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洪荒:云梦大蛇 » 第九章 回归云梦泽,三人论道

第九章 回归云梦泽,三人论道

    此次回云梦泽玩费会时不时间并没有太多,仅两万年就到了,主要是后面帝俊有些急躁,和太一用了金乌化虹之术带着祈飞。

    洪荒太大了,太一与帝俊很是感慨,如今他们己成太乙,速度较之前快了许多,却依旧耗时极久,想当初从太阳飞到不周山也仅花费一万余年。

    本想撕裂空间走的,祈太一不愿意,毕竟洪荒美景众多,又无要事,何必如此呢。

    看着到了家,祈取出云梦大阵的灵珠,法力催动,云气以灵珠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再将莲池取出,道场于水面上显现出来。

    一片超巨大的莲叶浮在水面上,叶上有假山灵泉,如同一个岛屿一般。

    祈很自豪,这片莲叶是他专门培育出来的,在洪荒游历这些年里,他也没有见过比这片莲叶更大的了。

    没有别的特点,就是大,圆,叶面更柔韧很多。算不上灵根,但也是仙草了。

    三人也在莲叶上开始正式的讲道交流,帝俊最先。

    帝俊浮空而起,言道:“少阳者,外阳内阴,为五行之木,为阴极生阳,数七……”

    在帝俊讲道时天地道音响起,与帝俊的声音响应,白日而飞霞光,霞光入水,照入莲池,莲池中不少莲花由色白转青,幽香沁人,道音内响之内,草木伸展。

    天上太阳星与之相配,整个云梦泽如大日初升,朝阳之期。

    此象持续七个小周天年,道音环绕了整个云梦泽,这七百五十六年中云梦泽大日没有升落,一直如朝阳初升。

    帝俊的声音也愈发自信,从初时尚有停留逐渐变成口若悬河,仿佛在不断确定自己的道。

    道言音也从初时只在莲池扩散到整个云梦泽,同时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

    讲道结束时帝俊身上的疲惫肉眼可见,但精气神上的改变也极为明显,整个人处于亢奋的状态。

    讲道并不是单纯的一张嘴说,要以自身道韵来勾连天地,让天地知道并回应你,同时也要不断地展示自己道的演变过程,表现形式。

    听道的人也极为重要,听道之人对于天地的影响比重也是天地回应你的参考。认不认可都影响极大。

    讲道与其说是传授不如说是交流,与天地对答案,道音就是天地的提示,在讲道中道音的变化,对于己道的梳理极为重要。

    听道者对讲道者如同考官与出题人,与天地交流的见证人,看你如何说服他们,让他们认可你的道是正确的。

    同时还要梳理自身的道途和理解,结合天地变化与道音表达出来,所以,讲道对外的作用其实只是目的的一小部分,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和梳理自己的道。

    这是一个极耗心力的过程,不仅仅要悟的正确,还要讲得明白,让人听得明白。

    太一与祈皆言道:“大善。”

    帝俊回到莲叶上,趺坐在太一身侧,脸上的笑容连疲惫也不掩盖,于祈言道。

    “道友,请。”

    祈也不露怯,十二品净世白莲止在身前,祈于莲台中趺坐。

    言:“净者,无垢秽也,劫气不染,因果业罪不沾,心净而不至强欲滓秽太清,辟万邪而明道,去繁为简,复以万象根本相……”

    祈讲道时,帝俊讲道的异象全然消失,柔和的清光充斥着天地间,道音若有若无,细听下如幻梦般不存,不经意间却又清晰可闻。

    云梦泽日月更替,无有异常,天地清浊归位,万气流转如意。

    云梦泽的水清澈见底,游鱼如同在空中飞翔,万物不染纤尘,天地同净。

    又随着时间的流逝,讲道持续,天地变化,道音大如洪钟,云梦泽泽水化为水气,水中生灵在水气中遨游,不觉有变。

    大地化为浊气流动,却又与其余的气泾渭分明。

    天地失色,云彩化为白色云气游动,时与天空化为的清气相撞,云气被清气分割得支离破碎,却又在天空中重新汇集。

    此时的云梦泽上空飞鸟不度,只能在低空徘徊,同水中游鱼不同,水气于静时平和,对他们无影响,浊气内本就没有生灵,更被水气压着,虽动却不伤外物。

    但云气却是遮蔽心神,触之幻象丛生,清气更是锋锐无比,触碰不得。

    此次进道祈讲了一千零九十五年,合计三个大周天,从净化之道到有无转换,十多个元会的积累全盘托出,于莲台上下来时几乎心力交瘁。

    但同样兴奋无比,对于道彻底的梳理和重新了一遍,外界天地也随着祈的停止而逐渐恢复正常,灵盛之态更胜以往。

    大地浊气中积攒的各类毒气升腾起来,被清气云气绞杀殆尽,化为纯粹的天地灵机,迷漫整个云梦泽。

    不通灵智的凶兽很多也因触碰各种气而被侵蚀抹杀,化为云梦泽的养料。

    太一和帝俊眼中的惊叹赞赏毫不掩饰,拍手赞曰:“此道大善!”

    轮到太一讲道。

    飞身而起,趺坐于天。

    明明是同样的动作姿势,却比之帝俊霸气得多,帝俊多了几分威严和温和。而太一则是纯粹是一种天上天下,舍我其谁的气质。

    只听太一言道:

    “太阳者,太者大也,阳盛之极,太阳,日也,取数之极九,为极阳,总领群星天下之阳气,谓之扶光……”

    随太一之言,于云梦泽中,天地光茫万丈,大日横空,阳气升腾,冲散清气,云气一沾就被焚烧空白,天地邪秽照之无所遁形,尽被焚化。

    大泽水气蒸腾,灵机迷漫又被梵烧成一粒粒微小的光点落入水中。

    草木被阳光照射到干枯倒地,根系却在不断深入地下,枝叶燃起熊熊大火,化成灰烬,大地之下却在蕴孕着蓬勃生机。

    太一讲道仅持续一个大周天三百六十五年,期间大日横空,大泽很多水泊被晒干,露出地表,泽底干裂,裂缝深处却有鱼虾在泥泞里生存。

    有的泽地花草树木葱郁,飞禽走兽在其中追逐嬉戏,狩猎生存。

    天地正是如此,环境再如何变化,总有生灵会去适应,改变自己,去接手那些不适应环境而消失的物种留下来的空白,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