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 第五十五章:奈何

第五十五章:奈何

    正在这个时候,谢桦来信了。

    信的内容还是关于唐宁学习的事。

    唐宁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错,唐均挺高兴,把卷子寄给谢桦,感谢她对二妹的指导,另外请谢老师看看她的卷子,尤其是数理化上,还有什么地方需要加强。

    唐均就是个写文的,一看到数字就头疼,实在帮不上忙,只能在旁边干着急。

    谢桦看完卷子后,回信说:“小妹的悟性很好,上次给她讲的几个要点,她都加强了,体现在期末考试的卷子里面。但是,她的基础打得不是太好,也不成系统。四川去年的统考试卷我看过,以小小的程度,中专基本没有可能,努力一把或许够得上高中录取线。”

    谢桦叮嘱:“小均,我的朋友,看得出来你是真的关心小小的学习和前程,并愿意付出一切。这是对的,小孩子的学习做家长的应该早干预,而不是放任自流。京城现在的家长不知道多操心孩子的学习,我跟你说吧,就在这个寒假,已经有家长拿钱请我给她的孩子补习功课。补课是不可以的,做为老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乃是本职工作。如果能够看到学生们的成绩得到提高,我很有成就感,很高兴,单独补课就没必要了,毕竟我还有自己的事,我也在搞创作。祝小小来年学习进步,请继续加油。”

    信末,谢桦感叹:“其实,上个月我就有个想法,看你能不能带小小来京城住一个寒假,我给她补补课,咱们也能聚聚,京城文学界很多朋友想要认识你。但年前我的母亲在穿越一片工地的时候,脚给铁丝扎了,肿得老高。我照顾她很长一段时间,实在没空。”

    看完信,唐均又看了看旁边正在写作业刷题的妹妹,心里堵得慌。

    妹妹唐宁本是个聪明伶俐的人,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并能举一反三。

    而且,她读书异常刻苦,骨子里有一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做到最好,不然我不是白费功夫了吗?”

    她这个寒假除了三十晚上休息了一天,每天都是在背书刷题,刷题背书中度过。

    可这没有什么用处。

    按照谢桦信中的说法,小小的基础太差,而且因为小地方师资力量差的缘故,教者不得其法,学生浑浑噩噩,属实是一个乱教一个乱学,到现在她还没有在心目中建立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

    用来对付厂子弟校的期末考试没问题,但上了中考统考考场却是要糟糕的。

    没错,谢桦是写信指导唐宁,但这年代通讯条件实在太差,从京城到西南地区的信,路上就要走五六天,起不了多大作用,怎么也比不上名师面对面耳提面命。

    唐宁问道:“哥,是不是谢老师给我的信?”

    唐均微微一笑说道:“是给我的,你不用看。谢老师说,本来打算邀请你去京城玩的,但她母亲在穿越工地的时候脚被铁丝扎了,要照顾病人,只能暑假的时候再约。”

    唐宁一脸遗憾:“我好想好想见到谢老师,好吧,等到暑假的时候,我就去找谢老师,让她给我补课,补数学,补物理,补化学。对了,谢老师不是个作家吗,干脆让她给我把语文一起补了。哥,你会给我旅费吗,感觉要花好多钱。”

    “再多钱哥也送你去,只要你肯学,再说,哥是大作家,有的是钱,也不差这三瓜两枣。”唐均顺手抓了二妹的两条小辫子,心中疼得要命。

    按照谢桦信中的说法,二妹今年中考,别说中专,就连高中也没有希望,只能辍学回家。

    小小年纪不读书了,可怎么是好?

    晚上,唐均躺在地铺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既是自责又是丧气:“唐均啊唐均,无论你如何努力,都不能改变家里人未来的命运吗?你这次重生还有什么意义?可惜谢桦的母亲脚被扎了,不然寒假在谢桦那里突击补习一个月,或许抢救一下。”

    天不遂人意,奈何!

    “哎,二妹考不上就考不上吧,还是抓紧时间写部小说从今古传奇那里弄点钱。”

    未来都需要钱,这大概是目前唯一能做的事。

    那么,问题又回到原点,该写什么呢?

    “穿越……穿越……嘿,谢桦的母亲穿越工地被扎了脚,我本身就是个穿越者,那为什么不写本穿越类武侠小说呢?”

    不不不,不是写,是抄。

    《寻秦记》。

    唐均霍一声跳起来,飞快穿好衣服,披上军大衣,开门出去。

    唐宁揉着眼睛:“哥,你要去哪里?”

    “工会办公室,哥要创作。”

    后人提到八十年代通俗文学,总会说八十年代是武侠小说的时代。

    其实,武侠小说在这个时代已经式微,金庸先生七二年就封笔了,古龙早已经完成了他所有的代表作,并于八五年九月去世。

    梁羽生先生移民澳洲做寓公。

    金古梁都不写了。

    在这一时期,港台通俗文化流行的是以龙虎门为代表的漫画,是琼瑶女士的言情小说。

    国内因为是个相对封闭的世界,到八十年代中武侠文化才传入国内,相比起港台,已经慢了十年。

    《寻秦记》的作者是黄易,黄先生在一九八六年才开始文学创作。

    刚开始写的是《月魔》,然后是《破碎虚空》,再然后才是他的代表作《寻秦记》。

    其实说寻秦记是他的代表作并不准确,读者公认的代表作应该是《大唐双龙传》和《翻云覆雨》。

    黄先生的写作手法,题材选择在后来深刻地影响到一大批网络写手,说他是网络武侠仙侠小说的鼻祖实至名归。

    又有人将他的文学成就归类于新武侠小说,将他排名在金庸古龙梁羽生之后,称之为金古梁黄。

    至于和黄易先生同时代的温瑞安先生,小说是挺不错的,但后来有点走火入魔,自然是稍逊风骚。

    唐均之所以选择抄《寻秦记》,第一个原因是,在这个时代,武侠小说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品;第二,寻秦记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