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再度青春:移民去350年前 » 第一卷:苟且京师 第四十二章: 京师四人行3

第一卷:苟且京师 第四十二章: 京师四人行3

    院子不大,没有房子,有花草树木,中间是一口井。

    这个院子让王直很动心,正好能放穿越舱,还很隐蔽。

    严格的说,这个院子应该算三进半,大约有30多间房,总面积估计有一千二三百平米,足够大了。

    几个人又碰了下头,都比较满意。

    李飞找过房东,要价为500两银子,都没讨价还价,就定了下来。

    这个价格,在清初的BJ,已算高价了。

    清初BJ的内城,一间房平均也就不到十两银子,这外城30间500两,平均下来就是不到20两一间。

    当然院子比较大,房屋都是青砖红瓦、高房大屋,提高一些价值,但总体还是比较贵的。

    王直他们考虑的一个是地点合适,离着铺面很近,一个是闹中取静,临近闹市又很安静,后面靠着天坛嘛。

    还有这个院子的房东是户部的官员,要外放江南,几个人要在清朝常驻做买卖,也要办户口登记。

    正好这个房东是正管,能都给办了,就省了许多麻烦。

    户籍制度中国古已有之,春秋就开始了,清初由于社会动荡,尤其严格。

    另外几个人都是二十一世纪的人,这个四合院要是放在后世BJ,没个一亿两亿,想都不要想。

    500两银子合成人民币才几十万,白给一样,还有啥可犹豫的?

    当即请来甲长、保人,牙人,这些李飞已经早已提前办妥,交割了银两,房契,送交官府盖章

    房东要几个人提供个人信息,好回去上户口,几个人都不会写毛笔字,叫李飞代笔

    张伟犹豫都没犹豫,年龄直接报了25岁,二哥报了26岁

    狗健挠挠头,问王直报多大好,王直说你这天然寿星佬的脸,报80合适,最后报了28岁。

    其实,他的年龄几个人中最小,比二哥小七八岁。

    轮到王直,报了19岁,狗健直接呕吐了一地。

    送走房东,王直把李飞叫过来,给了他10两银子,让他马上采买最好的铺盖,炭火炉。

    另外要他再买四个大灯笼,天黑在跨院里点上。

    张伟、二哥去雇人打扫房屋,王直和狗健骑马去取穿越舱。

    出了城,一路的紧赶慢赶,还是赶了个大黑天。

    两个人举着手电找了半天,才找到停船的树林。

    一进树林,就听到咚咚的敲击声。

    两个人一惊,关了手电,跑到林子里一看,有三个人正举着锤子砸穿越舱的门呢。

    狗健一见火冒三丈,大喊一声从马的肚兜里掏出板斧,就冲了上去。

    三个人先是一愣,看了看狗健这身高、身材,再看看那板斧,立时就跪了。

    口中只喊好汉爷饶命,王直也冲了过去,看看外舱门已被砸出十几个白印,也是大怒。

    一脚一个都给踹出老远,三个人就势连滚再爬的跑走了,狗健要追,被王直喊住了。

    打开舱门看了看,还好,无大碍,幸好用的都是特种钢。

    牵马进到里面开动了飞船,树林外三个汉子张大嘴,看着飞升而起的穿越舱,都跪倒在地连连叩头。

    清初京城的夜晚一片漆黑,只有城门、皇宫、王公大院点有灯笼,火把。

    远远跨院里的四个灯笼很显眼,毫不费力就降落到院子里。

    李飞已经走了,买了四套铺盖都很厚实,几个人还都带着越野睡袋,保暖不成问题。

    还都没吃晚饭呢,几个人进到穿越舱里,胡乱吃了点东西,最后就都睡在了里面。

    第二天一早,王明军掌柜的就来了,还送来了两个家仆。

    是陕西的老两口,王直看了看,感觉面相还都忠厚,男的挺大的眼睛,有点呆滞。

    但人并不傻,说话对答并不迟钝,姓井名华东,一问年龄,居然跟自己同岁,当然不是十九了。

    女的姓辛没名字,都叫辛姐,一看就是勤快利落人。

    陕西兴安府人,家里遭了山洪,逃荒来了京城,走投无路,卖身为奴。

    王直仔细一问,这兴安府,原来就是后世的陕西AK市,十几年前,和张伟搞药材生意,就在那里,顿时多了三分好感,就收下了。

    老井安排到前院门房,辛姐负责二进院子,严令,没有招唤,都不得进三进院子。

    问王明军多少钱,王掌柜说是乔迁贺礼,王直谢过了,又约了晚间请接风宴,推脱不过,也只好应了。

    送走王掌柜的,几个人又分成两拨,张伟和狗健领着老井夫妇继续打扫院子、添置家当,王直和二哥去拿货。

    两个人先去了书画店,找了趟老谢,上次那个鸡缸杯,用二哥的话是捡了漏了,这一次是想再看看,还有没有漏可捡。

    老谢说暂时没东西了,要他们选几副字画,两个人不肯要,老谢说要过两天,老太监已经约好了要来,应该有好货。

    王直把新家和铺面的地址给了他,让他有好东西就送过来。

    离开书画店,两个人又来到瓷器行,刘掌柜迎了下来,一番客套,二哥又选了一个元代青花大瓶,一个宋代汝窑碗。

    问刘掌柜有没有宋代钧瓷,刘掌柜的说少见,不过如果真想要,他能给想想办法。

    原来他的店,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全国连锁的,中原、江南、西北都有分店,他可以通过分店和同行给找。

    二哥、王直拿出了交换的东西,两个大贴花玻璃碗,一个玻璃托盘,和一个小圆镜。

    刘掌柜还想要上次的补妆镜,二哥说下次。

    他们私下商量过,虽然补妆镜抢手,但为了维持高价,不能轻易拿出来,其实现在包里就有好几面。

    离开刘掌柜这里,又连续转了几家瓷器行,都没发现有宋代钧瓷,看来清初宋代的钧瓷,就已经很珍贵了。

    两个人转来转去,忽然看见了路边一个漆器行,二哥拉着王直,拐了进去。

    这家店也是个小二楼,伙计过来招呼见礼,二哥转了一圈,有点失望,摇了摇头。

    问伙计货都在这里吗,伙计说要上货,楼上有,于是两个人上到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