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穿越之王妃修炼手册 » 第十二章 豫州(二)

第十二章 豫州(二)

    待过了南市就到了建春路,沿着建春路走到头就到了豫州第一大街定鼎大街又被称为天街

    定鼎大街宽一百二十一米,此街北通浮桥,过了浮桥就到了紫微宫了,南通定鼎门,定鼎门是豫州城最大的城门。

    于是众人又让马夫赶着车往天街驶去,半个时辰后就到天街了

    天街两旁依旧种了两排的槐树,绿荫丛丛

    街面上铺的是青石板,马蹄走上去发出哒哒的声音

    看着宽阔的路面,纪凌烟心里不由得吐槽某些古装电视剧里的街道真是窄的不成样子,没有一点大国的气概。

    天街两旁的建筑明显比其他坊里要古朴大气,也比其他坊里更宏伟,两旁并没有店铺,也没有摊贩。

    纪端阳说国子监和豫州官塾就在前面的观德坊

    路对面的修文坊则是‘文林馆’也就是现代的国家图书馆,只是文林馆并不像现代的图书馆那样任何人都可以借阅。

    其一,大雍朝提倡的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个士大夫指的就是世族。

    平民百姓的地位虽说排在仕族的后面,但平民中识字的几乎是寥寥无几。

    商人识字,但古人认为商人重利轻义,故而商人的地位是最低下的。

    当然这种想法是不对,经济发展离不开商人。

    其二,上位者认为人一旦识字读书了,自然就懂得多了,懂得多了就想的多了,想得多了就不好管理了。

    打个比方,新的王朝建立大都说自己是天之子,也就是上天选定的人,上天派我来拯救你们,你们要听话,要乖,要不然就是得罪了上天。

    你给平民百姓说这一套,他信。

    你给世家贵族们说这,他指不定会说:呀,不对吧,我偶然间翻出家谱,上头记着你家的祖宗还来我家要过饭咧。

    话扯远了,众人又沿着天街向南驶去

    纪家在豫州城东南隅的正俗坊。

    拐过永通路一直往东驶去,路上的行人渐少,纪端阳说,东南隅大部分的坊里都是园林别院,平日自然人少。

    待到了正俗坊的纪家都该吃午饭了,纪凌海众人也早到家了,正等着他们,见他们进来不由得又寒下脸说:胡闹。

    吃过饭,柳氏亲自领着她把小院逛了一遍

    纪凌烟看过就一个字:挤

    纪家新宅是座坐北朝南小三进的院子,没办法,豫州的地价毕竟不是五鹿可比的,凑合着住吧。

    前院五间,正厅三间还是待客用的,两间耳房一间是纪凌海的处理公事的房间,一间是纪凌海的书房加偶尔夜宿。

    两边是两间的偏房,一边给了纪端阳,一边给了纪少阳。

    此次南来豫州只是刑部的左司郎中,之前请来纪府的文人师爷,走的走,留的留,只有一个姓钱的师爷跟着,前院的倒座房腾出一间给了他。

    另外就是管家黄伯和一些前院伺候的仆役。

    前院往后是三间祠堂,纪凌海同样让人砌了院门,平日里锁上大门

    祠堂右边是个小三间的跨院,同样的给了纪凌海的妻弟一家。

    左边是厨房、车马房、仆役住的倒座房和一个小角门留给仆役们走动。

    再往后就是后院了,后院正房正厅同样是用来待客的,两间耳房柳氏住了一间,另一间给了纪明阳

    两边的偏房作了库房,又有倒座房住了伺候柳氏和纪明阳的丫头婆子。

    再往后是个小园子,大小自然是不能跟五鹿相比,不过是聊胜于无。

    园子的左右各有个小跨院,东跨院就是纪凌烟现在住的地方。

    正厅依然是待客用的,东间向阳的耳房,柳氏给了纪凌烟,西间给了纪秋月

    两间偏房纪晓月和纪如月一人一间,另有两间倒座房给了四人的丫头。

    西跨院给了安氏和陈氏。

    纪凌烟就这样安顿下来了,中秋节简单的吃了个饭便算过去了,纪家在京城也没有什么亲朋故友,所以连乔迁之喜都没办。

    过了中秋节,纪凌海就去刑部报到上班了

    纪端阳平日吃住在国子监,纪少阳则去了豫州官塾,与纪凌海每天早上五更就要起床,掌灯了还不见回来,于五鹿相比甚是辛苦。

    过了中秋节,天气逐渐转凉,柳氏给众人发了布料,众人便忙着做起了秋衣

    纪凌烟的日常除了做针线外又多了一样就是给纪家三姐妹断官司

    之前不住在一起没有这么多的矛盾,现在住在一个院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三人几乎天天都要争论几句,大到天气、小到衣服首饰。

    每次吵架,还非要纪凌烟评出个对错,谁也不肯让谁

    烦的纪凌烟不由得大喊,如果我有罪请惩罚我,但不是以这种方式啊。

    因纪明阳年纪太小,纪家又请不起私塾先生,纪凌海现在披星戴月的上班

    又新到刑部,好多事情一下摸不清头绪,便把纪明阳的学习交给了纪凌烟。

    纪凌烟嫌纪家三姐妹天天吵的头疼,便向纪凌海提议纪家三姐妹一起学习,毕竟纪凌海曾得过进士,也算诗书之家。

    每日纪凌烟都留给三人大量的作业,又有柳氏交待下来的女红活计,一时间,小跨院有了短暂的安静。

    日子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重阳节,今天也是纪凌云进纪家祠堂的日子

    纪凌海、纪端阳、纪少阳今日都特意告了半天假

    柳氏也一大早就让人打扫了祠堂。供奉的东西都是提前备好的,只等到了时辰放进祠堂就行了。

    众人在前厅等着,这时管家黄伯匆匆的进来对着纪凌海耳语了一番

    听不到说了什么,只见纪凌海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嘴里连连说着快请,又让柳氏把纪凌烟和纪家三姐妹带去了后院。

    约莫快到了吉时,黄伯又匆匆的来到后院“长小姐,老爷请您过去,齐王爷要见您”

    “谁?齐王爷要见我?”纪凌烟有些想不明白,纪凌云救了齐王不假,可齐王也投桃报李了

    今日来纪府也是情理之中,怎得又要见她了?

    “见你你就快去,磨蹭什么”柳氏见纪凌烟坐着不动,不由得替她着急催促起来。

    纪凌烟跟着黄伯又来到前院,走近了就听见纪凌海和一个陌生的声音说话,心想这说话的想必就是齐王爷了。

    “见过大哥”进了前厅,纪凌烟头也不敢抬,只对着下座上的纪凌海行了一礼。

    “这位是齐王殿下,云弟在军中时多受王爷照拂”纪凌海起身向纪凌烟说道。

    纪凌烟并不敢抬头,又向上座行了一礼“见过齐王爷,多谢王爷照拂哥哥”

    “起来吧,我和凌云是多年的好兄弟,他又是为我而死,生前他多次向我提起你”齐王的声音深沉醇厚,又带着些许冷意

    说到纪凌云,齐王明显的又有些伤心,想来二人的感情是真好。

    “士为知己者死,想来云弟是无憾了”纪凌海赶紧劝慰道

    黄伯又进来说道“老爷,吉时到了,请王爷移步吧”

    纪凌海又领着齐王往祠堂走去,纪凌烟见没人理她,也跟了上去。

    纪凌海亲自把纪凌云的牌位放到了纪凌云父母牌位的下方,又点了三根香请齐王上香。

    齐王摇摇头并不上前,待到纪凌海上完香后才又拿起三根香鞠了三躬才把香插进香炉里。

    纪凌烟也点了三根香,不同的是她拜了三拜,看着眼前的三个排位,纪凌烟又想到自己爸妈,不由得泪流满面。

    上过香齐王并未多待就走了,吃过午饭众人又都恢复了以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