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再度青春:移民去350年前 » 第一卷:苟且京师 第二十九章: 京师三人行2

第一卷:苟且京师 第二十九章: 京师三人行2

    王直吓了一跳,心说我在这里没有认识人呀,难道是土匪报复,这大白天的天子脚下,胆子也太大了吧,定睛仔细一看,是个老头。

    再仔细一看,认出来了,原来是上次书画店那个谢掌柜。

    这个谢掌柜上次得了补妆镜,转天就被来店里买画的一个太监看上了,是当今端顺妃阿巴亥博尔济吉特氏的贴身太监,姓郭叫郭运。

    卖了15000两银子外加送了一个皇家扳指,而且第二天来了说还想要,多多益善。

    老谢喜不自胜,从此就天天就盼着王直来。

    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最后急了,老头子就天天跑街边站岗去了。

    今天看见了一行的三个人,要是别人他也不见得会去注意,主要是张伟这大胖身材太扎眼,老头多看了两眼,这才发现了王直。

    喜出望外,也不顾的礼节了,上前拉住了他。

    “原来是谢掌柜呀!”王直收回手抱了下拳,老头这才觉得有点唐突了,还了个礼,拉着他就要去书画店。

    王直转头跟二哥商量,二哥说书画不能碰了,就是王羲之活过来,给你当面写一篇《兰亭集序》,拿回去也会被鉴定成仿的。

    王直点头,转头跟老谢推辞,说这回不打算要书画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老谢急了,问还有没有镜子了,他可以出钱买。

    王直有点左右为难,他不想卖可又不好明说,一时就僵在了原地。

    老谢到底是个老江湖,马上看出了缘由,说不想卖也没关系,我这里还有两样好东西,你来看看能不能相中,换一面西洋宝镜。

    几个人见老谢很执着,就随着他去了。

    没去书画店,来到不远处一个宅子里,是个二进的院子,一直走到最后的一进院子的一个房间里,估计是书房。

    几个人落座,仆人来献过茶,谢掌柜拿出一个小木匣,打开小木匣,里面是个丝绸包,再把这丝绸包打开,露出了两样东西。

    一个是个小碗,或者说是个小茶杯,白底彩花,杯面上还画了一只大公鸡报晓,和一只母鸡啄食蜈蚣。

    另一个是一个玉质小圆筒,这个王直认识,是扳指,从电视上看过。

    张伟、王直看了这两样东西,都有点泄气,就这个,这也算好东西,一个小破碗肯定不值钱,太小太平常了。

    扳指虽然是玉的,但好像也不太值钱。

    张伟和王直都摇了摇头,说您这东西还是自己留着吧,换不了玻璃镜,转身就想走。

    二哥伸手拦住,让他们坐了回去。

    自己则戴上手套掏出放大镜,拿起小碗翻来覆去的看,看了足有五六分钟,脑门上沁出了细小的汗。

    张伟问什么情况,二哥也不搭理他,继续看,脑门上的汗都滴了下来,还是不撒手,也不表态。

    最后连老谢都绷不住了,咳嗽了一声,说不行再回店里拿一幅文征明的字画搭上,二哥头都没抬,说了声:“行”。

    老谢起身去拿字了,王直过来问二哥,就这破碗,有啥可看的?

    二哥头都没抬,说:”啥也别问了,等一下,拿了字立刻给镜子走人。”哥俩也没再继续多问。

    时间不长,老谢风风火火拿着一幅字回来了,二哥只匆匆瞄了两眼,就冲王直一摆头。

    王直拿出了补妆镜,老谢如获至宝,抖着手一把接了过去,哥三个起身告辞,老谢送出大门。

    走出了一段,张伟过来拉住二哥问:”这破碗到底是啥东西?值吗?”

    二哥回头看了看,然后压低了声音问:“听说过成化斗彩鸡缸杯吗?”哥俩同时摇了摇头。

    二哥咽了口吐沫,说:“2014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了2.8亿港元”

    ”啊~~!”两个人当即傻在了原地。

    原来这个斗彩鸡缸杯和扳指一样,也是宫里郭太监卖给老谢的。

    清朝初年满人刚刚进关,皇宫里的各种规矩都没确立起来,有很多漏洞。

    比如后宫嫔妃的个人用度的采买,就没完全统一起来,很多还是各买各的。

    而且一般都由太监来买,这些嫔妃们自己也不会买,一帮子土鳖,啥也没吃过啥也见过。

    这下就便宜了这些太监们了,太监大多都是前明留下来的,个个都是老油条了。

    他们是里外两头吃,宫里的宝贝偷出去卖,吃一头;

    宫外买东西虚报价格,或者以次充好,再吃一头,大发横财。

    琉璃厂之所以能成为古玩一条街,就是从清朝初年开始的,就是被这些太监给倒腾火起来的。

    这个鸡缸杯也是前明留下来的,看着不起眼,满清那些土老帽根本不懂,就便宜了郭太监了,当成一个普通茶杯给顺出了宫,卖给了老谢。

    当然即便在前明也不是像后世那么值钱,是后来康熙后期尤其乾隆时期,对鸡缸杯大加追捧,才使得其价值连城的。

    “饿了,饿了,受不了了”从震惊中缓过神来的张伟叫喊着,王直看了看太阳,都已过了正午了,可不是该吃饭了吗,这一耽搁,饭点都过了。

    饭店是不敢去了,找了一个背静的地方,随便吃了点面包火腿之类的吧。

    张伟可没凑合,包里掏出一个大烧鸡,三下五除二就剩下鸡骨头了。

    三个人吃喝完毕,王直拿出了一个小纸条,这是当初密云瓷器店刘掌柜的,给他留下的总店地址。

    镜子还剩一面,三个人连找再打听,找到了这家瓷器店。

    果然要比密云的店气派许多,掌柜的也就是密云掌柜的表哥叫刘洪生,四十多岁,小眼睛透着精明,也是北京人。

    寒暄礼毕,王直拿出镜子,刘掌柜看了,直接把几人领到二楼,让他们自己挑。

    二哥七挑八选,挑了一个瓷盘、一个双耳瓷瓶,刘掌柜直夸二哥是行家。

    离开瓷器店,二哥一脸兴奋,说这两样都是宋瓷汝窑的,最少也值大几百万。

    那哥两就跟没听见一样,毫无反应,他们现在对大几百万已没有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