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黑暗料理皇帝 » 第二十二章 玛拉·辛格

第二十二章 玛拉·辛格

    经过之前的数次观察,奥多已经决定要将疯马捧起来。

    奥多要亲手打造一个超级巨星。

    于是,叮嘱他暂时不要找经纪人,因为这在某个方面符合他的计划。

    这部电影就在磕磕碰碰的开始拍摄了,刚开始几天里进度非常糟糕,几乎每个镜头都要ng数过两位才能过。刚开始还有职员在私下里抱怨几句,不过几天后也就习惯了。

    疯马的可塑性真的非常不错,而且因为曾经的落魄也肯认真钻研,这样双管齐下,虽然有时候依然有点业余的小失误,可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奥多不由想到了“曾经”看到的一个笑话,调侃好莱坞三个以外表著称的男演员,说:

    汤姆克鲁斯是把所有角色都演成了自己,并还觉得很自豪;

    布拉德皮特则是认为自己演的就是那个角色;

    至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角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稍微有些刻薄,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男演员太英俊的话也不是什么好事,至少在评论家眼中,即使他们演技不错也会因外表而被扣分。这很不公平,但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最好疯马能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

    奥多这么想着。只是这可不容易,所以还是让疯马先成为演技派比较好,这段时间里他的收获还是满多的。

    奥多一丝不苟的按照原版《搏击俱乐部》进行拍摄的,根本没想过要去修改什么。

    大卫·芬奇是打开整个潘多拉魔盒来讲故事的导演。

    每一部作品都都能引起巨大的讨论。

    在美国最大的大众评分网站IMDB上,《搏击俱乐部》和《七宗罪》依旧位列网站评分最高电影第11、20名。

    从电影的内容上来说,芬奇是在绝望之中再淋头浇下一罐黑油。

    故事往往高速发展,撞车,接着冲入别的轨道越发疯狂。(“搏击俱乐部”);

    哪怕是基于现实的故事,剧中人也要么倾家荡产要么孤独终老几乎没有好下场(“社交网络”)

    即使芬奇总算要拍个温馨感人的故事了,到最后观众也只能感到自身的渺小和无力感,潸然泪下。(“本杰明巴顿奇事”)。

    芬奇的坏是骨子里的坏,他悲观,绝望,唯黑暗而美丽,这已经成为芬奇电影的基础,这种坏是习惯性地植根在影像中的。

    从电影的画面上来说,大卫·芬奇倾向于高对比度,黑白分明的画面,色彩都偏冷。

    他热衷于数码摄影,画面本身就带有了电子仪器的疏离感,另外画面都刻意做了冷黄绿色调处理,显得更加冰冷,此举使画面更加疏离于观众。

    高速剪辑,此举营造了紧张凑实高信息量的气氛,但都不是废镜头。这些飞快的镜头连接起来信息量极大,不仅完成蒙太奇的故事叙述使命,也交代了各个人物的心理状态,周围环境,已经各种台词在上下文之间的隐含意味。

    芬奇像一个现代工程师,走在技术的前沿,擅长于打造精密细腻的数码产品。但是他会端着送到你手上,然后跟你说:“嘿嘿你别打翻哟,里面都是黑油。”

    按照奥多的半吊子水平,能做到照抄已经是极限,稍微的改动,都可能让里面的黑油遇火爆炸,让这部史诗级优秀电影魔改成烂片。

    拍摄的空闲,奥多不断试图拉拢布拉德·皮特。

    这个家伙真的太帅了。

    奥多和皮特站在一起,就有一种男版,美女与野兽的既视感。

    皮特的八字眉毛完美顺应了微微向下撇的眼睛,线条完全一致,眉眼距离适中,而且比一般人的眉毛更向两边靠,再加上蓝色的瞳孔,这就是很多人说皮特眼睛好看的原因。

    还有下颚角是皮特长相的另一处灵魂,宽且棱角分明,凸显出硬汉形象。

    这两点真的是教科书式的完美

    无论是青年还是老年时期,皮特都是对莱昂纳多颜值全方位的碾压。

    随着疯马渐渐的进入了状态,拍摄进度也开始慢慢加快,即使皮特完成自己的戏份离开了也没有出现过倒退的情况。奥多原本计划用最迟八周时间拍完所有镜头,不过现在看来可以提前到六周了。

    但是,新的麻烦随之而来。

    ......

    丽莎驱车回到了郊外小镇的剧组,罗罗亚诺、疯马、奥多热烈的欢迎了这位老朋友。

    奥多还买了一个大蛋糕,在草坪举办了路摊烧烤派对,来欢迎丽莎进剧组。

    可到了片场开始拍摄后奥多却不再客气。

    “cut!还要我继续重复吗,丽莎?”喊停的奥多有些恼火的抬起头来,将手中的摄像机交到摄像师手中后他大步走到丽莎面前。

    “我跟你说过几遍你的角色了。”

    “你的硕士学位没有教会你基本的英文语法吗?”

    “我们相遇的时候,碰巧是我人生中最诡异的一段时间。”

    “杰克的最后一句台词,你能理解吗?罗罗亚诺,你帮我给这位女士请个小学英语家教。”

    奥多话说得有些重,毕竟ng次数都快赶上最高的那次了,这种情况不应该在现在出现。

    丽莎完全无法理解玛拉这个角色的内核。

    这可能和丽莎没有经历社会底层的生活有关。她的生活在遇到奥多之前,就是生活在幸福的棉花糖里面。

    就算遇到奥多,强迫她吃黑暗料理,也只是在这甜蜜的生活中加了一点黑咖啡,让生活的色彩更丰富而已。

    ......

    玛拉辛格,一个阴暗堕落的女人猝不及防地出现在原本孱弱如行尸走肉一般的杰克面前时,杰克心中充满着不安和矛盾,这便是产生皮特这个人格的起因。

    杰克需要一个精神导师来帮助他面对原本生活中没有勇气解决的问题,包括女人。他便干脆发明了以另一个自己:昏昏沉沉,醒醒睡睡,在梦境与现实中不断地交叉控制着他。

    “得失眠症的人无法真正入睡,也没有清醒的时刻。”

    杰克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插叙进入的已经是剧情的尾声。作为主人格意识到了是自己的精神分裂伤害了玛拉的感情,而她的存在贯穿了自己一系列疯狂的举动。

    “我终于意识到枪、爆破、战争......都跟玛拉-辛格这个女人有关”

    这是杰克清醒的瞬间。

    ......

    很明显,丽莎·库卓对于这个角色的理解很肤浅,半路出家的她驾驭这样的角色很困难。

    这样下去,丽莎只能去Netflix电视剧制作部,去拍那部《老友记》了。

    奥多刻薄的语言攻势,让丽莎在《女巫布莱尔》建立的盲目自信极速消融。

    “对不起。”丽莎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但她垂着脑袋并没有多说什么。

    奥多叹了口气,又仔细观察了丽莎一下,然后招手把化妆师叫了过来:“我需要将她的眼袋画得更深些,显得更加疲惫,就好像几天没睡好。另外,脸颊也画得再深些,实在不行可以用些纯黑色,让她的脸显得阴暗一些。”

    眼看着丽莎和化妆师离去,奥多不由再次叹了口气。

    这次搞完,奥多就决定不再亲自拍戏了。

    当一个好莱坞的幕后大佬不香吗?为什么要受这份罪?

    过了一周时间,在奥多、罗罗亚诺、疯马、皮特一群人的集体指导下,丽莎渐渐领悟了角色。

    虽然之后以及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丽莎依然少不了要ng几次,可相比最开始的时候已经好了许多。奥多也就因此放下了心来,只要丽莎保持现在这样的状态,相信这个月就可以完工。

    在接下来的五六天里,拍摄依然磕磕碰碰,最终没能在感恩节之前完成,哪怕奥多有意无意的放水,对丽莎的一些镜头要求得不是那么严格也不行。

    《搏击俱乐部》无论对于奥多来说,难度太高了。

    相比之下,《女巫布莱尔》就是小孩子过家家。

    感恩节到来了,因为丽莎的拖累,《搏击俱乐部》果然没有按照拍摄进度完成。

    奥多的剧组也只能先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