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再度青春:移民去350年前 » 第一卷:苟且京师 第四十四章: 京师四人行5

第一卷:苟且京师 第四十四章: 京师四人行5

    是二哥跟了上来。

    “你也睡不着吗?”王直先开了口。

    “嗨,张伟那呼噜跟杀猪似的,谁能睡着?别说,狗健倒是不在乎”二哥苦着脸说。

    “嗯,狗健就是火山爆发了,他也照睡不误”王直答道。

    “妈的,今天这顿饭吃的真搓火,那些狗鞑子,也太欺负人了!”二哥恨恨的说。

    能让二哥生气的事可不多。

    “唉,没办法,什么叫亡国奴,这就是亡国奴,在自己的地盘上,给人家当孙子”王直更是一肚子愤懑。

    “我看电视上说康熙对汉人还不错,看来都是瞎掰”二哥看的是《康熙微服私访记》,他不知道那是戏说,本就是瞎掰。

    “康熙后期可能会好一些,现在不行,他现在还是个小屁孩,还没实际掌权,真正主事的是鳌拜。

    这孙子不是个东西,对汉人最残暴,本来康熙他爹顺治是主张汉化的,他没死的时候,汉化做得也挺到位的了。

    可是他一死,权利交给鳌拜他们就完了。”

    王直对这段历史有些了解,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反汉化不是从鳌拜开始的,恰恰是从号称清朝最拥护汉化的顺治帝福林,死前开始的。

    顺治登基后,的确大力推行汉化,停止满族贵族圈地,禁止抓捕汉人充奴,重用汉族官吏。

    推行汉文化教育,尊孔重教。

    但他死前的两年,全国接连几场大灾,让他认为是自己的汉化政策触怒了祖宗,降下了灾难。

    临死前下了著名的《罪己诏》十四条。

    第一条就是:“朕以凉德承嗣丕基,十八年于兹矣。

    自亲政以来,纪纲法度、用人行政,不能仰法太祖、太宗谟烈,因循悠乎,苟安目前,且渐习汉俗。

    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是朕之罪一也。”

    意思就是没能遵守祖宗的法度,改从汉人习俗、制度,造成天怒人怨,这是我的第一个大罪。

    这样的罪己诏一下,那些满族贵族当然开始反汉化了,所从顺治末期开始,满族对汉人的压榨奴役比以往更甚。

    “这房子要改造改造了,能不能想法子通上电?”二哥换了个话题。

    “我也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法子发电呀,太阳能太不稳定,风能也不靠谱,”王直说。

    “不是有柴油发电机吗,有超静音的”二哥说。

    “算了吧,说是超静音,实际也不比拖拉机声音小多少,放到这里,恨不能全城都能听到。”

    王直的一个同学是玩房车的,有一台超静音柴油发电机,他试过。

    “那就没办法了,可是没电真不适应,”二哥有点失望。

    “办法倒是有一个,搞个大容量移动电源来,就是麻烦点,时不时就要穿越回去充电,”王直说。

    “可以用太阳能补充嘛,对了,再装个太阳能热水器,咱们得有地方洗澡”二哥来了兴致了。

    “那可是要费点事了,还要搞上下水,倒是可以弄两个整体淋雨间过来。”

    王直说着,推开了二进院的院门,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看来辛姐果然很能干。

    “电灯也要通上,这煤油灯实在受不了,跟萤火虫屁股似的,油烟子还呛人。”

    二哥晚上最大的娱乐,就是捧着古玩来回的把玩,没有灯光他很不习惯。

    “哦,可以,咱们就把三进院子全改造了吧,洗澡间、通电,外人咱不让他们进来”王直赞同道。

    “可是谁来安装呢,你行吗?”二哥想到了新问题。

    “这,够呛,这要懂电才行,外行干不了”王直皱起了眉头,心想,看来还要找个行家来清朝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飞就来了,带了一个人,是张伟托他找的内管家。

    姓焦叫焦俊哲,承德人,长得四方脸,干瘦干瘦的,三十几岁的样子,说以前干过十年管家。

    张伟让留下试试吧,又让李飞再给铺面寻两个伙计来,李飞去了。

    叫过新管家去户部取户口,房契,再寻两个丫头来,焦管家也去了。

    王直叫过狗健,说想让他留下多待一段。

    不穿越的情况下,留在21世纪会加速衰老已经是事实了,留在清朝会怎样还不知道,需要试试。

    四个人只有狗健可以不回去,所以他留下最合适,但王直又怕他惹祸,有点纠结。

    狗健举着手向毛主席保证:”绝不惹祸,最多就去去铺面,哪也不去,”

    王直说尤其不能去内城,他知道清初的BJ内城,是不让汉人居住过夜的,一经发现,杀无赦。

    王直给他留下了100两银子,让他督促焦管家、李飞,继续收拾院子和铺面,

    该买什么买什么,该修什么修什么,狗健都一一记下了。

    焦管家已经回来了,户口、房契都已取回,还带回两个丫头,都是十三四岁的小女孩。

    长得黑黑瘦瘦的,破衣烂衫,都是河南逃难的流民家的孩子,养不起就卖了。

    王直叫过辛姐,让她试试看看,如果能用就留下,给点散碎银子买几件衣服,洗个澡收拾收拾,以后就归辛姐管理调教。

    王直又把焦俊哲叫到跨院,交代他明天找人把院墙加高,

    院内树木都伐光,院门换成高大的包铁门,然后再开个后门,也是要铁包的高门,

    这是为了万一有事,可以从后门出入,

    本来他还想在跨院里挖一个地下室,但冬天无法施工,只能等天暖再说了,又让把三进院的门也换成包铁的高门。

    交代完毕,几个人又去了铺面,张伟说要给铺面起个名字,狗健说叫“伟哥”合适。

    二哥说那还不如直接叫壮阳药呢,王直想了想,说叫“经纬”吧,和BJ、张伟的音,又有经略四方的意思,几个人都说好。

    李飞回来带了两个半大孩子,都是十二三岁,是近郊的农家子弟,来这里算学徒。

    张伟说留下试试,又交代李飞按“经纬”店名去订做招牌、字号。几个人又商量商量了柜台、屏风、座椅的摆放等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