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 第51章 擂台

第51章 擂台

    但是朱允炆万万没想到,眼下朱樉竟然直接大摇大摆的走上了擂台!

    下意识的,朱允炆就要去找几位老师。

    朱允炆从来就不是什么有主见的人。

    眼下这种突发情况,也只有几位老师能帮他解围了。

    可是朱允炆看了半圈,却又收回了视线。

    对了,今天几位老师都公务在身,恰巧没过来。

    这......这可如何是好?

    朱允炆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心里却是一阵焦急。

    就连额角,都渗出了几滴汗珠。

    可是时间不等人。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朱允炆只得硬着头皮,再次向朱樉确认道:“叔叔,侄儿刚刚没听清楚,您身边这位究竟是个什么来头?”

    朱樉闻言,也是笑道:“此人名为杨士奇,只是一名平平无奇的教书先生,既没有功名傍身,也没有在朝中担任一官半职。”

    这下,朱允炆扑通扑通乱跳的心脏,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既没有考中科举,也没有在朝中做官?

    看来这人应该也只是一个不知名的读书人,不足为惧。

    想到这,朱允炆也是重新振作,冲着朱樉拱手道:“既然叔叔请了个帮手,那侄儿我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朱允炆冲台下侍卫招呼道:“快去翰林院请方孝儒先生过来。”

    台下的众文人闻言,皆是大惊。

    什么?朱允炆这次竟然要请方孝儒过来一同辩经?

    众人看向朱樉的眼神中,顿时夹杂了些许同情。

    方孝儒的大名,在整个应天城中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众文人的心中,方孝儒简直就是才华横溢的代名词,当之无愧的当世诸葛。

    更重要的是,方孝儒此人,最拿手的可就是辩论啊!

    方孝儒那手出神入化的辩经功夫,不知折服了多少文人才子。

    就连远道而来的名家大儒,在方孝儒手下也讨不得好去。

    这朱樉怕是初来乍到,还没听说过方孝儒的威名吧。

    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实在是勇气可嘉。

    可是有勇气又不能当饭吃,今天这太子殿下,怕是要惨败而归了!

    就连站在朱樉身边的杨士奇闻言,也是满脸忐忑。、

    虽然朱允炆的学问不足为惧,可方孝儒那可是实打实的辩经能手啊。

    朱允炆,杨士奇有信心打败。

    可是要说方孝儒,杨士奇心里就没谱了。

    杨士奇不禁把目光投向朱樉,心中忐忑。

    这次辩经,台下的诸位文人们可是都看着呢。

    要是朱樉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辩倒,可实在是丢脸的很啊!

    做叔叔的连侄儿的学问都不如,说出去简直笑掉大牙。

    这无形之中,就会让朱樉在朱允炆面前矮上一头。

    而且要是朱樉就这样丢脸的被朱允炆辩倒了,朱樉还如何收服得了手下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

    杨士奇虽然来朱樉旗下的时间不太长,但还是知道一点内幕的。

    眼下朱樉手底下的文人,大多还是用重金利诱过来的。

    他们大多也只是拿钱办事,对朱樉本人并不是真心的拥戴。

    原本因为流言的原因,那帮文人就蠢蠢欲动,甚至之前还辞职了一人。

    要是这次朱樉辩经失败,岂不就是坐实了这流言么?

    届时,朱樉手底下还不知会乱成什么样子呢!

    一想到这,杨士奇目光中的担忧愈发的浓重了。

    然而此时的朱樉,却是仍旧一派怡然自得的样子,看上去胸有成竹。

    杨士奇见状,也是心下稍定。

    看太子殿下如此神态自若,或许胸中有奇招也说不定呢。

    撇开视线,杨士奇和朱樉一道,老老实实的在擂台上等了起来。

    很快,方孝儒便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来到了擂台之上。

    望着站在台上的朱樉,方孝儒心中简直乐开了花。

    好家伙,这次终于把朱樉给钓出来了。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投。

    这辩经,可是他的拿手好戏啊。

    方孝儒似乎已经能看到朱樉被打的落花流水后那懊丧的模样了。

    眼看方孝儒来了,朱允炆也仿佛瞬间找到了主心骨,精神为之一振。

    朱允炆连忙笑着迎了上去,冲方孝儒恭敬的行礼道:“方先生,您来了。”

    方孝儒闻言,也是笑着还礼。

    朱允炆此举,更是赢得了台下众多文人的赞誉。

    看看,皇太孙阁下不愧是皇太孙阁下,这礼数真是无可挑剔。

    有此端方君子,实乃我大明的福音啊!

    然而朱樉见状,却是不屑一顾。

    自穿越以来,朱樉最头疼的就是这些虚头巴脑的礼数。

    在大明,就连最最普通的行礼,也各有各的规矩。

    对长辈,对同僚,对下级......都各有各的行礼方法。

    不仅是行礼,就连在称呼方面,也是麻烦一堆。

    稍一不留神叫错了,就是失了礼数。

    这对朱樉一个现代人来说,无异于残酷的折磨。

    有琢磨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的功夫,还不如老老实实干活。

    就连去郊外打个猎,也比学这些东西来的划算啊。

    不过朱允炆要搞这些花哨的东西,朱樉也不好拦着他。

    于是朱樉只能等着朱允炆和方孝儒先互相行了个礼,再说了些场面话。

    终于在一番推辞过后,方孝儒和朱允炆双双坐在了擂台上的座位上。

    朱樉见状,也是暗自长叹一口气,连忙大刀金马的往椅子上一座,顺手喝了一口茶。

    一旁的杨士奇,也是规矩的在朱樉身旁的位置上坐好了。

    待双方坐定,这辩经便正式开始了。

    作为四人中最德高望重之人,方孝儒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开口道:“今日的辩经,是为了在辩论中使学问更加精益。”

    “依老夫之见,此次辩经就以治国之道为题如何?”

    朱樉闻言,也是无可不可的点了点头。

    这辩经,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话题。

    左右也就那么回事,具体辩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

    方孝儒闻言,也是精神为之一振。

    很好,这样一来,他的赢面又大了一些。

    毕竟最近在翰林院中,方孝儒一直在研究治国之道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