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官之陈 » 第一百二十章:傀儡陶青

第一百二十章:傀儡陶青

    陶青这时内心有些惶恐。

    刚听晁错讲了一些事情,没想到自己没在长安的这些日子发生了这么多事!

    太皇太后驾崩,陛下宴会上说传位于梁王?晁错他还上奏削藩!陛下还同意了!而且诏令都已经发下去了一部分,就楚王和吴王的还没有发!

    自己这个御史大夫不在,他们居然能干这么多事?当我是摆设吗?

    不过冷静下来后,陶青发现自己不在也是一种幸运。

    宴会当陛下说了传位梁王后自己在场该怎么做?反对招惹太后,同意招惹陛下。不说话的话,那自己可能两边都要得罪。

    毕竟身为御史大夫,现在的朝中老二,申屠嘉当时还不在,那就是臣子中老大!

    虽然是表面的御史大夫,但在遇到这种问题必须要站出来。

    再说削藩,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当时自己在,该站哪边?

    所以思前想后,陶青认为自己不在,才是最好的结果。

    晁错从刚才就一直在注意着陶青的脸色变化,知道他此时一定在自己内心计算着得失。

    看着陶青面色由凝重转变为平静,甚至还带着微微笑意后,晁错笑着又为陶青满上了酒樽。

    “这杯酒再来恭喜陶大人高升,同时也祝我们以后合作愉快。”晁错拿起酒樽笑道。

    陶青听到这儿就明白了,自己升任丞相后,登上御史大夫的人恐怕就是晁错了。

    陶青也笑着拿起了酒樽:“那就多谢了!”

    陶青喝完后将酒樽放下,咂吧了下嘴开口道:“我还有一事不是很清楚。”

    晁错闻言笑道:“但说无妨!”

    “就是有关申屠老丞相的死,我从长安出发前往匈奴那边是他身体还很硬朗,怎么这我一回来,就得知他老人家去世了呢?”陶青注视晁错问道。

    晁错听着犹豫了片刻,像是责怪自己一般,还叹了声气:“唉!此事说来也怪我,我之前不是担任内史吗!如果按照以前,我内史府衙离宫中,离陛下就太远了。”

    “于是我就向陛下上了道奏疏,让陛下允许我将高皇帝那废弃的院墙给砸了,开一道门,直接进去未央宫。起初只是试试,陛下如果不答应就算了,但谁知陛下一口就答应了。”

    晁错脸上做出一副很惊讶的样子:“然后我就请了工匠开始施工,却被申屠老丞相给发现了,他就连夜写了封弹劾我的奏疏。”

    “我就和老丞相在陛下面前探讨了一番,在陛下确认的情况下,老丞相也就无奈的离开了,可谁料想到,老丞相在丞相府居然吐血晕倒;经过太医诊治,说活不过六月了。”

    晁错这样说着的同时还用一种微妙的眼神看着陶青。

    陶青看着这眼神就知道肯定没有晁错所说的这么简单,而且晁错肯定在这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陛下也插了一手,而陛下插手的原因恐怕是认为申屠嘉占的权力太大了,那自己又该怎么办呢?自己之前是认为申屠嘉不管哪方面都完胜自己,所以自己就只能放权。

    可现在是丞相了!

    陶青这时甚至还从晁错那里看出了一种挑衅的意味。

    他是想要自己以后老实些吗?

    厅内的气氛有些沉闷。

    又过了一会儿,陶青才面露苦涩的叹道:“老丞相年纪大了,可能也是旧伤堆积,导致的复发吧,这也怪不到晁大人;所以晁大人也不必自责。”

    晁错听着陶青的回答很满意。

    晁错突然开口问道:“陶大人,有关之前我上奏削藩一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陶青显然没有料想到这晁错还会逼问这个问题。

    思索了片刻,笑道:“削藩一事陛下的心里自有算计,陛下做出的决定,想必已经是最好的决定了。”

    晁错见陶青这么回答,愣了下笑道:“说的好!陛下的决定才是最好的决定!像朝中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成不了大事,只有像陶大人您这样的明白人,才能高居丞相之位!”

    ……

    翌日早朝。

    刘启正式颁布了诏令。

    原御史大夫陶青升任丞相,内史晁错升任御史大夫。

    并将内史府权力一分为三,分为左右内史以及主爵中尉;统称三辅,共同管理京畿地区。

    原内史府司马王恢升任左内史。

    原少府丞申屠蔑升任右内史。

    原骑郎将李广升任主爵中尉。

    ……

    陈府书房。

    陈安在思考着刘启今日颁布的诏令。

    晁错一上去后,刘启就迅速叫内史府这个庞大的机构给一分为三,估计是信不过其他人来接任内史之位,不过一分为三后就多出了两个两千石的职位。

    王恢的升任在意料之中,申屠蔑的升任可能是刘启对于申屠府的一种补偿。

    至于李广的升任,陈安想了许久,得出的结论就是刘启要开始任用李广了,刘启估计已经在准备和吴楚两国的战争。

    ……

    吴国会稽郡广陵城。

    前一段时间河堤溃决,发生了洪涝灾害,致使许多下面县城有流民来到了广陵城。

    刘濞下令给他们在城外搭建了帐篷临时安置,并在城门口搭起了施粥棚。

    刘濞此时就在亲自为受灾的百姓施粥。

    “老人家,拿好!”刘濞为一位比他还要大的老人打上了满满一碗粥,递了出去。

    刘濞看着那位老人伸出颤巍巍的手。

    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又收了回来,对着旁边吩咐道:“驹儿,帮这位老人家端过去。”

    刘驹听到后立马就答应了:“诺!”

    刘驹接过后走出粥棚,一手端着,另一只手扶着那位老人家。

    “来,慢些走。”

    “谢谢,谢谢啊!”

    那位老人家感动的一直在抽泣,连声道谢。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被吴国太子扶着。

    “大王的心地真是善良啊!”

    “对啊,大王对待我们真好。”

    “那是肯定啊,你见过有其他地方不用交税吗?不仅不用交税,大王每年还给我们发钱呢!”

    排着队等着喝粥的百姓和周围已经有了百姓都在称赞着刘濞的善举。

    刘濞听着这些声音,脸上露出着微妙的笑容。

    这时突然应高从城内急匆匆的跑了出来。

    应高跑到刘濞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刘濞瞬间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