不堕青云之志,业余艰苦创作。

    处女作就拿到国家级大奖,堪称奇迹。

    新闻嘛,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蹄花太有报道价值了,必须大大地宣传。

    蹄花没想到自己会成为采访的焦点,手里捧着一张奖状,一本证书,局促得不知如何是好。

    唐均一笑,忙招呼谢桦和其他几位诗人:“走,吃饭去,这家宾馆的伙食我非常喜欢。”

    此次大奖赛的特等奖给了一首长诗,获奖者是位中年诗人,叫廖敬伟,成名已久。

    他的诗是现实题材,又是工业题材,获特等奖实至名归,也符合政治正确。

    长诗很长,一百多行,老叶拿了上千稿费,再加上奖金,嫉妒死人。

    特等奖下面所有作品都给了朦胧诗,都是青年诗人,星星诗刊一向提携年轻作家,提携朦胧诗。

    一等奖给的是朦胧诗派中刚起来的扛鼎人物欧阳江河,他也是四川老表,如今在京城高校做讲师,很有才华的一个年轻人。

    听人说,欧阳刚出道的时候笔名叫江河,结果和朦胧诗人江河撞了名,只得改成现在这个,很郁闷的一件事情。

    唐均对现代诗半点兴趣也无,在座各位的作品他都没读过。

    而谢桦又被众人众星捧月,他只得默默坐一边喝酒吃菜。

    蹄花大爷被记者纠缠了半天,完美错过午饭,只得用残羹冷炙胡乱对付了事。

    下午是专家学者们讲课时间,先是《诗刊》社主编刘甚秋老师讲现在的各大诗歌流派,然后是《星星》总编白航老先生讲朦胧诗创作的几个要点,最后是李泽厚老师讲《美学》。

    蹄花同志听得很认真,笔记本都抄满了。唐均依旧毫无兴趣,诗歌,不管你是朦胧诗还是后面的后现代诗,有一个算一个,在未来的世界里都会败给越来越多的,新型娱乐方式。比如电视机、录像机,港台录影带。然后是2G、3G、4G网络,变成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事物。

    至于小说,还可以成为影视的上游产业,提供原材料。

    当然,唐均可不是那种泼冷水的人,他也不会干这个得罪圈子里所有人的事,对自己没好处的事那是万万做不得的。

    唐均同学就和谢桦继续上午的谈话。

    自古以来,文学界美女都是稀缺事物。

    因为创作是一件苦差事,需要大量阅读和大量练习,还得勤于思考,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

    一个作家,你要耐得住烦,耐得住寂寞。

    而一个美女,从小到大,都会被捧着哄着,有着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很多东西,不用费劲就能轻易获得,自然不用走文学创作这条淘汰率极高的独木桥。

    像谢桦这种大美女,简直就是明灯,很自然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唐均一个七十岁的老头,被后世的信息轰炸了二十多年,早对美女免疫。

    但二妹的事情实在太要紧,他还是厚着脸皮挤到谢桦身边。

    谢桦想了想说:“数理化这三科要想学好,其实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首先是记背,公式你要背下来吧,然后再看看题目该用那个公式去解。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老师在出卷子的时候,通常会设几个陷阱,让你下意识选择错误的公式,这考验的是考生的分辨力。但这个能力要想提高也容易,就是多做题,海量做题。题做得多了,学生拿到一个题目后,心中自然会给题做个归纳,这是什么什么题型,这又是什么什么题型,应该用什么公式,应该怎么去解。只有做得多了,才会具备这种能力,所谓,人不能想象自己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事物。中考的题集我回京城后帮你找找,应该不难,到时候邮寄过来。”

    唐均眼睛大亮:“阿弥陀佛,救苦救难的谢桦谢菩萨,到时候我给你寄四川点心。”

    谢桦掩嘴轻笑:“好啊好啊。”

    唐均感慨:“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就是听老师的话,按时完成课后作业。中考的时候,直接一通瞎蒙,乱拳乱打,怎么考上的都是一本糊涂账。”

    谢桦建议:“说到老师,其实老师还是很重要的。就我刚才所说,如果有个好老师提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在学生心目中建立一个体系,而不是靠自己去归纳去悟。”

    唐均说道:“你是北师大毕业的,又在师大附中教书,你不就是位良师。要不这样,我二妹学习上遇到什么难题,让她写信请教你。哎,写信太不方便了,哎。”

    这年头交通实在不方便,从四川写信去BJ,路上就得走好几天,太浪费时间。

    谢桦迟疑:“其实,我并不是附中老师,不能误人子弟……让唐均您失望了。”

    唐均不解:“怎么了?”

    谢桦面上忽然带着忧郁,这事横亘在心中已经好几个月,就好像一颗炸弹,即将爆发。

    唐均这人天生就有一种特有的亲和力,每次见到他就好像看到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什么话都愿意说。

    而且,唐均也有一种让人倾吐的欲望。

    谢桦就把自己和顾成的恋情,以及父母强力反对,还有自己要去阿尔金山下一座小县城和恋人一起办刊物,寻找文学理想和爹娘再起激烈冲突,至今没有去学校报到的事情一一道来。

    唐均听得心里叫了一声:“我靠!”

    暗自吐槽:“你好好的北师大附中的老师不要,好好的BJ户口不要,去一个偏远小县城追求文学梦想?姐姐,你晓不晓得三十年后BJ户口BJ房子值得多少钱?有了BJ户口才能买BJ的房子,现在入手,好的地段才几百块一平方米,到二十一世纪,就是十多万。北师大附中是什么单位,金不金饭碗咱先别说,像这种全国重点中学的老师,还是数理化老师,只要你愿意,将来办个补习班,每节课怎么也得五六百块钱。收他十几个学生,每月小几十万赚着,那是何等的爽歪歪。文学,文学的最终目的是稿费和版权改编,最终目的是财务自由。姐姐你去乡下偏僻地方,想干什么,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