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黑暗料理皇帝 » 第二十九章 《搏击俱乐部》首映

第二十九章 《搏击俱乐部》首映

    压抑的镜头氛围,杰克,一个萎靡不振的白领。写字,很闷,碍于旁人眼光,穿得十分妥帖,

    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常常怀疑自己的品位是否够得上某个阶层。

    于是,不停地去IKEA买家具,填满房间里每个能展示自己的品位的角落,甚至去买带裂纹的碟子。如果能买到阴阳桌都会去买。好像接近有文化的家私间接展现了自己的社会阶层。

    医生对杰克说,你不是最惨的,你如果想知道谁比你更惨,那么请君移步去教堂看看鸡蛋癌患者。

    在鸡蛋互助会,杰克看到这些人失去鸡蛋之后,失衡的雌激素刺激让他们长出大肉包。

    杰克感叹:上帝的胸怀也不过如此。

    伴随着有节奏的电子乐,杰克总是在说,每天晚上,我生一次,死一次;白天工作,晚上参加这些安慰活动,感觉就是在度假。

    但是好景不常,一个看起来像是坏女孩,有着严重黑眼圈并且非常瘦的玛拉出现了。她需要安慰,也需要梦幻,她说她分分钟想死,但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就是,她没死成。

    接着,泰勒出现了。

    “我在这里看到了最强最聪明的人,但是你们的潜力被浪费了,你们做着社会上最底层最琐碎的工作,做侍者,加油工,洗车工,或者打着领带上班,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衣服。”

    “于是,拼命工作买不需要的东西,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我们的时代没有战争,没有经济大恐慌,我们的战争是心灵的战争,我们的恐慌就是自己的生活。我们从小看着电视,相信有一天,我们长大后我们会变成富翁,明星或者摇滚巨星。

    “但是我们不会,那是我们渐渐面对的现实,所以我们非常愤怒。”

    电影院里这是响起了窃窃的私语声。这一大段融合了父亲和上帝语气的Godfather式的道白,说得观众们心惊肉跳,诚惶诚恐。

    随着情节的继续发展,观众们终于看出了基本线索和框架,男主角杰克是一个精神分裂者,狂躁愤怒的泰勒和性格怯懦的杰克是一个人。

    这是一则极具颠覆性质的社会生活寓言:

    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现状,是现代生活中的癌症。虚无使人痛苦,使人希望借各种方式找回存在的真实感。

    然而现代人的精神悲剧就是,当他们自我搏斗、脱离了一种精神上的奴役的时候,不知不觉又进入了另一种奴役。影片自身所带有的一种不可言传的魔幻性与自我消解意味使它。

    正因如此,这部电影显得非常的吸引人,如果不是在电影院的话,说不定会有人跳起来要求重新播放某个片段了。

    终于,电影放到了最后,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揭晓。

    杰克吞枪自尽,但是没有死,他和女友玛拉一起看着城市在爆炸中毁灭。

    随着字幕播放完毕,灯亮了,然而,剧院里没有掌声,只有断断续续的讨论声。

    虽然大致已经明白了这是个什么故事,可很多地方并不是看一次就可以明白的。

    比如:玛拉是真的存在吗?杰克是男主角的本我吗?

    观众们相互交换着自己的观点,浑然忘了电影已经结束。

    “看起来这部电影失败了,居然连掌声都没有。”坐在靠后面的剧组专用位上的奥多“叹息”着说道,“不得不说,疯马,你真让我失望。”

    “我?”坐在哈庭斯边上的疯马莫名其妙看向奥多。

    “没错,你是演员,难道不该负上些责任?”奥多满脸的认真。

    “这……”疯马郁闷了看看左右,半晌才叹道:“丽莎和皮特也是演员啊。”

    “那不一样,”奥多随即摆了摆手,“你的戏份最多。”

    坐在他身边的丽莎终于没忍住,噗嗤笑了出来:“好了,奥多,就别再捉弄了疯马了,你没听到他们的讨论吗?说不定马上掌声就会响起来的。”

    话音刚落,啪啪的掌声就响了起来,最开始只有一个人,几秒钟之后大部分人都加了进来,只是因为讨论着电影的情节,鼓掌的人不少,掌声却稍显有些稀落。。

    “好了,伙计们,已经差不多了,我们也该离开了。”看看观众们已经开始三三两两的往外走了,奥多站起来招呼大家准备回去,但他刚走到过道就被几个人拦住了。

    “你好,奥多先生,我是《洛杉矶晚报》的约翰贝特森,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当先一个一头棕发,五官还算端正的男人如此说道。

    “奥多先生,我是《东部共和报》的记者,可以谈谈你这部电影吗?”贝特森后面那个人将手伸了过来,他有对很醒目的招风耳朵,是个法国人,因为他用的是法语。

    后面还有几个人,纷纷用着本国的语言或者口音古怪的英语做着自我介绍,奥多一边点头示意一边瞟了眼跟在身后的哈庭斯。

    哈庭斯微不可察的耸了耸肩。

    都是小报吗?好吧,无所谓。奥多微笑着举起了手:“谢谢你们的捧场,有什么问题就请问吧,当然,请不要太刁钻,我想你们肯定不希望我说无可奉告之类的话吧?”

    柏林电影节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依然有不少出色的电影前来参加。

    比如那部在64届奥斯卡上同时拿走最佳电影、最佳男女主角的《沉默的羔羊》。

    而且和疯马他们一样,作为主要演员的安东尼霍普金斯以及朱迪福斯特也都出席了这届柏林电影节。

    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身为《女巫布莱尔》的导演兼制作人的奥多获得了许多关注,但他终究还是个新人导演,而且在记者眼中导演的新闻价值始终不比那些大明星。

    所以知名媒体都去围着那些更为知名的导演和大明星转去了。

    不过,这也没关系,有总胜于无。

    几个月以前即便是《女巫布莱尔》获得好评后,也没有什么记者过来访问过他。

    奥多的合作态度获得了不少人的好感,最先发问是那个法国记者:“我想知道,你这样的剪辑是出于什么目的,奥多先生?”

    “当然是讲故事了,任何剪辑方法其实都是为了讲好故事。”

    奥多微笑着回答道,但难免在心里骂上一句白痴,虽然有关注是好事情,可人要是蠢了就没办法了,小报果然只是小报。

    “这是部让人惊讶的电影。我注意到在鸡蛋互助会上鲍勃只跟杰克说话。鲍勃在搏击俱乐部只跟杰克打斗。泰勒只跟鲍勃说过一句话,但是鲍勃没有回复他。鲍勃只跟杰克说过话从来没跟其他人说过话。这是否表示....”

    这次问话的是那个《洛杉矶晚报》的约翰贝特森。

    奥多耸了耸肩:“很抱歉,这个我不能直说,我只能说,一切线索都在电影当中。如果觉得还有疑问或者哪里不对,不妨在剧院里重新看一次。”

    其他那些小报的记者和他们一样始终围绕着情节提问,这让奥多郁闷不已。

    不过想想也对,小报追逐的都是那些能非常吸引眼球的花边新闻,会跑来访问他,除了刚好遇上外大抵还是因为电影的悬念太过吸引人。

    从这点来说……还算不错吧。

    因为一边聊一边在往外走,一群人很快来到了剧院外面,奥多随即给了哈庭斯个眼神。

    哈庭斯会意的点了点头,忽然高声说道:“各位,如果不满意不妨问问疯马先生和皮特先生。他们是整部电影的主角。”

    记者们怔了怔,随即围到了疯马和皮特的身边,果然,在记者,尤其是小报的娱乐记者眼中,演员的价值还是要比导演大上许多。

    疯马明显有些受宠若惊,虽然周围只有八个小报记者,其中还六个是采访布拉德·皮特的。

    但是,疯马什么时候得到过这样的待遇?

    他随即镇静下来,面带微笑的应对起来,看得出他喜欢这样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