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四十七章:突出

第四十七章:突出

    谢桦那边阅完卷寄回来,唐宁做得很不理想。

    语文六十六,作文还好,大作文二十分得了十四,小作文十分,那里六分。

    丢分的地方主要是基础题,基础有点差。

    数学三十一点五,物理四十六。

    化学五十九,差一分及格。

    政治七十,勉强过关。

    唐均算了一下,总分二百七十点五分,距离高中分数线差老远,更别说中专。

    一口逆血几乎吐出来,闷在那里半天不说话。

    唐德文不以为然,道:“考得差又怎么样,女子无才便是德。”

    唐均红了眼睛:“你懂什么?”

    唐德文大怒:“儿子还教训起老子,唐均你皮痒了。咱们就是普通人家,娃娃不能读书又怎么样,天底下读书成绩不好的人多了,人家就不活了?”

    抬手欲打。

    唐均猛一拍桌子,饭碗和筷子都摔地上。

    腾一声站起来,目光炯炯看着父亲,毫不畏惧:“你懂什么?”

    “造反了,造反了……”唐德文哆嗦着声音。

    这是唐均重生后第一次跟父亲发生争执,也不知道怎么的,唐德文看到他雪亮的目光,忽然有点惧了。

    唐宁吓坏了:“别打了,别打了,哥哥,我一定好好学习,我一定好好学习,我现在就做题。”

    说着就手忙脚乱地打开书包。

    她被吓坏了。

    老唐在院子里抽了半天闷烟,吃晚饭的时候,说道:“小宁如果真读不了书,过两年我就办个退休,让她十六岁的时候接班。”

    许梦娟有些心痛:“德文,你是壮劳力,工资高,家里全靠你,还是让我退休吧。”

    唐均摇摇头:“这就不是接班不接班的问题,这涉及到小宁未来的人生,你们不懂,我也懒得跟你们说。小宁,你的时间不多了。听哥的,只要学不死,就给我往死里学。”

    唐宁忙点头:“我学,我学。”

    当天晚上,唐家的灯十二点才熄,唐宁在复习功课。

    接下来几天也是如此。

    一周后,唐宁在子弟校的期末考试成绩下来了。

    语文八十九。

    数学七十三。

    物理七十六。

    化学六十六。

    政治九十二。

    唐均眼珠子都掉地上。

    总成绩这都快四百分了。

    好奇怪。

    随即一想,他立即明白这是什么原因,谢桦的卷子和厂子弟校的卷子难度不一样。

    BJ全国重点中学是什么难度,砖瓦厂子弟校的考试是什么难度,能比吗?

    打个比方,BJ市的中考如果是华山论剑,子弟校的考试就是血战黄河四鬼,能比吗?

    说不好听的,砖瓦厂子弟校的老师都是混日子的,误人子弟啊!

    如果让谢桦继续指导小宁,明年的中考,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可惜的是,双方隔得实在太远,寄信都需要四五天,一来一往太耽误工夫。

    罢了,尽人事,听天命吧。

    “小宁,抓紧寒假这一个月,好好读书,好好刷题。有弄不懂的题,就写信请教谢阿姨。”唐均把几张邮票和几个信封递过去:“信写好,我帮你进城去寄。”

    “好的,哥,我听你的。”唐宁不住点头。

    她确实被哥哥吓坏了,朦胧中有种感觉,好像未来的中考真的对自己很重要,比一切都重要。

    当下就静下心来,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背书、刷题,刷题,背书。

    早晚天气还有点冷,小丫头手脚都长了冻疮。

    不住跺脚,不住搓手。

    唐德文看到女儿洗脚的时候,脚趾都肿了,心疼,正要张嘴。

    唐均看了他一眼:“慈母多败儿,你心疼她就是害了她。”

    许梦娟横了儿子一眼:“小均,别扯妈妈头上来。”

    许梦娟是个标准的家庭妇女,只负责一家老小吃饭,别的都不管,也不懂。

    唐德文恨恨道:“唐均,别以为你是干部就能管着老子,在这屋里我是你爹,何况你还是个假干部。”

    唐均梗着脖子:“假干部也是干部,代表的是组织。唐德文同志,我希望在唐宁同学的教育问题上,你不要拖后腿。”

    唐均现在是干部了,不,是以工代干,将来很有可能解决干部指标。

    所谓以工代干,就是一家厂矿一个单位,因为干部数量不足,从工人中抽调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人,充实进干部队伍。

    但因为没有编制,依旧是工人身份。

    事情是这样,上星期,唐均照例去工会上班,打算在图书室里看一天书,摸一天鱼。

    工会主席邵舵爷就把他叫了过去:“唐均你现在已经是知名的作家,尤其是在拿了星星诗刊的大奖后,更是我县的骄傲。你的能力是突出的,贡献是突出的,道德修养也是突出的。”

    唐均和邵舵爷混得熟,私人交情也好,就忍不住笑道:“我腰椎间盘也突出。”

    邵舵爷唾了他一口:“去去去,少嬉皮笑脸,说正事呢!”

    才说起正事:“我年纪大了,工会这地方除了七大姑就是八大姨,工作能力差不说,一个个还都不干事,急需补充领导管理人员。鉴于你现在已经是全国知名作家,是我厂的骄傲,经县里研究决定,让你以工代干。”

    说完,又加了一句:“小均,入个党吧。”

    唐均心中狂喜,倒不是因为升官,这年头当干部待遇低,也没什么搞头,哪比得上自己随便写几笔的稿费来得爽利,还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但做了干部,将来转制的时候就是公务员,体制内人员,一辈子不用为人生发愁,不答应才傻呢?

    是的,厂子在九十年代会破产,工人会下岗。

    但厂里的领导因为是国家干部,顺利转为公务员,调走了,丝毫不受时代风暴的影响。

    唐均连忙点头:“入入入,舵爷你当我介绍人好不好?对了,我现在以工代干,什么时候能转正啊?代字实在不好听。邵陀爷,你是我的亲哥,指点指点你亲弟弟。”

    砖瓦厂正式的干部编制有二十一人好像,书记、厂长、副书记,三个副厂长、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另外还有十几个一般干部。

    八十年代要等到中期以后才有招干考试,现在干部的提拔都比较自由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