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换个赛道重新活 » 第4章扩大规模

第4章扩大规模

    三人吃过饭,又看了会书,时间来到下午两点半,三人开始了今天的麻小准备工作,到了四点半,两大盆约70斤麻小制作完成,三人又跟昨天一样,马千里蹬三轮,楚江驮着苏戚向古城墙走去。

    等到了位置,今天都不用再吆喝,楚江用硬纸板写了两行字“麻辣小龙虾,一元一只,满十元送一只”,待小方桌支起来,不少人就主动过来买了。买的少的用小盆,买的多的用大盆,有的一桌直接要五十块钱的,则是55只,满满一大盆,再浇上些汤汁,保温又保味。

    楚江让马千里、苏戚在这摆摊,他则用木托盘端着几小盆麻小往昨天没到的地方去售卖,重点则是跟大排档老板打交道,若是老板过来拿货,每只小龙虾给他提成一毛钱,若顾客自己过来购买,则没有提成。

    一个小时的时间,楚江基本上把所有大排档都走了一遍,然后回来跟马千里一块给各家送货。

    因为今天比昨天多了快一倍,所以,基本上用了接近一个半小时,两大盆小龙虾又是售罄了,后面还有不少想买的,也都买不到了。

    三人回家,楚江简单拢拢帐,今天买了660块,加上昨天的165,总共825元。他俩两天每人给六十,共计一百二,锅碗瓢盆花了小两百,各种调料药材小三百,今天全部回本不说,还剩两百多。

    对于千里和苏戚,不是不愿多给他俩钱,而是楚江要攒第一桶金,再说干这些活给三十在当下也绝对不少了,斗米仇升米恩的道理应该都懂。楚江以后会带着他不仅赚钱,而且会学业事业双丰收,只要愿意努力,就肯定能实现,毕竟楚江有了重生的信息差。

    “今天接近70斤,却还是显得不够,明天咱俩早起会儿,因为白天一热小龙虾都钻到洞里猫着去了。再不行咱俩就得起早擦着黑就带着头灯去抓了,照着一百斤目标使劲,若是多了,也不怕,小龙虾养个一两天也没事,你俩看怎样?”

    “我看行,那明天一早开始?”马千里问道

    “开始啥呀,咱也没有头灯呀,明天咱来早起会儿,天亮就开始抓,抓到九点之前,看能抓多少,上午抓完虾子泡上就去买头灯。”

    “不用买,我家里正好有两个头灯,我明天一早拿过来。”马千里说道。

    “嗯,那正好,就这么定了?”

    “哎?我发觉江哥好像变勤快了哎,我更没问题了呀,反正我又不去抓虾,嘿嘿。”这很苏戚。

    “对了千里,你去问下你爸妈,愿不愿意过来跟咱干,一样也是每天三十,这样肥水不流外人田,他们也增加点收入。”

    “好的江哥,待会儿我就回去问问,我觉得他们肯定愿意,总比收破烂去轻松,赚的钱还多些吧。”马千里说道。

    “好,一会儿你就先回去跟他们说吧,要是愿意的话明天一早就让他俩直接去找个地儿去抓,那咱就先不找别人了,咱俩明早也再抓一天,同时看看叔叔婶婶一天能抓多少过来。”

    “好,我现在就先回去趟。”说完,马千里就先骑车回去了。

    “江哥,咱们是不是也开发下西南角那些个大排档?这样咱们还能多卖些。另外,伯父伯母,每天晚上都九十点钟回来,不行让他们跟咱们做小龙虾得了,免得那么辛苦。平常你吃饭也能准时准点些。”

    嘿,楚江猛地一拍脑袋,自己怎么没想到?确实是,前世楚江工作没几年,父亲就患了癌症去世,要说跟之前的涂料厂工作没有关系也不尽然,那就让他回来吧,以后也别在那干了,宁可先赚的少点,至少不伤身体呀。再说卖麻小,只干干这一季,比他干一年的涂料厂赚的还多得多,而且调料制作秘方交给他正好,就不用在保密了,以前的惯性思维里,只是想着将来自己赚钱了,就让父母歇着,啥也不干了,没想到,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营生,可能他们更快乐。

    楚江转过头去,双手捧起苏戚的小脸,猛地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真聪明,我的小七儿,谢谢你提醒我。”

    楚江不经意间的动作,却把苏戚闹得满脸通红,呐呐的嘀咕,“江哥,说就说嘛,怎么还动手动嘴的!”

    “嘀咕啥呢?别想美事啊。”楚江瞅了她一眼。

    “没,没啥,嘻嘻。”苏戚目光转向别处。

    “好了,你回去睡觉吧,我等会儿我爸,估计一会儿也该回来了。”

    “嗯,拜拜,江哥!”

    苏戚说完,出门左转进了自家院子,留下楚江一个人,写着作业等着家人。

    约摸九点半左右,老爸楚见喜回来了,楚江出了他的小屋,看见老爸正在洗手洗脸,头发上还沾着不少的涂料的粉末。

    “爸呀,跟你商量个事。”

    “咋了?缺钱了?”老爸一边擦脸,一边问道。

    “不是缺钱,是这样,这两天我、千里、小七儿我仨不是抓龙虾卖嘛,发现生意挺好,准备扩大点规模,不过我们仨就顾不过来了,就想着让你先别去涂料厂上班了,我妈也不去腊肉厂了,帮我们一下忙。”

    “帮你们忙,那我们俩不上班啦?你们赚的那仨瓜俩枣还能请得起我们了。”

    “瞧您说的,爸,你猜我今天赚了多少钱?”

    “多少,三十?五十?”

    “我给他俩每人每天开三十,然后除去成本,今天赚了两百,哈哈,是不是很意外?”楚江得意的跟老爸显摆。

    “真的?可以呀小子,今天赚了两百,明天还想扩大?会不会别人吃个新鲜,几天后就卖不动了?还有,会不会过几天别人也开始跟风做起来,然后低价抢你的市场?”老爸说的几个问题还确实存在。

    “没事的爸,第一个问题,整个夏天,这个麻小都不会过时,肯定短时间吃不腻。第二个问题,别人模仿可做不出来我做的这个味道,我可是有秘方的。”

    “是吗?我看看?”

    楚江就把小本子拿了过来,指着纸上的配料,给他老爸一一指出各种调料、中药材的配比以及烹制时的用量。

    “爸,这个秘方做出来的才好吃,不是仅仅放辣椒、麻椒就能出来这个味道的。别人想模仿,一时半会儿绝对比不上咱家的味道,尤其经过对比,吃了咱家的之后,再吃别家的,估计很快就会回过头来买咱家的,哪怕贵点儿。所以,咱们最主要的是把古城内的市场尽快开发出来,让他们吃到咱家的味道,否则就会失去机会。”

    “好吧,你小子说服我了,那我明天上午去趟厂里,跟厂长说下,就先找个借口吧,说腰疼,先休息阵儿。”

    “行的老爸,那明天你请好假,就回来,看我怎么制作,等过两天您再跟我去市场和药店买调料和药材,您把配料秘方掌握好,可不能泄露。不然别人学去咱就没优势了,最好再买个破碎机,把所有调料都打成粉,省的用石磨磨太累。”

    “买什么破碎机,你别管了,我来磨。明天我做,你在旁边说。想当年我当兵的时候,也在炊事班帮过忙的,也有大锅饭的手艺好不好。”楚见喜当年是当了三年义务兵,还学了汽车驾驶手艺,不过因为不愿常年离家,所以退伍后并没有去当货车司机,而是在家门口的集体制涂料厂一干就是这么多年。

    不一会儿,老妈也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了,楚江又把刚才跟老爸的说辞讲了一遍,老妈这个计件的厂子还好些,不去的话自有人顶上。

    晚上马千里没有过来,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楚江就被拍门声吵醒,一骨碌起床后,也没洗漱,两人就顶着头灯,骑着三轮去抓虾去了。

    八点半左右,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两人抓了近百斤,等回到家,发现马千里爸妈也抓了不少虾子正用收破烂的车装着停在了楚江家院里。楚江过去瞅瞅,比他俩抓的只多不少,还是劳动人民更勤劳能干呀。

    这时楚江的爸妈也都请假回来了,四个大人三个孩子就把虾子配料泡好,也才九点左右,楚江让四个大人可以歇会,也可以忙其他事儿,下午两点再开始干活。然后楚江他们三个就进屋继续做作业,复习功课。

    虽然今天的瞎子有两百多斤,但因为加入了四个能干的生力军,所以刷洗、剪头、去虾线反而更快了些,当下午四点半的时候,四大盆虾子已经满满登登的喷香出锅了。于是就地征用了千里家的三轮,所有人一块进程。

    到了东北门,楚江让苏戚跟自己老妈、千里老妈留下,自己则带着千里老爸和自己老爸去了古城西南门,那里也是一处大排档。还是一样的套路,并且还有以前在东北门吃过麻小的食客,所以,市场也很快打开。

    到了七点半左右,虾子就全部卖完了,一行人高高兴兴返回楚江家,收拾好家伙式,千里一家就先回去了,楚见喜把小七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