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斩帝录:这些古人过分强大 » 第十六章 浮玉山内争真传(一)

第十六章 浮玉山内争真传(一)

    浮玉山内,吴哲信步而入。

    一入山中,眼前便有云雾升腾遮蔽视线。

    “阵法?”

    手中触碰云雾,脑海中紫书窥破的信息浮现。

    阵法名:【迷灵雾幻乱十方】

    简述:【太玄易宗长老扬星渊发明的阵法,此地所展开的阵法非是完整大阵。

    若完全展开,正如此阵之名,可乱十方,迷人心魂,使人灵魂蒙昧,沉于幻境,消磨心智,以至心魂消散,空留躯壳。

    此阵曾一次性困杀邪道十宗共计四十九位第四境界大宗师级别的长老,扬星渊亦因此一举扬名天下。】

    注一:【此地展开的阵法仅仅保留了一丝扰人方向感,让人堕入幻觉的能力,把大阵中磨人心魂的杀伐之力都消去了。】

    注二:【此阵由扬星渊坐镇,其中弱点目前无法击破,可谨守心神,凭借自身实力不受幻觉影响,度过此阵。】

    注三:【弱点为???】

    吴哲一愣,没想到紫书居然也可窥破阵法。

    不过也是,毕竟可是号称收纳天下武道的宝物。

    只不过,有些可惜的是,或许是吴哲与扬星渊实力差距过大,竟连紫书也认为破不了此阵,只能按照对方安排的路线进行。

    弱点更只是显示了问号,与之前差了许多。

    “先前对战的武修,全都是可以看破弱点的。如今,这位太玄易宗的扬星渊实力或许恐怖,紫书索性连弱点都不显示了。”

    吴哲心中思索。

    在别人的阵法之内,吴哲还不敢开口说话,怕泄露些什么。

    以方才那般传音的手段来看,怕现下入山的几人都在九门中人的观察中。

    没得法子,体内三教大册修来的内元流转,明心见性,坚守本心。

    更有佛种滴溜溜旋转,散发清圣光芒。

    吴哲信手一挥,归藏八气化作一方八卦,抬腿前行,进入山道中。

    前方云雾缭绕,可见度甚至不足三米。

    以吴哲现如今的修为来说,百米之内蚊虫如在眼前,可这古怪云雾一起,竟是看不得三米开外。

    “若换作普通武修,此时当只能顺着脚下的这条路前进了。”

    脚下土路一直往前延伸,两侧却是树木,仿佛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就是那些武修呼喊着进入浮玉山,却还是从另一侧出来的缘故,在他们眼中,路只有一条。

    吴哲轻笑,归藏八气所化的那方八卦,虽无法堪破此阵,但在这迷雾中寻一条正确的路来,还是可以的。

    无视那条道路,吴哲径直往侧边密林,穿过云雾而去。

    啪嗒啪嗒。

    林中静谧,只余吴哲脚步声。

    约莫三刻钟后······

    穿过云雾,眼前豁然开朗。

    茂林之中,一方八角亭静立。

    内中一方石桌,布有六张石椅,侧边有一男一女,两人站立。

    一女子身着劲装,英姿飒爽,锋芒毕露,其傲然姿态可见不凡。

    吴哲一见此人,便可明白不是对手。

    那股气机,压得内元有些滞涩。

    旁边一人,黑袍罩身,内衬白底,背着一把弯弓。他双眼微合,头一点一抬,似乎在打盹。

    “一丝一毫的气机都未曾泄露,完全看不出强弱。”

    吴哲心中诧异。

    两人风格完全不一,一者锋芒毕露,毫不掩饰自身的强大,一者气机内敛,返璞归真,站在那里,极易被忽略了。

    “该是一般强大才是,不然何以站在一起。”

    吴哲沉思,转头看向石桌那边,石椅之上,已经有两人坐在那里,却是离得老远,一左一右。

    一者,是那头戴斗笠,抱着长刀的散修,一者,则是那世家子弟,一身华丽衣袍,穿金戴银,他手中折扇未曾打开。

    那世家子弟周遭的仆从皆已不在,想来已经被淘汰了,来不得山腰。

    也因此,可以看出那人脸色不好,紧握着折扇,略有气恼。

    吴哲进入亭中。

    几人看来,那世家子弟轻哼一声,未曾搭理,斗笠散修略微抬头,对着吴哲点头示意。

    吴哲点头回礼,随后看向那两个明显就是九流的弟子。

    那男子依然在那边打盹,倒是那女子,笑着说道:“你是第三个呢。来到这里,就是九门同道。我名吕静淑,你称我一声师姐就行了。至于这位,叫养灵均,是你师兄。”

    吕静淑指了指石椅,又点了点还在打盹的养灵均说道。

    吴哲点头,拱手,道:“在下吴哲,拜见吕师姐,养师兄。”

    养姓少见,吴哲留了个心眼。

    加上对方背上的弯弓,很难不联想到这方世界中的著名弓道武修——养由基。

    如果是前世的百步穿杨,来到这方世界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然则,养由基此等弓道大宗师的百步,那就值得商榷了。

    以化灵宗师来揣度法象大宗师,吴哲参照瞿鸿志、邱鸿博瞬息十数里

    坐吧,再等三个人,你们六人就可以继续往上了。

    不管是幸运也好,实力也罢。只有你们六个人才有资格前往山顶争夺那一线机会,成为真传。

    至于其他人,就算到达山顶也是内门弟子罢了。”

    吴哲明了。

    所谓天赋高者,或可成为真传怕不是随口一说罢了。

    真实情况不过是最先达到山腰的这六人可以争夺一线机会,成为真传。

    “敢问师姐,这一线机会,如何争得?”

    吴哲询问,把心底最想知道的问题问出来。

    另一边,世家子弟杨才捷竖起耳朵。

    以他的性格,来到这里之后,仅仅只是与两位师兄师姐见礼,便不再言语。

    同样的,斗笠刀客陆段也倾耳。

    “不知道哦。”

    吕静淑仍旧笑吟吟地,那笑容,极为阳光,很能感染人。

    吴哲心里也是忽地放松,同样口中轻咦出声,以示疑惑。

    “真传弟子,乃是长老亲自收徒,亲自授艺,可学得长老一身本领的弟子。

    一切标准,由长老定夺。”

    吕静淑抬头看了一眼山顶,笑着继续说道。

    “而且现今山顶仅有二位长老,分属两派,也就是说最多只有两个真传弟子诞生,但是……”

    略一停顿,吕静淑吊起三人胃口。

    难不成有转折?

    几人心中闪过这个念头。

    “但是,其实多数情况下,一个真传都不可能会有的,难度比你们想象的难得多。”

    “呃……”

    几人静默,无语。

    师姐说了,但又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