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官之陈 » 第一百九十七章:真实的朱买臣

第一百九十七章:真实的朱买臣

    朱买臣现在的职位是议郎,刘启手下的直系谋官,就是刘启发问他们来作答。

    但这种谋官有一千也有七八百了。

    像朱买臣这种没有背景的很难有出头的机会。

    陈安沉吟了片刻道:“让他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一个样子微胖的中年人便走了进来。

    “下官朱买臣见过少府大人。”

    陈安右手一指旁边的位置:“坐吧。”

    “多谢大人!”

    等朱买臣入座后,陈安缓缓开口道:“今日你来找本官可有何要事?”

    朱买臣原本是吴国人,在第一届科举时便跑来参加了,所以窦漪房和刘启下的命令也没有影响到他。

    但他身为吴国人在刘启的心目中多多少少会减些分数。

    朱买臣刚坐下褥垫还没热乎,便又起身了,看了看左右并无他人,拱手道:“下官今日前来想向少府大人谋一前程。”

    朱买臣由于没有背景,入宫为官十年了才从三百石升到六百石,让他感到有些挫败,前一久吴楚叛乱被平。

    朱买臣担心会因为自己是吴国人会遭到牵连,内心惶惶了多日,好在刘启没有追究已经离开了吴国的官员。

    但朱买臣还是想要晋升,他想要更大的权力,而不是一辈子待在六百石的位置上。

    前两天他从同僚的口中得知了陈安将少府清洗过后空出了许多位置,其中有两个少府丞的位置听说都是准备给两个原本只有六百石的官吏。

    这让朱买臣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丝晋升的希望。

    犹豫了再三后朱买臣便来了少府拜见陈安。

    陈安听到朱买臣的话有一种很怪异的感觉。

    因为如果没有陈安的干预,后来的张汤和朱买臣二人应该是死对头。

    这个死对头是真的死对头,朱买臣那边刚把张汤给害死,结果张汤一封遗书让刘彻又将朱买臣给处死。

    朱买臣这个人倒是真有实力,不过他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为人贪婪。

    三次为官三次都因受贿被罢官。

    再就是喜欢装B。

    ……

    朱买臣原先在会稽郡为小吏的时候被同僚所排挤。

    朱买臣后来因东越王余善叛乱任了会稽郡守,要回乡任职。

    可他到了会稽郡城外时,命令随从在外面等候,自己穿上一身又脏又破的旧衣服,怀里揣着太守印绶,步行到了郡邸。

    正好时逢年末上计官员到京上报的时候,会稽郡那些上计官员聚在一起饮酒,他们呢也认识朱买臣,还以为他和以前一样,所以都不屑看他一眼。

    朱买臣便走到后厅,和守邸人一起吃饭。

    等快吃饱的时候,朱买臣装作不在意的露出了那系着官印的绶带,看到了那方印章,正是会稽郡守章。

    守邸人大吃一惊,连忙跑出去告诉了告诉了上计官吏。

    那些官吏都喝醉了还说守邸人说胡话,守邸人是心惊胆战的要他们进来看看。

    这时一位以前十分看不起朱买臣的官吏摇摇晃晃站起来,说要拆穿朱买臣的鬼把戏。

    结果等他进了屋内睁着醉眼看见了朱买臣,醉醺醺的跑到朱买臣的身边趴在他腰上看那官印。

    等他看清后瞬间酒就醒了,掉头就跑,口中还嚷嚷着:“是真的!”

    院子里的官吏听着全部都酒醒了,一个个挤在中庭中争相拜遏朱买臣,之前轻视他的那个官吏更是直接跪在了地上求朱买臣饶命。

    因为他很清楚这次朱买臣来就是平叛的,要是记仇,直接把他往前线一派,铁定是活不成了。

    朱买臣慢悠悠的从屋内走出来,眯着眼睛向他们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都起来。

    等他们都起来后,外面已经驱了驷马高车入内迎接他。

    他便坐着驿车离去。

    会稽郡的官员听说郡守要来了,征召百姓修整道路。

    等朱买臣到了会稽郡上任后,看见了他的前妻和现任丈夫在修路。

    当初他前妻认为朱买臣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前途,便哭闹着要和他离婚,朱买臣没法子只能写下了休书。

    而这再见面时,双方的身份已经是天差地别。

    朱买臣便停下车,让他的前妻和丈夫上了后面的车子,将他们载到了郡守府,安置在了院子内,并供给食物。

    一个月后他的前妻想不开便上吊而死,这件事还出了一个成语典故(覆水难收)。朱买臣就给了一些银两给她丈夫让其安葬她。

    其实朱买臣的前妻本质也不坏,只是眼界略小。

    当初朱买臣和他妻子一起靠着砍柴为生,后来朱买臣刚和前妻分开时,少了一半的收入,天寒地冻的,朱买臣差点饿死。他的前妻和丈夫去上坟时看见了,便唤他前来,给他饭吃,让他活了下来。

    朱买臣在任了郡守后,对于当初帮助过他,给他粮食对他有恩的人全部一一回报给了他们。

    ……

    而现在就这样一个饱受争议的人出现了陈安的面前。

    即使现在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也让陈安不自主的会想起。

    陈安沉思了半晌说道:“你有何本事认为自己值得我手中官吏的一个位置呢?”

    朱买臣如实说道:“下官十年前初至长安,想要参加科举而扬名立万,但在长安无亲无故,只有寄宿于一同乡家中。在他家中温习书籍备考之时,偶然发现了一卷至宝,名曰》三字经》,下官发现此书中许多理念都与我儒家相同!”

    听到这儿,陈安的面色变得更加的怪异。

    相同是有不少,但还融合了其他黄老、法家、墨家的综合版。

    只见朱买臣继续说道:“下官废寝忘食的捧阅《三字经》,因为下官认为只要将这一卷《三字经》理解通彻,就一定能通过科举。果不其然,下官如愿通过了科举,入宫为小吏。”

    “后面得知此书乃是少府大人所著,便一直想要拜见少府大人,但奈何少府大人府中门槛太高,每日拜访之人络绎不绝,下官这等小官一直没有机会前去拜访。但今日下官已经想清,是时候来拜访少府大人这等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