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红利时代 » 第124章

第124章

    龙哥在东南洋晒了一个多月的阳光,享尽了美女环绕的艳福,这让枸贵非常不岔。

    唉!

    真是好命呀!

    自己在北俱这个冰天雪地里,替龙哥千筹万划,龙哥却在外面出尽风头。

    想象中的龙哥吃忆苦饭、啃老地瓜、嚼窝窝头的计划,都没有实现。不论他走到哪里,都是超级明星待遇,人群簇拥,即使在片场里,也有无数人围观。

    剧本是枸贵勾勒大纲,让小旦丰富情节,又请了一位著名导演,加上“演技丰富”的尤撒国一零壹空降师第八团大兵、与龙哥“日久生情”的昂碧丝、龙哥那些环肥燕瘦的美女同学、还有持续为泰西尤撒记者们服务的年轻人们,整个拍摄团队强大到不要不要的。

    枸贵还专门拿出两台高清摄像机,给龙哥使用。

    上一次龙哥比武的影响力为什么那么大,跟高清高速摄像机有很大关系,观众可以从这种高科技的影视作品里看到更多的艺术效果,享受到更好的视觉盛宴。

    还差两天元旦,龙哥才依依不舍地从东南洋回来。

    “龙哥,是不是把昂碧丝吃掉了?”枸贵看到龙哥神采奕奕地样子,非常八卦地问起来。

    “唔——这个嘛,还没有!你知道的,我老妈看得紧,还有莱丽丝她们一直紧跟着,让我没机会下手!”龙哥表示遗憾。

    “兄弟交个法子给你。你跑到中东去,加入一个阿啦伯国家的国籍,然后就可以合法地娶一堆老婆了。”枸贵挤眉弄眼。

    “去!你准备让我老豆打断我的腿吗?”龙哥对这个馊主意不满意,他老爸李海全是个守旧的花国人,要是龙哥真的加入什么阿啦伯籍了,估计会断绝父子关系。

    “好吧,后天别忘记了跟胡克的比赛。比赛那天,我就不去了,记着你是个演员,不要一下子把胡克打倒,多给人家留点面子。”枸贵嘱咐道。

    “嗯,知道了,你休息吧。”龙哥一听“演员”两个字,就闷闷不乐。

    那天他看过枸贵的剪辑后,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演员,而不是一个武术家,这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

    “龙哥,我知道你的理想。可是你要明白,理想的实现,必须凝聚一批人来帮助你。你要是只表演一击即杀的武技,除了杀人狂,不会有人来学习。武术是一种文化,跟书法一样,它必须有人文方面的价值,才能吸引人。这个价值,需要你来开拓,而不是专门搞杀人技能。”枸贵严肃地说道。

    龙哥用力点点头:“我会努力的。只要能发扬花国武术,我就会全力以赴!”

    第二天,枸贵在黄行健的陪同下,去了花旗银行。

    在花旗银行,枸贵以仲景制药的股份为抵押物,申请三亿尤元的贷款,年率百分之三,还款期为三年。

    同一天,枸贵的“大地房地产公司”也挂牌成立,委托猎头公司到处挖人才。猎头公司从高盛集团挖来一个资本运营高手,是一个尤太人,叫古德拉利,枸贵直接给他百分之三的股票期权,把他拴在自己的战车上。古德拉利甫一上任,就迅速组建班子,根据枸贵的要求,设计CBD,准备占领一些大城市的核心要地。

    尤撒国新的经济增长周期开始了,从耶历六二年开始,尤撒国走上了一段长期增长模式,尽管中间小经济危机不断,但大的增长走势没有变,直到七十年代中后期结束。七十年代末期后,制造业开始大量转移至国外,等熊盟解体后,整个尤撒国经济走上了以金融化为经济核心的道路。

    枸贵要做的,就是趁现在地价便宜得跟白送一样,赶紧拿地,尤其是城市核心区域,拿到的地盘越多越好,屯积起来,然后开发。他相信,自己超前的眼光,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充沛的现金流,成为制药之后的另一个现金奶牛。

    亨叔告诉枸贵几个银行的名字,需要贷款,就去找他们。枸贵一听就明白了,这几个银行,应该都是自己叔叔们的产业,至于是哪个叔叔的,他也不去问,总之用就是了。

    枸贵离开东南洋以后,负责东胜洲事务的赵瑞成立了一个东南洋开发基金,统管尤撒国、泰西洲各国在十八国及蒲甘、花南国的投资事宜。枸贵刚回尤撒国的时候,尤撒国国务院、各大财团不少人都找上门来,让枸贵直接打发到了赵瑞那里。赵瑞利用这层特权,迅速聚拢起超过百亿尤元的资金规模,开始大规模投向整个东南洋的基础设施领域和工业制造领域。

    当然,基金的最大金主,枸贵猜测并不是真正的尤撒国人,而是自己的叔叔们。毕竟东南洋刚恢复稳定,对白人这些善于避祸的资本家来说,还处在试探性阶段,即使投入,也只能是小打小闹,先看看风色再说。

    在枸贵的眼中,当这个基金开始赢利后,就会源源不断带动尤撒国制造业转移。先是人力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然后就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当东南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崛起后,尤撒国制造业就完全空心化。

    枸贵的房地产业,也将是推动尤撒国金融业繁盛的一个重要环节。枸贵甚至都想好了怎么炒作概念,实现不断的融资,把尤撒国中产阶级都拉进房地产这个怪圈里,即使不能六个钱袋子养一个房子,至少也要两个钱包全力以赴才行。

    有恒产才有恒心嘛!

    经济学家不都是这样说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