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官之陈 » 第一百二十七章:楚王刘戊

第一百二十七章:楚王刘戊

    当初纪成以将军的身份加入了刘邦的队伍,帮助刘邦破秦灭楚。

    后来战死,留下了一个儿子纪嘉。

    高祖八年刘邦追封纪成为襄平侯,由儿子纪嘉继承。

    纪嘉也在周勃等人平定诸吕的过程中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所以也可以说是有功于刘启他们一家。

    可是现在纪恢所犯的罪名确实太大了。

    刘启沉吟了许久,叹气一声:“唉!晁卿,此事召集各位大臣商议吧。”

    晁错一听走出应道:“诺!臣这就去。”

    下面跪着的纪嘉则内心忐忑,交由大臣们处理就意味着刘启在推卸责任。

    既不想违反律法,又不想被别人说没有人情。

    ……

    楚国。

    彭城。

    休侯刘富本来在这里吃吃喝喝,欣赏下歌舞,过着悠闲的生活。

    但是最近他听到了一些传言。

    自己的侄儿楚王刘戊要反!

    对于此事他一开始只当是谣言,前两日发生的事却改变了他的看法。

    申公和白生被刘戊给贬为了庶民,还让他们穿着囚衣去做劳役。

    两个多月前穆生就请辞离开了楚国。

    要知道这三个人都可以算是刘戊的爷爷,都是楚元王刘交的同门师兄弟,可现在刘戊丝毫没有顾念以前的情份。

    这一点让刘富心惊,从这些迹象看来刘戊变了,他今日来这里就是想要问清楚这些事情。

    在王宫里等了一会儿,就见着刘戊走了进来。

    刘戊看着刘富站起身子来和颜悦色的笑道:“叔叔今日怎么得空来找本王啊?”

    虽然刘戊是一脸笑容,但刘富总感觉刘戊的笑容有些怪异。

    刘戊试探着说道:“大王,臣这几日在外面听到了一些有关大王的谣言,所以……”

    说到这儿,刘富犹豫了下。

    刘戊这时却开口道:“所以什么?”

    “所以来找大王来求证一下。”刘富这下将话说完后就看着刘戊。

    刘戊却撇了撇嘴笑道:“不错,外面出传的不是谣言。”

    刘富听到刘戊的肯定回答,心里抖了一下,连忙道:“大王,此事万万不可啊!现如今国内百姓安居乐业,战争一起,受苦的是他们啊!”

    “更何况陛下并没有对不住我们这一脉啊!小弟现如今在朝廷任宗正,也证明了陛下对我们一脉的重视的啊!”

    刘富所说的小弟正是如今刘启身边的宗正刘礼,他是楚元王刘交的幼子。

    “啪!”

    听到刘富这话的刘戊大怒,重重的拍了一下案几!

    “没有对不住我们这一脉?他刘启都要削本王的封地了,还说没有对不住我们!还有你说刘礼!他这些年在长安早已忘了还有我们这家人了,晁错上奏削藩他屁都不敢放一个!”

    “大王!小弟他在……”刘富苦着脸还想继续说些什么,却直接被刘戊打断。

    “叔叔你无需再言!本王的事你不用关,你只需要接着在府中吃喝玩乐便可,其余事情本王自有安排!但若是本王知道你有什么对不住本王的地方,休怪本王不念叔侄情份!”

    刘戊说完直接转身进入后殿。

    前两日刘濞已经来找过他了,商议了具体的内容。

    两国紧挨着,等到时候刘濞起兵,一路过来楚国的城门都会大开。

    等到两军相会就是直取长安之时。

    ……

    长安城。

    有关纪恢一事终于落下帷幕。

    像晁错这样的法家之人就认为律法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认为既然纪恢没有脱离纪家,只是被废了世子的头衔,那还是纪家的人。

    当街叫嚣谋反,辱骂君父;就应当按汉律腰斩弃市,再灭其三族。

    立即遭到了以章武侯窦广国为首的儒家还有直不疑这等黄老派的大臣们反对。

    他们认为如果按晁错这样处理,开了一个先例。

    以后要是别的家族因为财产之争,认为自己没有夺得家产不死心,效仿纪恢的做法来个鱼死网破;那又该如何?

    此事让新上任的廷尉张敺很是为难;之前的前辈张释之那是个铁面无私,严格按律法来行事的狠人。

    所以张释之的很多判决案例都是可以作为他们现在处理案件的参考。

    可是就算是张释之也没有遇道过这种情况啊!

    张敺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没有张释之那样的狠劲,张释之即使遇到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先按律法稳住,再去找刘恒请示。

    可现在是刘启直接将事情丢到了他廷尉府,不仅如此,还将一帮大爷给请过来;他现在是两头为难。

    张敺面色为难的向陶青看去。

    陶青身为丞相却像个没事人一样闭着眼睛。

    重要的是也没有人去问他的意见,仿佛这里就没有丞相,晁错就是身兼丞相和御史大夫两职。

    就在两边唾沫横飞之时,刘启借此事为由进宫与窦漪房缓和关系;意思是这么重要的的事情我身为皇帝会来请教您。就像当年先帝请教薄姬一样。

    窦漪房心里经过上次袁盎的劝解后也一直想找机会和刘启和谈一下,这下刘启自己送上门来,还是如此重要的事,让窦漪房觉得刘启并没有忽视掉自己这个太后。

    窦漪房本身是黄老爱好者,她也知道刘启在晁错的教导下偏向于法家。

    于是给刘启出了个折中的主意。

    就按汉律来判决,先将纪恢腰斩弃市,然后再由刘启和窦漪房一起下诏赦免其余人等,说念在以前纪家有功的份上。

    这件事情落下帷幕后也即将进入新的一年。

    ……

    淮南国。

    丞相府。

    张释之在陈安的建议下主动请退来到了淮南为相。

    虽然在淮南国大多人都知道他是因为以前得罪的当今陛下才被赶到了淮南这个地方,也有很多人觉得他已经疯了,所以才会来到淮南之后将这个地方治理的仅仅有条,除了军权不在手中之外,其余的事情他都能插上一手。。

    张释之却从未放弃过再次入京的希望。

    他自己年纪大了可以在这个地方呆下去,但他的儿子张挚还年轻,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一直呆在这个贫困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