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一捻陈风 » 新的地方总有新的故事

新的地方总有新的故事

    看余桂华恢复好了,穆波把实话告诉了余桂华,说给她换了一个进口股骨头。余桂华之前多少有点儿怀疑,这回算是知道事实了。穆鹏告诉她报销后就花了两万块钱,实际上加上吃饭和买东西的零散花销,总共花了五万块钱。穆鹏也是很不在意,毕竟钱和一个活泼能动的老妈想比真的不算什么。穆鹏和穆波加起来一共照顾余桂华四十多天,回长春之前,穆波特意交待穆宝财:要对余桂华耐心点儿,多照顾点儿她。还有就是余桂华必须得坐在椅子上厕所,让他晚上拿进来,白天拿出去。余桂华的腿不能吃力,重活让他多干点儿。穆波也叮嘱余桂华千万别逞能,伤着了不光遭罪,还遭钱。穆鹏和穆波回到了长春,穆鹏又要继续找工作,期间换了好几个,都是和销售相关的,因为他实在不想去工厂,内心有一种排斥感。余桂华在家天天想着,本来穆鹏是打算买房子的,这回因为自己病了,恐怕是要泡汤了。余桂华的那股要强劲又上来了,房子必须买,她把家里的四头牛都卖了,加上办了买房的酒席,又从两个妹妹家借了三万块钱,总算是凑到了八万块钱。穆鹏看上了一家小户型的房子,南北通透,很是满意,于是双方和中介签订了协议。接着就是中介给卖房的人找银行过桥,让买房的人付首付,然后就是过户,房产抵押。经过这一连串的动作,房子顺利归到穆鹏名下。房子里的东西都是留下来的,原房主只把自己的物品拿走了。隔一天,原房主和穆鹏一起到物业过户,接着去供热过户,然后把水电的户号告诉穆鹏,告诉他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缴费。剩下就是把钥匙全部留了下来,穆鹏也没换,继续用着原来的锁芯。这是因为原房主是一家三口在这里住,从没租出去过,所以这一点儿穆鹏还是放心的。现在穆鹏也成为了房奴,就不能像之前那样总换工作了,而且不能干销售了,挣不着啥钱不说还挺累人。

    穆鹏找了一份汽车配件厂流水线的工作,属于中德合资,德企股份占大头,所以各个政策都必须听从德国聘用的总经理安排。总经理是华人,有过德国留学经历,并且在德国的大厂干过几年,经验很丰富。他长的很高,而且喜欢健身,总是穿着修身的衬衫,肌肉发达,肉眼可见的倒三角。香水都是进口的,要两千块一瓶,每每经过生产线,香水味久久不散。身边的秘书更是身材高挑,女性职位装包裹着丰满的身材,不断地刺激生产线上男员工的荷尔蒙。面试流程比较简单,先是网上沟通,接着约到工厂实地参观,其实就是绕着生长线转一圈。参观结束后,能接受这个环境的人留下来,填写资料,剩下就是在家等电话。下午接到电话就说明面试成功,当然电话里人事也会告知,包括体检和上班等相关的具体事项。没接到电话的就是面试没通过,自己再找别的工作。穆鹏顺利通过,接下来就是准备资料,包括两张二寸照片,体检报告,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书复印件。别的都挺简单,就是体检麻烦一些。他早早起来,空腹状态下去到公司规定的医院,然后就是排队。体检的人越来越多,看着后边儿长长的队伍,穆鹏暗自庆幸来的早,不然可有的排了。先是抽了两管血,接着是一般性检查,胸透,验尿,双肾检查,内外科检查。外科检查时,就是拿一个小锤敲击膝盖,做膝跳反射。到了内科,医生在身上按压,问你疼不疼,穆鹏告诉他不疼。此刻穆鹏很饿了,肚子咕噜噜的叫着,医生笑了笑,于是在体检单上盖上印章,表示这一项已完成。终于是折腾完了,穆鹏赶紧在附近找了一家早餐店,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此时已经临近中午了。吃完就坐车回去了,在家睡了一觉,醒来后又出去把照片和复印件弄完,顺便把晚饭吃了。然后就在家把能穿的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放进行李箱,偶然想起一样东西就赶紧放进去,生怕自己忘了。

    由于公司比较偏远,公交车的站台还要离公司有七八百米远,穆鹏面试的时候碰到一个小伙在站台旁不停地翻看手机。穆鹏心里估计这个男生也是去面试的,果然简单攀谈几句后,得到了印证。这个小伙叫王野,脑袋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咋走了,正在这查呢。穆鹏带着他前往公司,走下来都不用拐弯,沿着笔直的街道向自由就可以了,穆鹏心里也纳闷他咋还迷路了。随着俩人不断地唠嗑,穆鹏知道这个小子刚过二十岁,性格浮浮躁躁的,说话的时候很爱笑。更有意思的是,他在闭嘴的时候总习惯咧开一侧嘴角,嘴角周围的肌肉凹陷下去,让人感觉似笑非笑的。从发生的频率来看,恐怕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至今没改过来,或者没意识到要改。穆鹏想起自己小时候学着别人磕巴式说话,余桂华板着脸告诉他,下次不要这样了,不然让你爸揍你,当然她只是说说而已。穆鹏本身就很听话,听到余桂华这么说,他就乖乖听话了。穆鹏只被余桂华打过一次,就是一个夏天,他和一个屯子的小伙伴去抓鱼,说是去抓鱼,其实就是去溜达玩耍了。郑家屯地势高,而且往北都是旱田,不要说有河流,就连水田都看不到。南边儿临近的村子的南端有一条细小狭长的小河,河水都是雨水积存下来的,很浅,清澈见底,在上边儿可以清晰地看到水草和马莲草。虽然两个屯子挨着,但是没有更多的交集,他们隶属两个乡。所以郑家屯的孩子只知道那个村子的名字,除了家里有亲戚在那的,剩下的孩子都没去过。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开始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村子感到好奇,想要一探究竟,而且他们听说有一条小河,更是兴奋不已。所以他们在周末下定决心去溜达溜达,两个屯子的距离要比去小学校的距离近,从郑家屯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前屯的房子和柴火垛。没想到这么近的距离,要等到十多年以后才接近它,真是人间百态,各有惊奇。走进屯子,穆鹏和小伙伴发现,和自己的屯子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这个屯子比较大,有四五条街道,很不整齐,很杂乱,房子也是这儿一个那儿一个。但好房子比较多,从这点看,要比郑家屯生活条件好一些。而且他们这里水田多,水稻要比玉米收入多,从这里也能看到差距。穆鹏和小伙伴沿着街道左转右转的,很快就都走了一遍。王亮很想去抓青蛙,所以带着大家伙走到了小河边儿,河水只到穆鹏的腰部,并且只有三米左右宽。所有人都很兴奋,赶紧把短袖裤子脱了下来,试探性地走进水里,穆鹏在水草里摸索着,一只青蛙都没有。穆鹏还随性地作了一首诗:小河流水哗啦啦,窟通窟通下水啦。手里水草真不少,蛤蟆都去哪里了。找不着蛤蟆,找不着小鱼,他们只能打起水仗来,玩的不亦乐乎。时间就像流星一般,光速前进,不知不觉两个半小时过去了。大家伙意识到很晚了,也确实很累了,所以开始往回走。同伴们觉得穆鹏的诗很有意思,说了一路。到了屯子,各自回家,此时穆鹏离开家已经四个多小时了。穆鹏看着余桂华的眼神就挺吓人,因为穆鹏从没离开这么长时间,屯子又找不着人,心里很焦急。而且农村总传有拍花子,专门给小孩下迷药,然后卖到偏远山区。传说虽然没人亲眼看到,传着传着就比真的还真实了,越传越吓人,经常让人毛骨悚然。余桂华心脏不停地快速跳动,心口发闷,头也迷糊。她在看到穆鹏的一瞬间,先是很开心,终于可以放下心来了。然后又非常生气,她朝穆鹏的后背狠狠打了几下,穆鹏没哭,她委屈的哭了起来。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何须千里,从你离开她的视线开始,就一直担忧。穆鹏看着母亲委屈的样子,答应她再也不去了。他心里暗自发誓,以后再也不让母亲担心了,也做到了。一个小小的表情勾起穆鹏很多回忆,他缓过神来,和王野闲聊着。

    穆鹏到达公司后,已经聚集七八个人了,其中一个就是王野。王野看到穆鹏过来了,紧忙凑到跟前说:“大哥,你咋来的?听说咱们今天分宿舍,我等会儿和人事聊聊,把咱俩分到一个宿舍里。”穆鹏把行李箱的拉杆放了下去,笑着说:“我打车来的,拿着行李走路太费劲了,就不遭那罪了。要是把咱俩分到一个宿舍那太好了,可有伴了。”等所有人到齐后,先是交资料,然后人事把生产线及岗位的名单发到了临时组建的群里,接着发的是班车路线图及时间,最后把宿舍的名单也发了进去。由于穆鹏和王野是先后交简历的,所以俩人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一个班组,并且也是一个寝室。由于公司没有独立的宿舍,所以都是住在一汽职工宿舍。穆鹏和王野在214栋425,他们的楼栋离上班的坐车地点很近。俩人从宿管阿姨那里领取了新的被罩、枕巾和褥单,回到宿舍后开始铺床铺,然后把衣服拿出来放进柜里。下午俩人一起去买了点生活用品,一起吃了晚饭。

    早上上班时间是七点,宿舍到公司需要三十分钟,班车出发时间为六点十五。公司这边儿相对偏远,不存在早晚高峰堵车的现象。随着班车缓缓开进停车场,穆鹏的工厂生活也即将拉开帷幕。班车到的时间都差不多,穆鹏刚下车就有三辆车相继进入停车场。老员工手里持握着门禁卡,放进刷卡区后,滚动闸门绿灯亮起,只见他径直走了过去,闸门红灯亮起,下一个人又继续刷卡。穆鹏和王野没有门禁卡,并且人事告知他们,进门前让保安登记身份证,他们核对无误后就会放行。俩人顺利进入厂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栋五层高的楼房,巨大的玻璃门已经全部打开,像是张开双手迎接着上班的小伙伴。迈上台阶,走进玻璃门,看到的是一个宽敞的大厅,玻璃柜里展示的是公司生产的产品,还有公司获得的奖杯与荣誉证书。大厅两侧各有一个楼梯,二楼左侧是财务部,右侧是人事部,这也是穆鹏今天集合的位置。穆鹏和王野顺着右侧楼梯上楼,人事部基本都是小姐姐,各个长的都不赖,她们看到旁边有人站着,也不瞟一眼,见多了也就没那么多好奇心了。负责这批招聘的人事正坐在座位上喝着加了大枣的红糖水,面色苍白,眼神很有杀气,好像在说谁都不要惹我,惹我必死。总是会有人撞到伤口上的,一个小伙慢吞吞地上楼了,此时已经超过集合的时间,人事就把身体上的不舒服转化为骂人的动力,语言输出三分钟后才停下来。接着她没好气地通知了各个班组的组长来接人,然后又坐下继续喝着红糖水。穆鹏的班长过来把自己班组的四个人领走了,从楼梯下来沿着走廊前行,尽头处有一个防火门,穿过防火门就进入了生产车间。这里就是一个钢结构厂房,王野听说在这里干活,夏天热的像蒸桑拿,冬天冷的直冻手。一条主路把车间分成两半,左边做的是发电机,右侧做的是启动器。启动器有两个生产线,一号线是早晚倒班制,二号线是长白班制。一号线的工资高,正式工比较多,人员比较稳定。二号线流动性比较大,穆鹏和王野,还有一起来的两个男生就是填补空缺才被招进来的。王野跟着一个已经提出离职的男生学习安装磁块,活比较简单,很轻松,但是会比较枯燥,因为这块儿只有他和一个不咋说话的师傅,师傅走后,就只剩下他一个人。穆鹏分配的位置是一个小的闭合圈,负责启动器的机械部分,由于都是小的零部件,所以活不累,就是有点儿忙叨人。每天都是有产量要求的,所以需要保证数量,同时更要保证质量。这条线所有程序完成后,启动器经皮带传到终检的岗位上,他检查机械部分是否正常,也要检查电气部分是否正常。所以他的岗位是关键中的关键,如果他没把握好,产品留出,送到下游汽车配套单位,这就是比较严重的事故,也是厂子里不允许发生的。前面是四个人完成的岗位,要求每个人都要学会所有的流程,最后一个岗位也相当于他们这条小生产线的终检,所以新人先不用学这个。第三个岗位是用机器将一个圆形的卡圈对准相应的凹槽卡紧,这个岗位也很重要,卡圈的方向和平整度关乎卡紧的成败。越小的东西,越要细心,如果对应不好,就会夹偏,也就是失败了。这时需要用到螺丝刀把卡圈别下来,再重新送入机器。第二个岗位是用挤压装置把空心圆柱压进转轮里。第一个岗位负责用机器把卡簧钳卡进中轴的凹槽里。穆鹏第一天没有上手的机会,负责带他的是一个女师傅,叫贾旗,年龄比穆鹏小两岁。这个女师傅给穆鹏的感觉很高傲,穆鹏有意打开话题,想和她聊一会儿,她都选择无视。所以局面就是女师傅和其他两个人聊着天,忽略穆鹏,穆鹏更是有意保持距离,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另外一个女生和贾旗保持一致,也忽略穆鹏。整整一天穆鹏都没怎么说话,看师傅操作也是半懂不懂的,那也没法问,他可不想再遭到无视。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晚上下班的时候,新人都领到了两件短袖,两件裤子,两个劳保鞋,劳保鞋前边是带有钢板的,防止重物砸伤脚趾。劳保鞋是夏款,中间部分是中空的,相当于凉鞋,穿起来一点儿也不热,还很舒服,只是有点沉。

    第二天穆鹏早早起来,一如往常地洗了头发,接着洗漱,然后换上工作服。临走时他又走进洗漱间,对着面前的大镜子照了照,很精神,心里暗暗感叹:果然还是深颜色的衣服适合自己。工作服的颜色不属于天蓝色,比那个要浅一点儿,衣服做工不错,板型也很修身,再加上穆鹏的骨架大,穿起来很有立体感。今天的局势恐怕也不明朗,贾旗和第四个岗位上的女生张莉依旧不搭理穆鹏。穆鹏心里无数个莫名其妙,毕竟在哪个单位和女生的关系都不错,这里发生的一切好陌生,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不想又傻呆呆的看一整天,他开始找突破口,那就是第一个岗位上的男生卜庆龙。卜庆龙年纪不大,社会阅历很浅,总爱说一些大话,但在穆鹏这里都是优点。穆鹏不怕他胡言乱语,就怕像之前一样,空气瞬间凝固。就这样冰封已久的湖面开始融化,穆鹏尽情在里边儿翱翔。穆鹏和卜庆龙年龄差距很大,但是互相一点儿不存在代沟,卜庆龙可以谈到天南海北,穆鹏拥有很好的聆听能力,俩人配合的很好。加之穆鹏讲的种种故事,让卜庆龙很向往,所以穆鹏很快就俘虏了卜庆龙的内心。卜庆龙开始称呼穆鹏大哥,也从这一刻开始,一切都微妙的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