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一捻陈风 » 原味儿牛肉干最好吃

原味儿牛肉干最好吃

    穆鹏的背包里装着从乌兰浩特带回来的两大袋牛肉干,是在特产店买的,很纯正,撕下来的肉都是一丝一丝的。内蒙牛肉干是内蒙古特产,源于蒙古铁骑的战粮,携带方便,有丰富的营养,被誉为“成吉思汗的行军粮”。内蒙牛肉干选用大草原优质无污染新鲜牛肉,结合蒙古传统手工与现代先进工艺制作而成。是居家旅游办公的饮食佳品。内蒙牛肉干是将新鲜的牛肉在自然环境中冷冻,然后在通风环境中悬挂4-5个月,其工艺不但使肉中的水份全无,油份也散掉了,且肉质变得相对松散,香味也凝结得发浓厚。然后浸泡入味后再烤干即成,吃起来口味独特。牛肉干在乌兰浩特随处可见,特产店里都是塑封好的,工厂制作。在外边摆摊的都散着卖,他们都是自己家做的,制作周期会短一些。散装的基本在八十左右,特产店一般在一百三。穆鹏买的是一百二十七一袋,一袋原味的,一袋辣味的。穆鹏和刘志武买的一瓶白酒,两瓶马奶酒,一袋奶片,一袋奶条。白酒归穆宝财所有,其余的都是等到张雨婷来才吃。穆波对牛肉干赞不绝口,她愿意吃原味儿的,辣味的口感差一些。大人都受不了奶片和奶条的味儿,张雨婷倒是很喜欢。她特别喜欢喝马奶酒,酒体散发着浓浓的奶香味,口感较为轻盈圆润,入口时微微泛酸,奶香与酒香融合的恰到好处。她自己偷偷喝了半瓶,脸红扑扑的,有点晕,穆波赶紧让她睡了一觉才好。穆鹏也是第一次吃辣味的牛肉干,觉得远远不如原味好吃,心里想着下次都买原味儿的。穆鹏去到哪儿就会把当地特产带回来,让大家一起尝一尝。上大学时由于兜里钱不多,所以只买的周黑鸭的鸭脖和米酒。周黑鸭的鸭脖以其独特的香辣味道著称,越香越吃,越吃越辣,辣中带香。张雨婷总是辣的不行,不断地喝些水,隔一会儿又继续吃,又喝水。米酒味道很香甜,喝起来感受不到一丝酒味儿,所以张雨婷很喜欢。

    穆鹏回去上班后。电厂进行重要的调整,检修不再由电建公司负责。老员工都随着经理回到呼和浩特总部,再重新分配新地点。辉哥找大舅哥给安排到甲方灰硫专业,从此成为了一名正式职工。之前就找了好些次,他不断和妻子抱怨大舅哥不办事。人在高位就不会轻易管这种小事了,也算是人之常情了。穆鹏和刘志武顺利进入甲方热控班,虽然不是正式工,各方面待遇也上来了。刘志武和对象住在刚刚买的房子里,穆鹏搬到了两人间,里边有电视,有空调,独立卫生间。在主管的安排下,他带人把宿舍的所有监控摄像头安装到位。从布线到安装,只有三个,最后调试是厂家派人过来的。穆鹏这回有独立座位了,配备一台电脑。热控合班后把继电保护也接了过来,有专人负责。穆鹏开始接触DCS,以前都是学的理论,现在可以在工程师站电脑上操作了。增加设备也比较简单,复制一份,重新修改参数即可。热控主管还安排穆鹏参加一级工程师考试,努力把他变成全能选手。集团公司组织的各个电厂的技能比武热继一共选了三个人,其中就有穆鹏一个。他每天基本上就在办公室背题,不用出去处理缺陷。DCS方面请了一位大神,他以前在电科院工作,后来和几个朋友出来单干了。白天他负责教技术,晚上负责喝酒。关班长经常叫上穆鹏和刘志武,还有好几个班组成员,一起陪同这位大神吃饭喝酒。互相之间的关系已然很不错了,所以他总会额外教一些真东西,对于参加技能比武的三个人很是有用。他待了四天后就走了,听说是又买的新房子下来了,回去处理。他在BJ已经有了三套房子,真真的攒下了一大笔家底。

    技能比武马上就要开始了,热控主管带着三个人坐飞机从乌兰浩特飞往呼和浩特。比赛之前,当地电厂的热控主管请了四个人一起吃的饭,随后在安排好的房间休息。第二天,首先进行的是理论知识考试,一张卷子,满分一百分。穆鹏这段时间一直不停的看热控和继保的书,由于内容太多了,所以他把一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部分着重记忆。翻开卷子,基本都很熟悉,没见过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析作答。整场考试下来,穆鹏感觉还是很轻松的。下午来到了第二场比赛,DCS实操。穆鹏之前练习的是水位自动控制系统,可以说考到这方面完全可以应付。不成想总是事与愿违,比赛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做水位自动控制系统,一部分做起保停按钮,穆鹏抽到后者。瞬间大脑短路,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最后也只能等待时间流逝直到结束。所以穆鹏心里想,如果只为考试去考试,你永远都做不好。如果考试只是你学习的一个瞬间,那么你将学到很多东西。回去后,他告诉主管,主管一直说没关系,毕竟才接触不长时间。睡了一宿之后,到了继电保护实操,这个更是穆鹏的短板。在单位只看过队友他俩做过一次,仅此而已。他抽到过电流保护整定,这个相对简单。电网中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电流会突然增大,电压突然下降,过流保护就是按线路选择性的要求,整定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的。当线路中故障电流达到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时,电流继电器动作按保护装置选择性的要求,有选择性的切断故障线路。穆鹏认真的做着实验,前面做的都挺好,只是忘了接输出端,因此也只得了辛苦分。总算是比赛结束了,这样的成绩不理想,与穆鹏的态度有很大关系,他内心并没有足够重视,还有就是除了背题不用求人,其余两项都得求着别人教他,这是他这辈子最不愿意干的事。所以种种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他自己当时也没意识到做的不够好。回去坐的火车,主管给一人买了一个充电宝,又买了一堆吃的,喝的,他陪主管喝了一路。几天后,成绩公布出来了,穆鹏理论知识在前几名,其余两项都比较靠后,没去的人就偷偷说着要是他们去肯定会拿高分。人就这这样,自己没能力争取到机会,然后就会在后边怨声载道,要知道别人的机会永远是别人的,给你也接不住。

    穆鹏开始用心学着DCS,毕竟这是和自己工作直接相关的,继保就不再过问,平时这部分也用不到自己,就不跨专业作战了。主管有意无意的想让穆鹏转正,名额每年只有两三名,很是珍贵,一般都是领导家属或亲戚才有机会。他说借着比赛可以给穆鹏申请一个名额,穆鹏在听到需要三十万的转正费用,立马拒绝了。这笔钱无论谁来都是收的,可谓是暗地里的明码标价。穆鹏的一个同事就是这么进来的,一笔钱换来份固定工作。在这里大家互相都比较客气,因为谁也不知道他背后有啥背景。和穆鹏住在一个屋的小兄弟叫王剑,王剑家住鄂尔多斯,听说他家附近勘探出了煤矿,家人都期盼着。然后结果让人很是失望,隔壁两个村子被占了,由两侧向中间开采,这样一来地底下的煤就和他们村没有任何关系了。王剑为人很憨厚,性格很执拗,和穆鹏关系特别好。有时俩人一起值班,穆鹏在床上舒舒服服的睡着觉,王剑把他摇醒,让穆鹏再教他一遍白天连接好的起保停控制回路。穆鹏挺喜欢他这个性格,有点和自己相似,所以很乐意的教着。班组组织了一场集体聚会,人员有二十多,所以主管选在一家饺子馆。这个饺子馆可是有年头了,里边的菜品都是一绝,所以平时都要提前预订。穆鹏他们去的是一个大包间,推开门,一个圆形的巨大的桌面映入眼帘,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桌子,听服务员说这里最多可以容纳三十个人。桌子是自动的转盘,一插电就开始顺时针转起来了,最中间的部分是固定不动的,放着一大束五颜六色的塑料花。墙上边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让穆鹏眼前一亮,上边用行书写着: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右下角写着岳麓书院。穆鹏曾在上大学时候去过一次岳麓书院,门票四十,时间两个小时。

    岳麓书院在湖南大学内,门口左右两块木板赫然写着:惟楚有材,於斯为盛,白底黑字,字迹很清晰,只是岳麓书院四个大字有些模糊了。进去之后,都是木门,木窗,很有年代感,窗上糊的纸粘在一块玻璃上。听说这里是保存最完整的书院,慢慢的成为了游客观赏地。尽管不是周末,尽管是阴雨天,这里依然有很多人。他们从门口开始拍照,走过一处就拍下一处。穆鹏在门口也拍了张照片留念。里边有两处是卖纪念品,比如纸墨笔砚,比如古籍。穆鹏简单看了看,又继续前行,到了一个空旷的屋子,正对门口是一幅夫子像,底下是一个方桌,上边有一块儿小蛋糕,穆鹏走进一看,上面写着:闲人路过,没什么给你的,这块蛋糕聊表心意,李思敏。穆鹏笑了笑,想着好孩子真是有心了。逛了二十分钟就转遍了,不经意就走到了另一个出口,景点人员提示,出去了门票作废,不可以再进去了。穆鹏随即出去了,顺着人群前进的方向走着,行人走在两侧,中间有一条小溪,松木桩围在两侧,整整齐齐的。再往前走就到了爱晚亭,这是每个人必照相的地方。爱晚亭的名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一诗。这首诗中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句子,其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给亭子取名提供了灵感。沿着岳麓山的山路向上攀爬,陆陆续续的有很多人踩着台阶下来,穆鹏身后也有很多人正努力向上攀爬。彼此交汇时,下山的人都侧着身子,给上山的人让出一条路,自己也趁机歇一会儿,在几处拐角的地方,有卖矿泉水的,价格很贵,也有买针织品的,她一边卖一边织着。穆鹏看到一个年龄很大的奶奶下山,忙问:“奶奶多大年龄了”?奶奶笑呵呵的说:“今年七十九了”。“身体可真好”,穆鹏说完继续上山。走到一半,有很多人就走不动了,开始找树枝,掰去上边的细枝做成拐棍,拄着上山。其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是在父母陪同下,自己独立上山。穆鹏感叹地域的独特性,教育的独特性,瞬间感到爬山是一种精神,一种韧性。穆鹏爬到山顶时,里边的卫衣已经湿透了,当时正是三月份,加上阴天很冷,穆鹏穿着白色的羽绒服。在平台上看风景真是绝美的,还可以隐隐约约看到橘子洲头上的毛主席雕像。脚底下的整片林子在前几天的暴风肆虐下呈现出颓败景象。很多树枝从中间断裂,有一棵横倒在山路旁。吹着凉风,整个人舒适多了,开始回过头来,看见几个人围着一个用钢筋封闭的小屋看,穆鹏凑了过去,这才明白,是禹王碑,上边的字迹很模糊,看的几个字也不认识,本来石块儿是米黄色的,现在被侵蚀的几乎变成了黑褐色。穆鹏向右边看去,这边有复刻的禹王碑,旁边有文字介绍。

    禹王碑又称为“禹碑”“夏碑”“岣嵝碑”,也称“祝融峰铭”,因最早发现于南岳衡山的山峰而得名。岳麓山禹王碑位于景区云麓峰西北侧,座西朝东向。由“碑刻”“碑亭”以及宋代嘉定张之才“乐舞增光”、明嘉靖年间刘汝楠“读神禹碑歌”、清乾隆年间岳麓书院山长欧阳正焕“大观”、民国时陈新亚“虞夏遗风”等摩崖石刻组成,占地面积50多平方米。碑刻直书9行,每行9字,共77字,类似蝌蚪文或鸟篆。据传黄帝著治水方略,作“金简玉书”封藏于南岳,禹梦得神授,登衡山祈天而得,治水功成后刻石记之,故名禹碑。也有说法是后人为歌颂大禹治水事件、功绩所刻下的功德碑。碑上字体苍古难辨、无从考证,著名历史学家、考古专家郭沫若曾研究三年,也仅识出3个字。关于岳麓山禹王碑碑刻的来由,据记载,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游南岳,至祝融峰下,遇一樵夫说见过一石碑,有数十字,何致推测必是历代寻找的“禹王碑”。于是请樵夫带路,找到了石碑。来到长沙时,将其摹刻于岳麓书院后山巨石之上。此碑刻成距今已有810年,经专家考证是现存禹碑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块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些许往事瞬间从穆鹏大脑匆匆闪过,菜上齐后,众人开始吃喝起来。主管因为就几个人喝酒,自己又很开心职位升迁,现在是副部长,所以把自己的那坛龙凤呈祥拿了出来,一人倒了一杯,坛子放在一旁。穆鹏喝了一口,感觉到好酒就是好酒,很绵柔,喝到胃里热乎乎的,非常舒服。可惜主管不舍得,于是接下来又点的白酒继续喝着。这时,主管感觉很饿了,点的面条迟迟不上。王剑见状迷迷糊糊的走到厨房去催,穆鹏见他去了没回来,赶紧去找,到了发现他正跟厨师絮絮叨叨的,说着酒话。穆鹏赶紧拉着他走了出去,回到桌子上依旧说个不停,主体意思就是赶紧上面条,主管饿了。主管听着又气又好笑,于是安排穆鹏把他送回去。

    第二天,睡了一觉的王剑好多了,穆鹏赶紧把他的糗事告诉了他,起初他还不信,认为是骗他,经过班组里五六个人证明后,这才相信,捂着脸懊悔。同事说了一件更有趣的事,昨天主管也喝多了,是被关班长送回去的,他那坛子酒被老姚偷偷拿家去了。直到主管上班后,问是谁拿的,老姚笑呵呵的举着手。主管拍了拍他的脑袋,说他真鸡贼,然后走出去了,默默同意给他了。这瓶酒听说一千九百多一坛,三斤装,是主管陪领导喝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