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老文散文集 » 第13章 行露

第13章 行露

    路上的露水湿漉漉的,难道不想早点赶路吗?只怕路上的露水太多了。谁说鸟雀没有嘴巴?怎么会啄穿我的屋子呢?谁说你还没有成家?凭什么送我进监狱呢?虽然送我进监狱,但是要想成家的理由不足。谁说老鼠没有牙齿?怎么会穿透我的墙呢?谁说你还没有成家?凭什么让我吃官司呢?虽然让我吃官司,但是我绝不会顺从你。

    这首诗是一位不知名的女子为了拒绝与一个已有家室的男子重婚而创作的。男方显然采用了强暴手段,用刑狱相逼,但是作者并没有屈服,而是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意志。

    即使用今天的标准来看,这种宁为玉碎的气节也是值得称赞的。气节是主体价值的一种体现,它与金钱所代表的价值尺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气节是为了维护某种内在的价值观,比如尊严、人格、理想等,而不顾牺牲现实的实际利益,甚至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因此,它表现出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境界。

    金钱所代表的是现实的实际利益。当人只关注眼前的实际利益时,就完全可能为此牺牲精神上的价值追求,变得像行尸走肉一般只关注眼前的琐事。当人变成金钱的奴隶时,他就完全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丧失了自己。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话只对了一部分。只有挣钱机器(机器没有生命,没有自我意识,因而没有自我,仅仅是一个物)才会为了财富而死去。

    人生确实有比金钱重要得多的东西。士可杀而不可辱。羞辱是对人格尊严的嘲弄和调戏,是对人的价值的蔑视和抹杀,为此,当然值得付出生命的代价。沦为奴隶,成为他人的玩物,应当算是最为悲惨的人生境况,为了拒绝和摆脱这种境况,当然也值得付出代价和生命。我们从诗中读出的,正是敢于说“不”字的凛然气节。这是需要大无畏的气概的。

    然而,现在的我们已经很少敢于说“不”字了。我们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过于迎合他人的期待,过于害怕失去,以至于不敢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我们变得软弱无力,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自由。我们需要回归到气节的精神中,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立场,不被外界的压力和诱惑所动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行露,是一种勇敢和坚定的精神,是一种对自己价值的坚守和追求。让我们在现实的利益和精神的追求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勇敢地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不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动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