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 第58章 价格

第58章 价格

    然而解缙闻言,却是立刻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太子殿下,臣看此事不妥啊。”

    “这邸报我也是读过几篇的。”

    “可是这邸报实在是枯燥无味,平铺直叙到了极点。”

    “要我说,这邸报甚至还不如四书五经有趣些。”

    “这种干巴巴的东西,民众怎么会愿意看呢?”

    一旁的杨士奇,也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太子殿下,臣也认为这里面存在一些问题。”

    “官府发行的邸报,都是经由专门的衙门统一抄录的。”

    “既然是官方文件,自然是不计人力物力的。”

    “可是我们要是自己发行报纸,却不能不管不顾啊!”

    “按照现在衙门里的规制来看,发行一份报纸就要雇上一个抄写员。”

    “抄写员也是需要会读书识字的,就算是雇最最便宜的落魄文士,一年也起码要付上个十几两银子的报酬。”

    “虽然朱氏商行家大业大,但是以朱氏商行的实力,雇上几百个抄写员怕就是顶天了。”

    “然而几百份报纸对上应天城这么多的人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啊。”

    “要想用报纸来遏制流言?臣看实在是不太可能。”

    解缙和杨士奇的发言,顿时得到了大批幕僚的支持。

    然而朱樉闻言,却仍旧是神色淡淡。

    似乎这两个问题只是落在桌子上的两颗灰尘,稍微轻轻一掸便能飞走。

    慢斯条理的喝了口茶,朱樉首先把目光转向解缙:“解爱卿,你这话的确是有些道理。”

    “可是这报纸,为什么非得弄得像邸报一样干巴巴呢?”

    “一样的内容,我们大可找一些专业说书人来进行润色。”

    “那些说书人们都是专业的,做上这么一些小改动自然是不在话下。”

    “而且我这边,还有几本很精彩的话本。”

    “依我之见,可以把这些话本连载在报纸上。”

    “光是这精彩的话本,就能吸引不少百姓了。”

    “如此一来,还需要担心百姓不愿意看么?”

    此话一出,解缙也是心服口服,连忙拱手施礼。

    眼看解决了一个问题,朱樉又喝了口茶,把目光转向了杨士奇:“至于杨爱卿,你的担忧也是有些道理。”

    “但是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成问题。”

    “虽然邸报要用抄写员抄写,但是我们的报纸为什么要用抄写员呢?”

    “难道你忘记了我之前办的印刷作坊了么?”

    杨士奇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便是恍然大悟。

    对啊,自己怎么把这茬子给忘了。

    现在朱樉名下的印刷作坊,采用的可都是活字印刷术啊!

    活字印刷术的效率之高,杨士奇也是知道的。

    制作一份报纸模板,怕是连半天的时间都用不了。

    只要有了模板,印刷那就是轻轻松松的事。

    想印几份印几份,根本不用担心。

    杨士奇脑中转过了弯后,也是对朱樉赞叹连连。

    真不愧是太子殿下,这种惊世骇俗的发明,也能被轻而易举的发明出来!

    一时之间,殿内的气氛重新恢复了欢快。

    朱樉见状,也是微微一笑,主动发问道:“既然如此,那诸位觉得这一份报纸的价格大概定多少比较合适呢?”

    “我从小就生长在皇宫里,不太熟悉民间的物价,还劳烦诸位帮我参详一下。”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什么?这报纸还要收钱?

    解缙连忙第一个跳了出来,反驳道:“太子殿下,臣看此事不妥啊。”

    “我们办报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百姓能看到我们的报纸。”

    “可要是一旦收了钱,那百姓们还会来看我们的报纸吗?”

    “虽然这几个小钱对那些官宦人家来说或许只是个小数目,可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多少也是钱啊!”

    “要是有这钱,拿去买点其他零碎小吃或是小用品不好吗?”

    “这报纸看过一次就作废了,也没什么实际意义,更别提传给子孙后代了。”

    “有哪个大傻瓜,肯掏真金白银去买这报纸呢?”

    “依臣之建,我们不如在大街上免费派发报纸。”

    “这样一来,也能让更多的老百姓看到这报纸。”

    杨士奇闻言,也是连忙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解大人之言,臣附议。”

    “虽然我们有高效的印刷作坊,但是这印刷报纸的油墨钱和人工费,仍是一笔不可忽视的支出。”

    “除非一份报纸卖上几百文铜钱,我们才能回本。”

    “这报纸的定价如此之高,显然不妥。”

    “最终报纸的售价,肯定也是低于这报纸的成本的。”

    “既然左右都是亏本买卖,那为什么不索性把报纸直接送给老百姓呢?”

    “反正那几个卖报纸的钱对我们来说,也只是聊胜于无。”

    “与其抬高门槛让老百姓看不起报纸,还不如直接大方一些,这样也能让老百姓记着我们东宫的好。”

    然而朱樉闻言,却是摇了摇头。

    看来这些古人还是太嫩了一些啊。

    这些古人们,根本就没把握好市场规律和人性。

    朱樉又是喝了口茶,不慌不忙道:“既然如此,那解爱卿我问你,假设现在有两本一模一样的书。”

    “一本是有人在大街上免费派发给你的,一本是你自己花高价买来的。”

    “这两本书,你会更爱惜哪一本?”

    解缙闻言,也是愣住了。

    这......这算哪门子问题?

    解缙思索片刻后,谨慎的答道:“我觉得,我应当是更爱惜那本花高价买来的。”

    “哦,为什么?”朱樉闻言,也是笑眯眯的反问道。

    解缙想了想,解释道:“我想或许是因为花了高价的缘故吧。”

    “既然是花了高价买回来的,那自然就不忍心损毁丝毫。”

    “要是这书被损坏了,就相当于平白无故丢掉了一大笔银子。”

    “这种事情,自然是没人愿意看到的。”

    “而那另外一本书虽然和高价买回来的书籍没什么区别,但是毕竟是送的。”

    “丢了就丢了,也不会感到可惜,大不了就相当于那人没有送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