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青春水彩 » 苏轼的明月

苏轼的明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北宋的月光如水,照在地上树上,他沐浴月光,看着月中游走的流云,举杯消愁。他就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苏轼。

    他少年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少年轻狂的他写下了:“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他的母亲觉得不好,便又改成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说明他是一个有志向的人。二十一岁的他一举中了榜眼。他的老师欧阳修被苏轼文章的华美打动了,本想给第一名,又害怕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便给了第二名。后来知道是苏轼,欧阳修觉得十分后悔,收了他为弟子。

    步入仕途的苏轼,做过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但是不久因反对当时宰相王安石的变法而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他在监狱关了4个月,险些被砍头。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逃过一劫,险象还生。后来数次沉沉浮浮,他时而被贬,时而招回朝廷。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苏轼看到了旧党对人民的残酷镇压后,对此也很反感。他既不容于新党,又不容于旧党,游离在外。于是他再度自求外调,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回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杭州的美景扶平了他仕途的创伤。在满塘荷花之间,在青山碧水之间,他找到了快乐。他主持修建了西湖“苏堤”,并且深得当地人民喜爱。在这里他度过了十分惬意的生活。后来他又被召回,后又被放逐。卒于北归途中,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五岁。

    苏轼在杭州的生活是十分愉快惬意的。时而与和尚佛印、黄庭坚泛舟湖上,时而烹饪美食。当地居民爱戴苏轼,他发明的“东坡肉”也流传开。据说苏轼的厨艺也很好。

    不能闻达于朝廷,便纵情于山水。那湖光山色给于了苏轼旷达的性情。早年的他文笔纵横急切,晚年却趋于旷达平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和陶渊明一样,他在山水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多么的乐观豁达而愉快的生活!

    苏轼的文章文风豪迈奔放。相对于当时文风的柔媚婉约,他的诗词开启了豪放词派。他的诗词内容丰富,不像当时流行的只有儿女之情的风气。细数一下,苏轼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华美经典的诗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多么壮阔!“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多么富有情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多么动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多么豪迈!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名满天下。

    在不能闻达于朝廷的时候,他那种乐观精神,那种豁达,至尽仍有借鉴意义。他的多少语句都像明珠一样流传后世至今仍闪耀着光彩!他的文风华美而隽永: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年来醉倒了多少文人骚客?吃着“东坡肉”,我们笑谈着那说不完的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望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在这个千年后的日子,看那天上明朗的月光,想起那千年前的苏轼,是否还在把酒遥望月色呢?那寂寞的嫦娥是不是还在轻盈起舞?“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我们分享着月光,含英咀华,再品味那不老的苏轼。

    20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