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官之陈 » 第二百一十四章:名人

第二百一十四章:名人

    总的说来陈安还是有很大的名气,那些不知道陈安的人在听说是少府后也都老实了下来。

    施粥现场的秩序还算是可以,只是多多少少会有些读书人排队时会一起交流,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

    陈安看了下周围的情况。

    已经领到了粥的自己三五成群的走到一边蹲着或是直接坐在地上,吹了几口就开始吃了起来。

    还没有领到在排着队的,面色都有些焦急。

    陈安在巡视的过程中,有些见到陈安的读书人都在窃窃私语。

    “陈少府看着好年轻啊!”

    “不是看着,是本来就年轻。”

    “就是,陈少府才二十七岁呢!”

    听着他们的讨论,陈安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陈安走到登记名字那些桌子前,随意拿起一本已经写完的书册,翻弄起来。

    翻着翻着就看到了一个自己熟悉的名字——司马相如。

    对于司马相如陈安还是熟悉的,一曲《凤求凰》,相思愁断肠。

    司马相如通过科考的概率还是极高的。

    陈安又继续向下翻着,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颜异。

    对于颜异大家或许没有什么印象,但他祖上的名字大家应当都知道——复圣颜回。

    颜异这个人在后世还是有许多争议,而这争议来自一件事。

    颜异在武帝时期任大司农(治粟内史),以廉洁正直著称。

    有一次武帝和张汤商议发明了一种“白鹿皮币”,一张卖四十万钱,各路藩王和诸侯进京觐见时都必须要购买,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勒索。

    武帝在征求颜异的意见时,颜异直接提出的不同的看法,说诸侯王他们来长安觐见本来就是带着贡品等等东西而来,现在反而还要找他们要四十万钱,不合理。

    武帝听了就不高兴了,加上那时的张汤和颜异之间有仇恨,就命人悄悄告发颜异,说他发表异议。

    武帝便派张汤审理此案,当时其他的大臣多是些阿谀奉承之辈,都纷纷落井下石,说颜异的坏话。颜异就被张汤判了死罪。

    想到这里,陈安不禁又觉得有些怪异的感觉。

    张汤已经招募了,这颜异自己再把他给录取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默默将手中的书册放下后,忽然,听到了旁边第三张桌子那传来的声音。

    “名字,什么地方的人。”

    “主父偃,燕地蓟县人。”

    陈安听到这个名字看向了那边。

    登记的人看了主父偃的身份凭证,与他刚才所述没有区别后递给他一个号牌。

    主父偃接过道谢一声便离开前往去粥棚排队。

    望着走远的主父偃陈安感觉有些奇怪,这是都想趁着刘启登基后的第一次科举来上位吗?

    一次性来了这么多小有名气的人。

    ……

    淮南国,寿春。

    张释之神色忧伤的坐在丞相府中,他有些失望。

    他本以为自己阻止了淮南王刘安的叛乱,刘启怎么都会给自己一些奖赏,甚至不计前嫌,让自己回到长安城中去。

    可结果却让张释之很忧伤,刘启只给了一句做的不错就没有下文了。

    其实张释之犯了一个大忌讳,私自禁足自己的君主。

    但其实那种情况下也不能怪张释之,毕竟他要是不管的话,淮南王刘安就反了!

    就在张释之忧伤的时候,外面他的张远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

    “父亲大人!父亲大人!”

    张释之有些不满的说道:“这么着急干什么啊!?”

    张远却满不在乎,欣喜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父亲大人您看!”

    “这是什么?”说着张释之从张远的手中接过信函。

    拆开来看了下,瞳孔逐渐放大,脸色也变得精彩了起来。

    随即看向张远:“机会来了啊!”

    “不错,父亲大人,我相信我们只要将此事办好,一定可以得到陛下得信任!”张远兴奋的说道。

    这封信函正是陈安所写,想让张释之帮着调查那些船只的下落,以及那些粮食去了哪儿。

    张释之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转身对着张远说道:“你等会儿带人小心的去码头那边走访,询问一下那边的平民。”

    “知道了父亲大人,我马上就去。”

    ……

    河东郡,大阳县。

    宁成这边也得到了消息,说是长安方面会派人过来调查此事,并且已经启程,近日就会抵达这边。

    那说明一个问题,周阳由肯定也会来这里。

    自那日陈何对宁成说了义纵来这边可能是奔着周阳由来的之后,宁成就特地找到了义纵,希望他到时候不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导致自己来这边的任务失败。

    对于宁成的话义纵向来都是嗤之以鼻,所以有没有听进去就不得而知了。

    在昨日他又再次找到了义纵,让他安分些,义纵甚至没有理睬他,义诺倒是说会看着义纵,宁成即使不相信,也没有办法。

    总不能直接绑了丢回长安吧!

    就在这时,外面的侍卫跑了进来:“禀大人,郡守大人和郡尉大人已经纷纷抵达了大阳县。”

    宁成闻言默默叹了口气站起身说道:“走吧,随我一同前去迎接。”

    “诺!”

    ……

    宁成带着当地的一些地主豪强来到了城门口迎接周阳由和申屠公。

    “下官大阳县县尉宁成拜见周郡守,申屠郡尉。”宁成看着面前的周阳由和申屠公说道。

    周阳由闻言哈哈大笑:“哈哈,宁县尉如此年轻,前途不可限量啊!”

    说着还上前将宁成拜下的双手扶起。

    申屠公在一旁见着也连忙说道:“宁县尉不必多礼,最近可有与陈少府来往书信?”

    申屠公他一直以为宁成刚到河东郡的时候就来见他是因为陈安派宁成来帮助他的,实则不然。

    按照陈安所说,这河东郡上下几乎就没有好官吏,即使有,也会被周阳由或是申屠公打压,之所以来了后先找申屠公是因为陈安认为对比起周阳由来说,申屠公稍微要好一些。

    而宁成在这里无亲无故,自然也就要找到一个帮手先靠着。

    等到解决了周阳由再考虑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