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龙珠之百世印 » 第三章替骨境

第三章替骨境

    世幻浮沉,经岁流年。

    刘全义不知不觉间已看了女儿逝去的年纪。

    结婚,生子,教儿,老去,陪伴。

    只有陪伴是他最不能说的。

    他没有陪伴自己的女儿,这着实是最大的遗憾。

    然而仙者慢慢,仙路遥遥。

    路外体系说实在的很厉害,他现在已能摧毁星球了。

    当然不是漫长的狂轰滥炸。

    而是催动仙决的秘术。

    龙珠战斗力他还只有五千多,他也并不知道。

    可是修仙手段怎么是龙珠的武道可以判断的呢?

    就算是神明的武学,也不过是一种微末手段罢了。

    李全义敢这么断言。

    嘿嘿的武道身法十分的高妙,可终究也只是武。

    武的最高也只是仙,但仙的至极可是道啊。

    何况怎么说路外体系是将道给穷极。

    只是李全义现在不知道罢了。

    “魔族的世界已经越来越近了,每个世界都有它的阴暗面,道生阴阳,阴阳分晓,属实世界。”

    李全义位于高高的神殿这座无名塔也许在后世才被赋予名字的石柱云端之际。

    “天神,你的实力属实不正常,钻研的武穴,令神明也会感到惊讶。”

    嘿嘿不吝色言语的夸赞着李全义道。

    这些年来李全义钻研的武道硕是的迈步很大。

    他从金庸古龙等谓的武侠小说的穴脉上下手——人体的气劲被他所了解,而且是通透的。

    幻骨可以避免绝大多数物理伤害,只要不涉及虚空。

    这在龙珠世界中是超三层次和魔人级别。

    他在这一年才恰巧的将乌鸦影法·术功的大成宝骨术天地的领法幻骨给炼成了。

    刻印在骨骼之内的玄奥道理比前世整个道教的思想更显复杂。

    是一种繁的道义。

    而前世古人的道德经是一种简的道义。

    两者不同,而后者比前者更难思透,而前者却又琢磨更加难以注释,因为涉及的实在太深。

    凡骨阶段,人体的骨骼还像是正常人的一样,无论是骨骼的精密度,还是其中微观的玄理。

    宏观显示“真实”,微观却有赤裸的将天地的秘密通示出来。

    所以凡是无法内视的修行者并不算一个真正的修行者。

    内视才是修炼的第一步。

    故而静心,内观,静物近道,动物显道。

    铜骨阶段,是将骨骼淬炼得犹如金属硬物一样坚韧不拔,坚硬难摧,是修行替骨境的又一个重要象征。

    替骨物铜,可谓替骨的又一变化。

    琉璃骨阶段,清澈琉璃,润以常物,明白透彻,质如空地,参透虚空。

    这一阶段是悟道的体现,它将会开始参透玄机,将物理印彻进身体骨骼之中,琉璃不碎,似脆实乌。

    到了这个阶段,就开始正式的修炼宝体术了,接下来就是将宝法炼入骨肉,开始替骨,唤脉。

    故而筑基五境的第四个境界是唤脉境。

    宝骨阶段,每一个玄修的功法都是欲炼宝骨,宝骨内修神通,自然变化,可以将神异外显,是法术变化的体现。

    不同的法理,参悟不同的玄机,修炼不同的宝骨。

    宝骨璀璨,即替骨境阶段修行大成。

    而唤脉,则是把法理深入血肉脉搏之中,唤醒基因深处潜藏的秘密,这在龙珠之中可谓是一门难得的法门。

    如果修行者换成赛亚人,可能会变成最原始的野性血脉,成为传说中的始祖赛亚人。

    拥有赛亚人最原始的力量。

    粗浅估计,应该可以将超级赛亚人的力量和超级赛亚人之神的精神结合在一起,试问赛亚人最可怕的极端。

    “幻骨不在,我在,这世间事物在吗?从最微小的原子观察,事物皆不近,事物都同在,事物都不在,薛定谔的猫究极揭示了什么呢?”

    回想起前世科学的著名学说理论,李全义不由出此言论。

    量子力学揭示了什么?这和佛家的经书有得一考。

    单独是金刚经中所揭示的空无色相,就是前世的这样一个理论。

    山是山,水是水。

    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这就像是以下的言论,你还在这里,可是你不在这里,你在不在都不在这里,你不在也在这里。

    这就是所谓的量子纠缠。

    因为宇宙大爆炸。

    虽然宇宙在膨胀,但是我们还是一体。

    这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可是谁又能说我们不是存乎于异呢?

    这些道理,李全义前世并不知道,只是在这一次在这个异世外界修炼了从残破系统中放着的仙法才终于明白。

    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恒道,但总是道。

    一切遵从此理。

    “龙头拳,鱼遇打,三捷跤……”

    龙头拳是根据李全义前世乃龙的传人命名的,这门拳法出式有如潜龙跃渊,翔于云外,仿佛真龙抬头,让人看见恐怖一般。

    异常云云,有大恐怖。

    鱼遇打,取自鱼水交融,整套拳法仿佛打入鱼水,力量触及,便会化却,真仿若,水中矫健浑不破,打入河海何及月。

    镜中花,水里月。

    三捷跤,讲的是“气捷,劲起,接势。”乃是李全义根据武道简化出的最简单的打法。

    往往能攻其一役。

    ……

    “前世种种,也如心魔,常常会领我摔倒,倘若武道,就该登云直上,抛却烦恼,武道云海,仙路迢迢。”

    李全义自一个人在红缘镜前,观看下世烦恼。

    只见镜子中,自己的后人李沫白正弯弓搭箭,以极快远超啸风的速度在天地间转战挪移。

    那是一只巨兽,生携怪力,速度惊人,抬脚晃动间,地动山摇。

    李沫白以掌劲加护在弓箭之上,一箭穿云,外声萧萧。

    只不过眨眼的功夫就射伤了巨兽,在他的体内撕裂一道巨大的伤口,其形若洞。

    “红尘俗往放下修心,道胎扭转历列雷霆。”

    就在这云端之空,本常年白云染染,世静清定的李全义身体闪烁着雷光。

    他替骨之境,已有堪破之机,像如今这般观后人行走生活的事情,他已不少做,但斩定心决,如这样修心参透,再无一丝心痕牵念,却无这般。

    从今以后,再不关注后人。

    缘起缘灭,缘散是空。

    十世夫妻,究是使因果再深牵动,也会散去的吧。

    他心中如是念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