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灯塔纪元6008 » 第十一章 维和基地工作日常(上)

第十一章 维和基地工作日常(上)

    一个月前,本田市的核泄露事件震动了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最初的灾难响应到维和基地的建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维和部队的到来,打破了本田市的虚假沉静,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推进着,而为了能缓解基地的紧张气氛,维和指挥中心举办了本田市维和比武大赛,现在,距离维和比武大赛结束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随着基地的建成,科研团队和维和部队终于开始陆续入驻新成立的维和基地。

    维和基地占地10万平方米,由三个环和六个区域构成。外环是军事驻扎区,内环则是科研区,仅供科研团队研究以及生活,而核心环位于基地的中心,是联合国维和指挥和控制中心的所在地。六个区域分别是:华夏区、联邦区、联盟区、欧罗洲区、天皇区和中心区,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构造和功能,配备了最先进的设施来支持各国科研团队和维和士兵的需求。

    随着部队和科研人员的到来,原本荒凉的地带逐渐变得繁忙起来。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运输车辆来回穿梭,运送着必需的物资和设备。空气中弥漫着混合了机械油和新建筑材料的味道,这里是一片充满活力的现场。

    尽管离核泄露的本田市仍然是一个禁区,但从维和基地可以远远地望见那被封锁的城市。偶尔,当风向转变,轻微的放射性尘埃味便会提醒所有人,他们正处于一个不寻常的临界点上,既是新希望的起点,也是潜在危险的边缘,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环境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维和军人都知道,他们的工作不仅是恢复秩序,更是为了揭开疯人病的神秘面纱,保护世界免受未知威胁的侵害。

    维和基地的具体框架设置:

    外环(军事驻扎区):基地最外围是一堵配备铁丝网的坚固军事化墙体,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占地6万平方米,要用于防御和安全检查,防止未经授权的进入。

    内环(科研区):内环是一道绿化带,环绕整个基地,分割军事驻扎区和核心区,占地3万平方米,提供一个清新的环境,并作为军事区与核心科研区的缓冲带。

    核心环(联合国指挥中心):位于整个基地的最中心,占地1万平方米,设为联合国维和基地的核心操作区,包括指挥中心、通讯中心和紧急响应单位。

    其中军事驻扎区跟科研区平均分为五块,分别为华夏军事驻扎区及科研区,联邦军事驻扎区及科研区,联盟军事驻扎区及科研区,欧罗洲军事驻扎区及科研区,天皇军事驻扎区及科研区,以及最中央的联合国指挥中心区,五大区对应各有一个出入口,共计五个,出入口的位置与分配,每个出入口都位于各个势力的军事驻扎区外环正中间,确保各个势力能够直接从其驻地快速进出,出入口的设置允许了有效的战术部署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也方便了后勤支援和紧急疏散。

    出入口结构:每个出入口由重型钢铁制成,配备有高级安全锁闭系统和自动闭合功能,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关闭,出入口设计考虑了防弹和防爆的需求,能够抵抗小型火器攻击和一定程度的爆炸冲击,每个门口都装备有高清监控摄像头和其他感应设备,实时监控出入情况,确保安全。

    出入口防守措施:每个出入口由对应势力的维和部队负责驻扎防御,这种布置不仅增强了门户的防御力,还提高了各势力对自己人员的管理与控制能力,防守部队负责维护出入口的安全,进行常规的安全检查,并在紧急情况下执行关闭和防护协议。

    战术与应急响应:在任何安全威胁情况下,防守部队可以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关闭所有出入口,启动全面的基地锁定,出入口的战术位置使得在需要时,可以作为迅速部署部队的战略点,无论是内部安全还是外部支援行动。

    华夏维和部队作为五大势力之一,由两位领导共同构成华夏区域的最高决策层,负责制定和执行区域内的策略和政策,分别是:

    维和部队首长:王海,负责华夏区域的军事指挥和日常行政管理,办公地点在核心区。

    科研团队主任:邓佳佳,负责科研区的管理和科研项目的执行,办公地点在科研区。

    以下是华夏具体的军事布防配置:

    出入口及周边防御设置:每个出入口外设有防冲铁马,以阻止任何未经授权的车辆冲撞,出入口周围建有小型军事驻扎区,为执勤士兵提供必要的后勤和休息支持,每个出入口由1个班执勤,班由10名维和士兵组成,以3个班组成的一个排轮流执勤,确保每个出入口24小时有人守卫,整个出入口及军事驻扎区常备3个排,即1个连,分为3轮执勤,连续24小时守卫。

    科研区安保配置:科研区同样常备3个排,负责24小时的安保工作,包括巡逻和特定点的执勤,确保科研设施的安全。

    整体军事部署:常驻部队:华夏常备1个营的巡逻执勤队伍,1个营由4个连组成,总计约400人,额外常驻2个外勤营加特战队,总计约1000人,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每个营配备3台武装直升机及数十辆各类车辆,以支持快速部署和应急反应,大约500人的后勤人员编制,负责日常的物资补给、医疗和其他基础设施支持,另外约100人的科研团队,负责进行本田市疯人病的具体科研工作。

    维和基地的华夏科研区,BSL-4级别的实验室内,刘副主任在一片忙碌中指挥着研究工作。实验室的氛围紧张而严肃,每个科研人员的脚步声都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连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紧迫感。时间的流逝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每一分每一秒都关系到人类对疯人病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刘副主任的眉头紧锁,他清楚,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不容有失。在一片仪器的低鸣和电脑的轻点声中,他召集了团队的主要成员,声音坚定而有力:“各位,我们面前的任务极其艰巨,国家与国际社会的目光都聚焦于我们,我们需要立刻行动,尽快申请必要的样本,启动疯人病的科研项目。”

    刘副主任站在实验室中央,他的目光穿过窗户投向远处的本田市,外面的天空阴沉,风卷着微细的尘埃在玻璃上轻轻拂过,室内的氛围也因此显得更加凝重,环顾四周,刘副主任看到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表情都异常坚决,眼神中透露出无畏和决心,这种气氛让他稍感安慰。他清了清喉咙,声音在实验室的宁静中格外突出:“我已经初步联系了基地中心区的相关部门,阐述了我们对于疯人病样本的迫切需求,基地也希望我们可以尽快启动,但,具体的申请过程,还是要走的,这需要我们所有人一起去落地。”

    话语落下,刘副主任便转向操作台,开始在实验室中的一台高级计算机上操作,他的动作精准而迅速。屏幕上的光线反射在他严肃的脸上,显露出他专注的神态。他详细地编制申请报告,文档中清晰列明了样本的需求类型、预期的研究方向。

    “张明,你负责整理我们的设备清单和实验设计,确保所有请求都一丝不苟。”刘副主任沉声说道,他的目光在张明身上停留,等待确认。

    张明简洁明了的点了点头,迅速回应:“明白,刘主任。我会详细列出我们所有的需求和预期的测试序列。”

    接着,刘副主任转向另一位团队成员:“李华,将我们之前的安全记录和实验室资质提交上去,确保他们了解我们的专业性和安全保障措施。”

    李华认真地翻阅着手中的文件,快速答复:“是的,刘主任。所有资料我将在一个小时内整理完成,并进行加密发送。”

    实验室内充斥着紧张而有序的气氛,每个人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设备的运转声和人们的对话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种奇特的交响,是科学探索与时间赛跑的旋律,在这里,每一秒都被赋予了宏大的意义,不仅是对疯人病的战斗,更是对未知挑战的直面。

    研究样本申请获得批准数小时后,一个专业的生物安全运输队伍被动员起来,他们的任务是从基地外围的临时样本堆放处,安全地将样本转运至维和基地的科研区,这些样本被严密封装在特制的生物安全容器中,每一个容器都符合国际生物安全运输标准。

    直升飞机在黄昏时分腾空而起,低嗡的螺旋桨声在荒凉的基地外围回荡,打破了那里的寂静,飞行员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资深军事飞行员,他们的任务是将这些高风险样本安全送达基地中心的指定着陆区。飞行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经过了精确计算和多重安全检验,确保没有任何放射性粒子或生物污染的泄漏。

    直升飞机着陆后,穿着重型防护服的接收小组迅速行动,他们每个人的防护服都配备了独立的氧气供应系统,以隔离外界空气,防护服材料能有效阻挡放射性颗粒以及所有已知病毒的渗透,这些专家小心翼翼地将样本容器从飞机转移到等待中的无人操控车辆上。

    这些无人操控车辆是最新的电动运输机器,设计用于在极端条件下操作,确保从着陆点到华夏核心实验室的每一寸路程都无人直接接触,车辆沿着预设的路线缓缓前进,从核心区到华夏科研区的一路都设有临时警戒标志以及高清监控探头,远处更是有华夏维和特战部队全程护航,确保整个流程安全无误,到达华夏科研区的核心实验室外,再次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后,无人车缓缓停靠在专用的生物安全卸载区,在这里,另一组穿着重型防护服的接收小组已经准备好进行样本接收。他们小心地将样本从无人车转移到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中,这些柜子设计用来进一步隔离和安全处理样本。

    为了保证整个实验的安全性,实验室内的气压被维持在比外界低的标准,确保任何可能的污染物不会逸出实验室,随着安全柜被成功锁闭,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他们知道这只是挑战的开始,接下去的工作就全面移交给华夏科研团队了,在确认所有流程跟细节都无误后,刘副主任在样本接收流程签上自己的名字,代表整个疯人病样品运输流程正式结束。

    完成疯人病样品运输之后,华夏科研团队对疯人病样品立刻进行了详尽的外部观测,使用高精度的监控设备从各个角度捕捉样品的具体表现。以下是团队记录的详细观测结果:样品的皮肤覆盖着厚厚的角质层,这些角质不仅使得皮肤异常坚硬,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呈现腐烂的迹象,皮肤的颜色惨白,表面开裂,特别是在嘴角和关节处,裂痕明显且深入肉内,角质层的存在明显与长期暴露于高辐射环境下的适应性变化有关。

    样品的头发稀疏且枯黄,几乎全部脱落,仅在头皮上零星分布着几丛干枯的头发,耳朵已经不复存在,据推测可能是因为外部物理损伤或是辐射导致的组织坏死后脱落,眼睛深陷,周围皮肤紧绷,眼睛异常鲜红,显示出极度缺水和营养不良的状态。

    指甲异常锋利且坚固,指甲厚度和硬度均大大超出正常水平,这可能是骨骼同样经历了某种变异,变得更为坚硬,手部的皮肤与足部皮肤类似,角质化严重,且手脚指甲内积聚了大量泥土和异物,显示出生前可能在恶劣环境中长期行走或爬行。

    所穿的衣物破碎且残旧,几乎不能提供任何保护,鞋子已经磨损严重,多处出现破洞,鞋底完全磨平,几乎与脚皮相连。

    紧接着,刘副主任示意李华使用GC-MS和PTR-TOF-MS来分析化学和挥发性成分,同时辅以光谱技术和生物传感器做进一步的检测:

    化学成分分析(通过GC-MS和PTR-TOF-M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可能检测到异常高浓度的特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与疯人病遗体的生物降解过程有关,如较高水平的硫化氢、甲烷或其他分解产物,发现特定的生化标记,如由放射性物质引起的化学改变,这可能包括重金属的积累或放射性同位素的迹象,表明环境放射性污染与疯人病的直接联系。

    光谱技术观察(通过红外光谱(IR)和拉曼光谱):观察到样本中的蛋白质和脂质组成异常,这可能反映出疯人病遗体的生物分子受到辐射影响的结构变化,光谱分析可能揭示由于放射性暴露导致的分子键改变,例如DNA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特征。

    生物传感器检测:未检测到传统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的存在,支持疯人病可能不是由常见病原体直接引起,传感器可能检测到其他生物标志物的异常表达,如特定炎症因子或应激反应蛋白,这些因子通常在体内应对放射性损伤时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