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穿越成皇子,我选择摆烂 » 第70章 俸禄

第70章 俸禄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其中,朱允炆更是惊讶的微微张开了嘴巴。

    虽然他知道朱樉看自己不爽,十有八九会反对他的提议,可他万万想不到,朱樉竟然如此之猛。

    这已经不是反对,而是直接在烧热的油锅上泼水了。

    要是真的把宗室俸禄削减了,那些个藩王要是闹出来,绝对够朱樉喝一壶的。

    就连朱元璋,面上也是浮现出了隐隐的怒色“樉儿,你这话说的未免也太过分了吧。”

    “这些宗室子弟,都是你的亲兄弟。”

    “亲兄弟就应该互相帮扶,哪有给他们使绊子的道理?”

    “你的兄弟们在塞外的苦寒之地,本就已经够苦了。”

    “怎么你现在还要削减他们的俸禄?你这是置他们于何地?”

    “你之前也当过七年藩王,应该更加清楚藩王的不容易才是。”

    “怎么到了你这里,反倒是要过河拆桥了?”

    “我看你,应该多多向你的侄儿好好学习一下孝道!”

    朱元璋这话,说的不可谓不重。

    眼看朱元璋毫不留情的教训朱樉,大殿中的众人闻言,个个吓得噤若寒蝉,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恨不得自己从来没有出现在大殿之上。

    而被夸到的朱允炆却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这可是他和朱樉交锋以来,第一次占据上风呢。

    此时的朱允炆,终于体会到了一把扬眉吐气的感觉。

    而朱樉见状,嘴角也是露出了一个苦笑。

    要是不知道历史的发展,他或许真的会顺水推舟,同意提高宗室弟子的俸禄。

    可是既然他已经知道了后续历史的发展,就绝对干不出这种事情。

    当了太子这么久,朱樉已经对大明有感情了。

    他不想让一场本可以避免的灾祸,成为大明王朝的丧钟!

    定了定神,朱樉朗声道:“父皇,虽然我也是很重视兄弟情,但是我也不敢拿整个大明王朝开玩笑啊。”

    “要是日后不加节制,宗室俸禄一定会把大明王朝拖垮的!”

    这下除了朱樉,殿中其他人皆是一副难以置信的神色。

    朱允炆第一个嘲讽道:“皇叔,您这话实在是太夸张了些吧。”

    “现在一个藩王一年的俸禄才一万石粮食,折合成白银就是四千两银子。”

    “而光是一个应天城,一年的税收就有差不多一百万两银子。”

    “大明全国的税收,加起来足有1500万两银子。”

    “而大明的藩王才多少?区区二十多个罢了。”

    “难道我大明举全国之力,还供养不起二十几个藩王?”

    众人闻言,也是深以为然。

    眼下大明的国库虽说不太富裕,但是随手拿出个几十万两银子还是不在话下的。

    这么多藩王的俸禄加起来,不过也才区区十万两左右。

    区区十万两银子,怎么可能压垮整个朝廷呢?

    这简直就是滑稽可笑。

    就连朱元璋,面上也不由露出了不赞同的神色。

    虽然朱樉之前一些事都还是挺有道理的,但这件事,朱樉做的实在是有些出格了。

    举全国之力供养一个大明宗室,难道还供不起?

    简直就是滑稽可笑!

    然而面对众人不解的眼神,朱樉却仍旧是一脸淡定。

    望着朱允炆,朱樉笑道:“好侄儿,你可别跟我在这里混淆概念。”

    “我说的可是一百年之后,而不是现在。”

    “既然如此,你就来帮我算算账如何?”

    “我问你,现在藩王后代的俸禄是多少?”

    朱允炆闻言,也是不假思索的答道:“现在宗室规定,藩王的弟子封郡王,年俸禄两千石粮食,也就是大约八百两银子。”

    “而郡王的子嗣则会被封为镇国将军,年俸禄一千石粮食,也就是四百两银子左右。”

    “镇国将军后,又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和奉国中尉,他们的年俸禄分别是320两银子,240两银子,160两银子,200两银子和80两银子。”

    朱允炆在来之前,早就把这些礼法知识背的滚瓜烂熟。

    所以现在,朱允炆也是不假思索的背了出来。

    听了朱允炆的回答,朱樉也是微微一笑道:“既然如此,那侄儿我问你,我假设一个藩王一生能有五个子嗣,过分么。”

    朱允炆闻言思索了片刻,也是谨慎的答道:“我认为并不过分。”

    的确,在大明一个王爷只有五个孩子已经算是少的了。

    就拿朱元璋来说。

    朱元璋虽然勤勉于政务,但是后宫的耕耘他也从来没停下过。

    朱元璋一生之中光是儿子就有二十六个之多,这还没算上那些女儿们呢。

    所以,他的儿子一个人只生五个,绝对已经是算少了。

    朱樉闻言,也是笑着朝朱允炆道:“侄儿,我听说里礼法和算术学的都不错,那要不你来帮我算算,一百五十年后,要想供养这些宗室子弟需要花费多少银子?”

    朱允炆一听这话,也是欣然应允道:“既然如此,那侄儿就却之不恭了。”

    说着一旁的内侍连忙给朱允炆送来了纸笔。

    朱允炆拿起纸笔,就开始边写边说了起来:“目前,朝廷上下一共有二十五位藩王,每位藩王发4000两银子,一年就是10万两银子。”

    “假设这些藩王们每三十年繁衍一代人,那150年中这些藩王就能繁衍7代人。”

    “第1代,每位藩王生5名子嗣,每人800两银子俸禄,一年就是10万两银子。”

    “第2代,每位藩王生5名子嗣,每人400两银子俸禄,一年就是5万两银子......”

    然而朱允炆话才说到一半,却被朱樉打断了:“侄儿,这数学题可不是这样算的。”

    “我假设的可是每人生5个孩子,并不是每个王府只生5名孩子。”

    “那些藩王的藩王,难道就不生孩子了吗?”

    “假设第1代25人,第2代就是125人,而第3代就是125人乘上5,是625人。”

    “我的大侄子,你可千万别算错了啊。”

    朱允炆闻言,也是羞的满脸通红。

    他很想反驳。

    可是仔细一想,朱樉说的话好像又没什么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