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退婚后,我成了权臣掌中娇 » 第二十三章 灾银被换

第二十三章 灾银被换

    甚至有些无能的官员,看准了文昭帝这个嗜好,特意在文昭帝身边奉承。

    这些经常溜须拍马的人,官位很快就得到了擢升。

    吏部尚书容段知,清正廉明,眼里揉不得沙子。

    哪容得下自己管理的官员,没有半点政绩,只靠着媚君的法子上位。

    为此,容段知多次在上奏折,希望文昭帝收敛一点,不要再无缘无故对官员进行升迁。

    若是年轻时的文昭帝,或许他会听得进去容段知的建议。

    但如今为国家操劳半生,只想享受的文昭帝,半点都不想看到这些劝诫的奏章。

    这些奏折被多次退回,容段知不愿领会其中用意,继续上奏劝说,甚至联合同阵营官员一同上折。

    文昭帝厌烦至极,一个大臣竟然敢插手他这个一国之君的事,真是不知所谓。

    就这样,文昭帝渐渐疏远了容段知。

    虽然他还是吏部尚书,但许多事,文昭帝更愿意同吏部侍郎顾景田商量。

    再加上容段知年龄大了,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文昭帝想着让他辞官,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顾景田虽人品低劣,对于揣摩人心却是一把好手,他马上意识到文昭帝已经厌弃容段知。

    顾景田虽然人品低劣,但对于政治嗅觉,在某方面很是灵敏。

    他已经是吏部侍郎,在吏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若是能找到容段知罪证参他一本,那吏部尚书的位置,极大可能就是他的。

    可惜容段知很是谨慎,顾景田竟然找不到一点把柄,只得扼腕叹息。

    前几年,虽然文昭帝不喜容段知,仍然忍着他,没有作出什么明显的打压事件,只是不时给他不痛快。

    今年伊始,许多官员发现不对劲。

    吏部尚书容段知的日子越发不好过,时常因为一些小事,被文昭帝责骂。

    与他有些交集官员见状,离容段知远远的,生怕被皇上当作其同党打压。

    也有一些真心为容段知好的同僚,私下悄悄提醒他,不要总是和皇上对着干。

    但容段知可能是越老越倔,不论别人怎么劝,皇上给他多少冷脸,容段知都没有变过,仍然我行我素,该反对反对,该劝诫劝诫。

    顾景田看的出来,文昭帝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

    再不出手,他就没有机会了。

    可能上天瞎了眼要帮顾景田,还真的让他找到容段知破绽。

    变故发生在前几日,因着江南爆出贪污案,文昭帝将容段知狠狠问责,斥责他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罚他跪在殿外几个时辰,才让他回去。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次,不论容段知有没有参与,他的乌纱帽也不保了。

    顾景田有些着急,容段知的乌纱帽,让文昭帝摘下,还是让他参下,有很大的区别。

    他暗中让人查探容段知,看他是否与贪污案有关,

    经过这几天的查探,结果令顾景田很是失望,贪污案竟然与容段知没有一丝关系。

    对于这个结果,顾景田心有不甘,但事实如此,他也不能因为上位就诬陷同僚。

    就在顾景田准备找其他突破口时,事情有了转机。

    他在翻阅卷宗时,无意间发现,容段知有一个堂弟,叫容段和,竟然也是在江南,而且还是个行商,这也太巧了。

    很快,顾景田的人将容段和的资料摆在他的桌上。

    容段和无心科举,倒是很喜欢做生意。

    在江南,仗着容段知的关系,容段和的生意很快进入正轨,不出几年,店铺开满整个江南,赚的盆满钵满。

    可是他仍然不满足,将目光盯上江南大大小小的官职。

    他是不愿意做官,但他很享受那些官员对他的奉承。

    大概是脑子糊涂,容段和竟然暗中承诺,只要给够银子,江南的一些官职,任其挑选。

    江南人有钱人多,很快,许多腰缠万贯的富商拿着银子找上容府。

    对于一些不重要的官位,江南郡郡守选择睁只眼闭只眼,任由他胡作非为。

    短短一年,江南不怎么重要的位置,都被容段和通过各种渠道卖出。

    一时间,江南的官场乌烟瘴气,各府县一片混乱,百姓过的苦不堪言。

    那些靠着银子做官的官员,怎么可能真心为百姓做事,只顾自己敛财。

    容段和靠着这个方法,一度成为江南土皇帝。

    身份地位几乎与郡守持平,在江南都是横着走。

    甚至有时,郡守都对他这个商人客气有加。

    那些人本以为江南会一直维持现状,谁知一支路过江南的救灾队伍,一下捅破了江南的天。

    二个月前,江北发洪灾,朝廷拨下灾银救济百姓。

    一路上有士兵护送,灾银安然无恙。

    可是当路过江南时,一个靠着银子买到官位的县丞,无意得知这支队伍护送的是大量银钱。

    竟然胆大包天,趁着夜晚那些官兵睡着,给他们下了药,将灾银换了大半。

    第二日,那些官兵虽然觉得身体绵软无力,但只以为自己赶路累了,没放在心上,用过早饭,接着往江北走去。

    偏巧,在一条很少有人路过的官道上,几十个土匪拿着兵器从两旁的山上冲了下来,想要将银子劫走。

    若是平时,这些乌合之众哪是这些士兵的对手。

    但事实是,这些士兵因身体还没有恢复,力气上远远不敌这些土匪。

    最终经过激烈打拼,死了大半士兵,其他人还是眼睁睁看着土匪将灾银劫走。

    几个士兵侥幸逃出来,找到最近的临川郡下面一个地方的县令。

    临川郡的县令得知灾银被劫,很是恼怒,当即答应,带他们去找临川郡郡守帮忙。

    郡守得知事情经过,很痛快地答应帮忙。

    他亲自前往驻守临川郡的军队,让将军派人带兵将灾银抢回来,顺便将那里的山匪清干净。

    前后不过两个时辰,那些山匪被彻底剿灭,灾银也全数完璧送回。

    当掀开箱子时,那些士兵瞬间两股战战。

    只见箱子里的银子,大部分都被换成石头,真正的银子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

    难怪,一路上没有察觉银子不对劲。

    护送灾银的士兵汗如雨下,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还是临川郡县令当即作出回应,一行人分成两拨。

    一拨原路返回,既然土匪窝里没有银子,那肯定不是在这里被换的,原路返回仔细查看到底是在那里被调包。

    令一拨马上回京,将此事禀告皇上,请求皇上派人过来追查丢失的灾银下落。

    回京的士兵,将此事禀告皇上,皇上得知大怒,以守护不利为由,将那几个士兵打得半死。

    随后紧急召集几位官员进宫议事。

    而那日,正恰逢顾西玉接受赐婚圣旨,进宫谢恩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