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三世重影 » 87.杀了他!(二)

87.杀了他!(二)

    一夜巫山云雨自不必多说,温柔乡还真是个销魂窟,要不是想着今早还要去学堂教书我都不想起来了。

    环儿倒是早早起来准备好了早餐,只是看到我时脸上还是泛起了红晕,我们行房事的次数也不少了她还是那么容易害羞,我也不再打趣她,免得她又像前几次那样羞得躲到房里不肯出来。

    农忙时熊孩子们总是喜欢上学堂的,因为上学堂了就不用被他们的父母抓去帮忙干活了,但万事无绝对,比如今天,在我说出要抽查他们《三字经》背的如何的时候,好些个熊孩子不停的在凳子上挪蹭着屁股,我知道他们想逃却又不敢逃,甚至有几个熊孩子在听说要背书时脸都被吓白了,这时候的熊孩子们怕是宁愿去地里帮忙干农活也是不愿意来学堂的。

    我教这群熊孩子《三字经》也不过才三天时间,而且每天只教早上半天,所以我也不指望他们能背出来,今天要求他们背《三字经》也只是用这种方式提醒他们学习要认真。

    等这群熊孩子们逐一背过《三字经》后已经是大半个时辰后了,不出所料的没有一个人能背全的,少的背三五句,多的十来句。虽说如此我还是给背的最多的三个孩子一点奖励,那就是允许他们去我的菜园里各挑一个萝卜带回家,我也试过奖励糖果,饼干这些零食,只不过这种奖励虽然有吸引力但是最终效果并不怎么好,能把孩子送来上学堂的家里虽不至于大富大贵却也不能说是贫寒,他们的孩子平日里就能吃到这些零食,我这点奖励自然就没那么吸引人了。

    奖励菜园里的青菜是环儿提出来的,她对我说现在的父母哪个不是望子成龙的,奖励糖果零食孩子们吃了就没了,就算回家跟父母说先生今天奖励了他也根本拿不出证据来,而奖励青菜让孩子们带回家给父母就显得有说服力了。

    事实证明换个奖励后效果好了很多,熊孩子们不能生吃青菜,又因为这些青菜是先生奖励的他们也不会乱扔了,拿到家里交给父母不仅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想要的零食还能得到父母的夸奖。

    农忙时我的教书任务是最为轻松的,也只有这时候我才有空带着环儿去逛集市或者外出游玩一番,只不过今年怕是不行了。

    结束今天的教学后在吃饭的时候我跟环儿提起了邻县洪灾以及皇榜的事情来,我告诉她这几天下午我都要在书房整理治灾方案,如果在家闷得慌可以出去散散心。事实上环儿早已习惯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院子里的那块菜地也是环儿在家闷得慌才弄出来的,平日里我不太舍得让环儿过多打理菜地,只要看上去不是野草遍地就行了,锄草翻地那些粗活都是我来忙的。

    坐在书房里我从头到尾把昨天写下来的想法都看了一遍,将一些不靠谱以及难以实现的方案排除后我又把剩下的想法逐一琢磨了一遍,等捋的差不多了之后我拿来一本空白的书册打算将心中的方案写出来。

    洪灾是为天灾,人力不可胜,故堵不如疏,疏洪之法暂定为三。其一,掘湖于其源以缓水势;其二,扩其主干以顺其势;其三,分以众支以卸其力。

    掘湖蓄水修以坝,闲时养之以渔,涝时以缓水势,然此法劳民伤财,坝固则水稳,坝溃则涝甚之,是以其取舍当慎之。

    扩干分支可同时为之,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则其水势当锐减,水网密布之日水患定除。此举虽劳民但不伤民,亦可缓图之,待一县之田皆有水道其收成定将大增。

    天灾已至当防人祸,此祸有三。其一为粮祸,灾时定有豪绅屯粮待沽以至千金难买斗米,若待饿殍浮野则大祸将至,可先取豪绅之粮以济灾民,后以赈灾粮饷补之,再许以小利则此事可成;其二为瘟疫,大灾常伴有大疫,虽无征兆但不可不防;其三为匪患,县衙穷力,灾民食不果腹则易生盗匪,匪患当灭其于萌芽,若其势成则为祸一方。

    这两日思绪清晰,各种想法接连不断的浮现在脑海,以至于整本空白的书册被我写了大半,虽说有些幸苦但是看到那厚厚的版本书册的治灾方案我还是颇为自豪的。

    让人意外的是朝廷指派的赈灾大臣并没有直接去邻县而是转道来了镇子里,听说这位大臣在将军府逗留了半日才起身赶往邻县,镇子里的人都在猜测将军府想必是与那大臣有旧,我还听说那大臣过来时脸色不太好看,很多人在猜测是不是这次前来赈灾的大臣心中毫无把握。

    不管这位大臣心中有没有良方都与我没有太大关系,毕竟我连见他一面都难。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大臣前脚刚走伯淳就来约我泛舟游湖了,我在心底琢磨了一会就有了个大致的想法。

    伯淳的邀约我并没有拒绝,一来我这几日埋头苦写治灾方案确实有些疲乏,出去游玩可以放松放松心情,说不定放松下来后就会想到更好的办法了呢?二来其实我也挺想知道赈灾大臣都跟孙家聊了些什么,我猜测肯定是赈灾有关的,指不定里面就有大机缘呢?

    这次泛舟只有我跟伯淳两人,就连下人伯淳都没带几个,这让我有些吃惊,莫非今日真的有大机缘?

    客船缓缓到了江心,既然伯淳只字不提邀约的目的我也只好陪他闲聊,酒过三巡,伯淳终于是忍不住开口了。

    “子乐兄,赈灾大臣在我府上逗留了半日你可曾听说?”说这话时伯淳脸上带着遮不住的得意。

    “此事早已传遍了镇子,我又岂能不知?”我乐呵呵的应道。

    “子乐兄,我们同期考的秀才,别说为兄不照顾你,这次赈灾大臣是带着个天大的机缘来的。”话到这里伯淳就没有往下说了。

    “还请伯淳兄赐下。”听到果然是有大机缘我也就顺着伯淳的意思往下问了起来。

    “此次灾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刘大人他心底不踏实啊,也就是我父亲跟刘大人早年有些交情,刘大人这次前来就是想讨要个治灾方案的,而且刘大人已经说了,若是治灾方案切实可行的话他会向皇上推举想出治灾方案的人,只要有了刘大人的推举,这官职就不是县令了,哪怕是知府也大有可能啊!”

    “伯淳兄此言当真?”我激动的问道,县令和知府那可是天差地别啊!

    “千真万确!只是为兄这几日苦思冥想都没有想到可行的方案,唉,这等大机缘怕是与我无关了。”伯淳有些丧气的说道。

    “这几日我倒是想到了可行的方案,只是此时还不够完善。”瞬间我就想到了自己那写了半个册子的方案来。

    “子乐兄高才啊!吾不及也!既然还未完善何不让为兄也出出力为子乐兄参谋参谋。”伯淳捧了我一句,我转念一想,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多个人参谋也能早日完善方案。

    “那就这么说定了,改日我将方案带来我们一同完善。”就在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脑海里突然响起了一个冰冷的声音:

    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