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我家对面有条河 » 第七章 石子河规划

第七章 石子河规划

    小心翼翼的跨过石子河,往南走点,到和门前路大概齐的地方的时候,薛青荇在河西往东照了几张照片。

    “我们在河边种一排垂柳咋样?微风吹过,垂柳的枝条轻轻摇曳,多美!”

    “可是那柳絮飞舞会影响美观吧。”

    “现在有无絮垂柳,春天不会有柳絮,白舟学长的公司附近就有这种无絮垂柳的苗圃。”薛青荇对卫大强说。

    “行,你们决定!”

    然后三人继续往前走,走走停停,然后商量商量,当走到孤山边的时候,贺白舟跟卫大强互相对视了一眼。

    “再上去一次?”

    “青荇在,不行,等过两天她不在这了再说。”

    “好。”

    眼神交流完,两人继续陪着薛青荇观察。

    用了一上午时间,终于转了一圈,三人累的大汗淋漓,回到家中,先冲洗了下,然后一起吃饭。

    今天稀罕婶做的是汤面条和油饼。

    奶奶问薛青荇:“闺女,慢点吃,告诉奶奶,看的咋样?”

    薛青荇毫无形象的用力将嘴里的油饼咽下:“奶奶,我心里有点数了,这两天在家画画图,到时候买树苗,买花草。”

    “嗯,闺女好好弄,想吃啥让你稀罕婶做,你们俩这几天听青荇的,她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听到了没?”

    吃过饭,大家都去午休了,三点多,薛青荇敲了敲门:“睡醒了没?该起床了!”

    两人迷迷糊糊的起来,打开门,迎面而入的是一阵热浪。

    “我说,天这么热,咋不多睡会?”贺白舟说。

    “午睡睡一会就行了,睡多了容易睡不醒,我们来讨论下。”

    进到东屋,看到乱七八糟的桌子,薛青荇皱了皱眉头,一边收拾一边埋怨他们:“我说你们都不能将这桌子好好收拾收拾?这么好的桌子落到你们手里算是被糟蹋了。”

    “所以这家需要你来主持啊。”贺白舟烧上开水,嬉皮笑脸的说到。

    “你们就别刺激我这单身了。”卫大强没好气的说。

    笑过后,三人开始讨论如何规划。

    “河边一排垂柳,就从小桥那里种到最西头!”

    “路边种上香椿吧,炒鸡蛋好吃。”卫大强说。

    “不行!”薛青荇予以了否认,“香椿容易生虫,不好治,太烦人,白舟,那叫什么虫?”

    “斑衣蜡蝉,就是我们常说的花姑娘。”贺白舟回答。

    “白舟,你说种啥吧。”薛青荇想了会想不到该种什么,就问贺白舟。

    贺白舟想了想:“种洋槐吧,春天花好看,还能吃,路边离河边还有百十米,这里土层比较厚,也不会被淹,正好适合洋槐。”

    “套种些桂花也挺好,八月十五桂花香,到时候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挺好。”薛青荇突然说了一句。

    “那就用洋槐和桂花,春天槐花,秋天桂花,夏天就不用说了,到时候一年三季都有花香。”贺白舟说。

    薛青荇拖着脑袋,想了会,然后再在纸上大概画了个草图。

    “你们看,河边到路边宽的地方有一百来米,窄的地方也有七八十米,我们可以选择几个地方种些腊梅,这春夏秋冬就都有花了,并且这些树种都好管理。”

    贺白舟和卫大强纷纷赞同。

    “行,这样弄下来,我们这会不会成为一个网红打卡地?春摘槐花,秋嗅桂,夏天避暑,冬赏梅,多美?要不我们也开启直播?”薛青荇兴奋的说。

    卫大强朝薛青荇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学园林的,不愧是大娘教出来的才女。”

    贺白舟也有些小激动,他嬉皮笑脸的说到:“行,到时候哥给你打赏!”

    “嗯哼?”

    “现在有个问题,我们得先拿到这块地再说!”贺白舟一瞬间摆正脸色。

    路边这块狭长的地以前是大家的耕地,虽然人们都不在这住了,但有几户还会过来种粮食的,不过这些都好说。

    首先,都是贺白舟他们本家,爷爷奶奶一辈子善良,并且爸爸做生意后,把这几家都带出来了,所以如果去说,拿下这地不成问题。

    其次,这上班比种地强,虽然还有人回来种一下,但慢慢的这些地都会成为大家的负担,如果有人要,那他们也是很乐意放手的。

    再次,北湖村离东南最近的村都有七八公里,这是算是一个死地,毕竟西边和北边是大山,东边山体往南延伸,大山自西向东形成了一个弧形,北湖村正好位于弧形中央,是个天然的隔离带。

    最后,北湖村的人都在市里买有房,户口都迁走了,目前户口在这里的只有爷爷奶奶和贺天才一家,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村里的事情,只要他们一家同意,就算是集体决议了。

    不过,当大家陆陆续续迁走后,乡里也想让北湖村作为一个自然村并入东南的宋庄村,但最后没有成功。

    现在乡里对这里是一个放养的态度,乡里的干部偶尔会过来转一圈,其他时候都不见人。

    以前北湖作为重要的水源地还受到市里乡里的重视,但自市里建的自来水厂,取的是洞墨湖的水,毕竟洞墨湖的水流量更大,洞墨河更靠近市里。

    孤山是两个乡的交界处,南边是另外一个乡的地界,周围几公里就这一个村,再加上交通不便,所以这里被遗忘是正常现象,要不是孤山南侧那条通往北边省的省道带来些人气,这里更荒凉了。

    “就这么定了,现在种植得种大一些的树木,包着泥才好成活,不会太便宜,再加上这地,所以让大人投资得青荇来,咱俩不行,青荇,没问题吧?”贺白舟问。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三人正说着,三辆车驶了过来,大人们忙完今天的工作,立马就过来了。

    听到车响,薛青荇立马出来,来到院子里,坐在奶奶的身旁:“奶奶,我们商量好了,先平整河堤,种上树,不过我们手里没钱,你看?”

    “别说了,我跟他们说。”奶奶笑呵呵的说,“敢不支持我的乖孙媳,还反了他们了!”

    “妈,今天咋样?”

    “伯,上次您给的茶我那都快喝完了,我朋友们都说您弄的花茶太好喝了,再给我点?”

    “白舟,我们来了也不出来迎接一下?”

    “看,还是闺女乖,那俩臭小子跑哪了?”

    一时间,一天都安安静静的院子充满了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