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 第29章 招募

第29章 招募

    这下,解缙也是彻底的无话可说。

    细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个理?

    不过很快,解缙就回过神来。

    不行,不能被太子殿下带到沟里去!

    解缙定了定神,出言反驳道:“太子殿下,臣看此事还是不妥啊!”

    “只有饱读诗书之士,才能精准的把朝廷的旨意说明白,讲透彻。”

    “这些老农们大字不识一个,如何才能精准的传达朝廷的旨意?”

    “让这些老农们推广土豆?臣看不行!”

    解缙这话一出,顿时得到了许多新科进士们的赞同。

    是啊,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农,怎么能代表官府,准确传达官府的意思呢?

    这绝对不可能!

    然而朱樉闻言,却是笑了:“解爱卿,此话差矣啊。”

    “这些老农们的确是不识字,不过这不是还有你们呢么?”

    “只要你们给这些老农们解释清楚官府的政策,不就完事了么。”

    “等这些老农们清楚了政策,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像乡亲们传达。”

    “而且这些老农们的效率,指不定还比你们这群文人们高呢!”

    “毕竟这些老农们,更了解乡里的情况,也更熟悉乡里人在乎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精准的在乡里推广土豆。”

    解缙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直接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这未免也太......

    解缙还没来得及开口,一旁的新科进士们就嚷嚷了起来。

    其中一个面色苍白的中年男子,率先叫嚣了起来:“太子殿下,你这话,置我们这些寒窗苦读上来的学子们于何地啊!”

    “我们好不容易十年寒窗苦读上来,就是为了好好当官,帮朝廷办事的。”

    “怎么现在这些目不识丁的老农,也能与我们平起平坐了?”

    “要是这样,那我们十年寒窗,简直就像个笑话一样。”

    “我们不服!”

    中年男子的话,顿时得到了一大帮新科进士们的赞同。

    “对啊太子殿下,我们苦读这么多年出来,可不是为了与那帮子连名字都写不出来的老农为伍的。”

    “太子殿下,要让我和这些老农们平起平坐,这简直比杀了我还难受啊!我们读书人,不应该受到这种折辱!”

    一时之间,群情激奋。

    所有人义愤填膺,恨不得用唾沫活活淹死朱樉这个过于天真的太子殿下。

    然而顶着这么多质疑之声,朱樉并没有退缩。

    相反,朱樉脸上的表情,更加严肃了。

    就连手边的葡萄,都被朱樉放了下来。

    朱樉望着众人,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椅子。

    顿时,众人杂乱的话语都被咽进了肚子里。

    一时之间,大殿内落针可闻。

    眼看众人都安静了下来,朱樉才清了清嗓子,不紧不慢道:“既然如此,那按照你们的说法,我们朱家可不配与你们平起平坐。”

    这下,众人皆是愣住了。

    有机灵的新科进士立马反应了过来,连忙跪下冲着朱樉讨饶道:“太子殿下,此话何讲?”

    “陛下和一众皇子皇孙,可是九五之尊,天选之子啊!”

    “我们这些草民,如何能够与天选之子媲美?”

    “依臣之见,我们的确只配仰望陛下,不配与诸位皇子皇孙们平起平坐。”

    然而,朱樉听到这等恭维之言,却并未有多少欣慰。

    望着那名出头的新科进士,朱樉淡淡道:“大家都是聪明人,你们也别拿天选之子那套来糊弄我。”

    “大明眼下才建国十几年,难道你们就都忘记了?”

    “当初和父皇一起打天下的诸位将军们,哪个不是穷苦出身,哪个不是家里世代务农?”

    “要是按照你们的说法,那父皇和诸位将领们,还配与你们这些清贵的文人们说话吗?!”

    众位新科进士闻言,顿时抖如糠筛。

    就连解缙,也是垂头不语。

    这可是好大的一顶帽子啊!

    要是这帽子被扣严实了,他们这群小官吏们,焉有活路?

    朱樉看到这群蔫了的官员们,尤不解气,继续追问道:“你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孟子的话,你们应该不会没有听过吧。”

    “孟子他老人家曾说过,百姓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

    “普通老百姓,才是这个国家的基石。”

    “你们这些当官的,就是奉旨为百姓服务的。”

    “怎么,刚刚考上进士,就想踩在百姓的头上一手遮天了?”

    “要是把你们下放到各个县衙去当官,就你们这种高高在上的做派,能成什么大事?”

    这下,众人皆是俯身跪倒,一个个像是被雨淋过的鹌鹑,大气不敢喘。

    眼看众人噤若寒蝉,朱樉也是见好就收,随口捏起一颗葡萄放进了嘴里,淡淡道:“既然如此,你们对我招募老农宣传土豆,还有什么意见?”

    殿中,传来一阵令人窒息的沉默。

    所有人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生怕被朱樉点名。

    眼看众人没有异议,朱樉便继续朝众人吩咐道:“解爱卿,麻烦你去草拟一份文件,重点介绍土豆的好处和推广土豆的重要性。”

    “其他剩下的人,去应天城附近的县里招募有经验的老农,来一起推广土豆。”

    “记得,你们选的农民一定要是会种田的。”

    “如果是县里的种粮大户,那就更好了。”

    众人闻言,也是连声称是。

    就这样,推广土豆的第一期任务,如火如荼的开展了下去。

    可是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朱樉面前。

    这天,几个奉旨去县里面招募老农的新科进士,相约来到了东宫。

    一见到朱樉,他们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起了苦。

    “太子殿下,这老农,实在是招不上来啊!”

    “县里面的这帮农民们,一个比一个固执。”

    “我们那是好说歹说,连嘴皮子都快磨干了,可他们就是不为所动,只守着自己的水稻,看都不看我们的土豆。”

    “马上快到春种的时节了,这时间可是耽误不得啊!”

    “要是大家都种上了水稻,我们的土豆还如何推广?”

    “我们总不见得让人家把好好的水稻拔了,来改种我们的土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