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从泡沫东京开始 » 第31章 我们将其称之为“奇迹”

第31章 我们将其称之为“奇迹”

    《魔女之家》的前传小说大河内一楼写得很快,但是完成地却很晚。

    对于自己第一部面向大众的作品,他写了几个版本,而后和雨宫零讨论了好几次。

    回去经过了数次增删之后才敲定了最终的版本。

    虽说其中依旧有着断手之类的情节,但是整体的完成度很高,并且与游戏内的文本能够呼应地上。

    雨宫零自然没有吹毛求疵,将其视作最终版本保留了下来。

    在这之后,大河内一楼就开始联系工厂和渠道,时不时还要和CM展会的人协商摊位的事情。

    人在有着奋斗目标的时候,时间似乎过的很快。

    雨宫零感觉还没过多久,前田纯就将他编好的曲子发了过来。

    按理来说,一个小体量的游戏,配乐基本上就来来回回几个,但是前田纯准备的曲子却有不少。

    不同的地区有着风格不同的曲子,追逐战的时候也有专属的配乐。

    显然,前田纯很是喜欢这款游戏,并在邮件中说明,今年的CM展会他一定会去捧捧场子。

    “希望这样不会影响到他的高考吧。”

    听着一段段风格熟悉的曲子,雨宫零能够明白对方付出了超越报酬的心血。

    有了这些曲子,游戏的制作进度基本算是完成了,做完最后的收尾工作后,再测试一下Bug,就能够刻录成游戏光盘了。

    “现在也是时候联系一下《FAMICOM通信》,商谈一下游戏送测的事情了。”

    虽说游戏还没做完,但是雨宫零却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

    后世有不少的3A大作会在还未发售前让各大媒体提前试玩,以媒体的公信力做背书,扩大游戏的影响力。

    不过随着这一营销手段的滥用,使得不少媒体收钱办事,公信力大打折扣。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便是《美国末日2》发售前,不少媒体对其给出极高的评价,更有哗众取宠者以“奇迹”来形容它。

    可是最后端上来的东西只能用一坨来形容,在当时就引起了玩家的不满。

    同年推出的《赛博朋克2077》几乎又是拿着同样的剧本,结果端上来了一堆Bug。

    自此,各大媒体的公信力基本就成了一个笑话。

    只是现在的《FAMICOM通信》还没走出这一条道路,刊登的内容基本都以任天堂的游戏的为主。

    这些年虽说也在尝试转型,但是还没有开辟游戏评测的业务。

    雨宫零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要多花费一点功夫。

    “将大河内前辈拉到社团里来,大概是目前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了。”

    看着手头上的电话号码,正是此时《FAMICOM通信》的主编浜村弘一座机电话。

    《FAMICOM通信》同样是角川集团下的产业之一,大河内一楼费了一番周折,但还是将其弄到了。

    不然,雨宫零还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联系上对方呢。

    据说这位浜村主编上任不到一年,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

    此时提出这种新鲜的点子,对方有很大概率会同意,要是换成上一任的主编,估计会以保守为主,免得自己落得一个晚节不保。

    如此想着,雨宫零拨通了电话,在等待一段时间后,终于有人接了起来。

    ……

    浜村弘一最近的心情并不好,作为《FAMICOM通信》的第二任主编,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还要想办法清理上一任主编的亲信扶植自己的人手。

    在他的主导下,杂志的内容从原本专注任天堂游戏,变成现在的多元化。

    可是除此之外的改革基本都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情况下,便找不到好的借口,将前任主编的亲信移出权力核心。

    其实以浜村弘一的地位,一点点蚕食对方的势力最终也能牢牢将编辑部掌握在手中,但是耗费的时间太长了。

    到了那个时候,他还有多少时间去做出业绩,如何进入角川集团总部。

    “叮铃铃~”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尖锐的铃声让浜村弘一越发烦躁。

    他不想接电话,但是铃声却响个不停,最终不胜其扰的他接起电话,对方竟然是一个陌生的青年声音。

    “请问是《FAMICOM通信》的浜村主编吗?”

    “你是谁?从哪里知道这个电话?”

    “我是Code-zero的社长雨宫零,想要与《FAMICOM通信》合作,故而冒昧打扰。”

    雨宫零没有说明电话号码的来源,不然大河内一楼那边可能就难做了。

    明白自己问不出什么,浜村弘一便好奇起对方口中的“合作”是什么。

    同时在脑中飞速过了一番游戏公司的名字,并没有发现所谓的Code-zero,想来是一个小公司吧。

    一家小公司能和《FAMICOM通信》有什么合作?

    这倒不是浜村弘一自视甚高,而是在这个年代,大多数玩家想要了解游戏资讯,基本都要通过杂志。

    它们有着庞大的玩家基础,一般的小厂还真的惹不起它们。

    “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我们Code-zero会在年底出一款游戏,想要送到《FAMICOM通信》让各位测评一番,然后发布到杂志上让更多的人看到。”

    “这种广告业务请联系专门的负责人,不用打电话给我。”

    在得知“合作”的内容后,浜村弘一便想要挂掉电话。

    广告自然也算是杂志的收入之一,但是这种小事有专门的负责人去处理,动不动就打电话给他这个主编,他岂不是要被烦死了。

    不过这样的反应早就在雨宫零的预料之中。

    他不疾不徐地将后续的想法说了出来,让浜村弘一打算挂掉电话的手停了下来。

    “浜村主编,如果只是广告的话岂不是太无趣了?关键在于测评啊。”

    “测评?”

    浜村弘一皱着眉头,就在刚才他的脑海里想到了什么东西,但是却死活抓不住关键。

    电话另一头的雨宫零察觉到了这份沉默,明白对方显然已经起了兴趣。

    于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浜村主编,您不觉得一个游戏的好坏很难用语言来讲述清楚吗?可要是将其换做分数的话,那么即便是小学生也能一目了然地理解吧。”

    雨宫零的一席话,将浜村弘一脑中的迷惘驱散。

    他顺着这个方案继续想下去,如果开设了这样的一个评分系统,不但能让玩家更加直观地了解一款游戏的好坏。

    更是能通过这种方式构筑一个评价体系,提升《FAMICOM通信》在业内的话语权。

    这将会是改变整个杂志发展方向的改革,游戏评测必然会成为编辑部的重要部门。

    届时,浜村弘一就能安排自己的人手进入其中,潜移默化地排挤走前任主编的亲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