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斩帝录:这些古人过分强大 » 第二章 踏上这条路

第二章 踏上这条路

    武道修行第一个境界,名为锻体,细分下来有炼皮、洗髓、煅脏三个小境界。

    普通人没有武道大册,只有一些残卷残篇,所以在这个境界,为了避免行差踏错,皆会选择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一个小境界一个小境界修炼。

    而有高深武学传承,修炼了完整武道大册且天赋悟性不凡的人,却是可以齐头并进,皮、髓、脏同炼,可以极大的缩短破境时间。

    锻体境修行要点在于强大肉身。只有肉身强度到了一定程度,这才能让身体把吸纳的天地灵气提炼出来,转化为武者修为根本——内元储存在体内。

    吴哲细细思索记忆中的信息,明白了锻体境的大致意思。

    接下来,便是挑选武学。

    所选的,自然是大家公认的三教武道大册。

    而三教武学繁多,其中最适合锻体境打根基的,无异于声名在外,只供各自弟子的三种武学。此时,紫书已经把这三部武道大册展示于吴哲身前。

    三颗大星闪耀,象征着三部不凡的武道大册。

    功法名:《修齐治平秘录》·《修身卷》

    简述:【儒门武道大册,威名赫赫。以儒门大册《礼》为基础,兼容多部武道大册优点,不仅能修炼出儒门特色内元——浩然正气,更有天赋异禀者,可以领悟武道神通。

    如,传闻中后圣有“天人相分”,一言出可使天地人依序而行;当代儒门掌教至尊的“天理”,使其天生不受各种邪诡负面影响。】

    注:【此锻体武学,强化肉身的效果极佳,天赋异禀者,炼出的肉体甚至不比那些以肉体强大闻名的种族弱。正所谓,不修己身,何以平治天下。】

    功法名:《道经》·《上善若水》

    简述:【道门有两派,一者学派,一者教派,而此大册则乃两派共尊经典。此法契合道门追求天道,师法自然的宗旨,而道门修士修成后更可得道门特色内元——天地根元,此种内元比其他各门武学更容易调动天地、自然之力。】

    注一:【水,近乎道。此武学目的便是让修炼者如水一般,因势利导,融入天地自然,达到一种另类的天人合一境界,以此调动广博浩大的天地之力。】

    注二:【所谓仙道贵生,正统道门武学大多能使人寿命悠长,此法更是其中翘楚。】

    注三:【单论强化肉身效果,不如《修身卷》,但要说肉身寿数、受伤后的愈合能力,却是超过《修身卷》。】

    功法名:《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三三悟》

    简述:【所谓三三,即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乃是觉知,乃是智慧。

    武道修行中,粗略的说,可以分为肉身,内元,心魂三种修行路线,所谓心魂,即为心灵、灵魂。

    而佛门弟子中,凡修炼此法者,意志坚定,心魂无瑕,禅宗六祖更得“见性成佛”神通,由此证得果位。此法可修出佛门特色内元——圣禅梵能。】

    注一:【此法以求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悟得无上正等正觉为根本。若求肉身强大,则此武学实在不可取。】

    注二:【所谓不可取,乃是跟《修身卷》《上善若水》这种大册相比较而言。】

    至于武道神通方面,道门佛门的武学同样可以领悟,只不过领悟的神通与儒门不同罢了。

    吴哲陷入沉思,到底该选择哪一门呢?

    考虑到紫书给自己重塑的资质,他心中有一股疯狂的念头涌出,那就是——

    “三教同修!”

    古往今来,确实有许多天骄会三教同修,但也只不过是为了验证自身的道罢了。

    九州大陆所谓三教同修,大多是以其中之一作为根本,辅修其他两家一些非武道大册的小册武学,这样不会影响到根本,却未有同修三种大册的。

    “不,或许存在过,只不过我能接触的信息有限,我可不认为发展这么久的九州大陆不会出这种天才。”

    “但,那又如何?我来这里走这一遭,岂能甘于平凡?只修一种,不仅白瞎了紫书的帮助,还不如那些天骄,而我岂能居于人下?”

    吴哲自语,想起自己以前,出身贫寒,后来考上高等学府,参加各种国际大赛拿了奖项以及证书,靠着的就是一股冲劲和尚可的学习天赋。

    如今,来到一片新的天地,又得了紫书这等宝物,难不成还要走普通的路子吗?

    自然不可!

    下了决定,念一动,紫书空间内,无数星光闪耀,倏忽间,那三颗大星横贯虚空而来,咚咚咚三声响,接连砸入吴哲脑门。

    无数经文在吴哲脑海中涌现——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这是儒门《修身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道门《上善若水》;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是佛门《三三悟》。

    经文道义深远,对于原本的吴哲而言,要有点滴领悟,需得耗费数十年方可。

    可如今,吴哲观三教大册,悟其中武道,便如掌上观纹,其中真意,片刻间便已经明悟,晓得如何炼皮,洗髓,锻脏。

    儒门的《修身卷》,重在自身。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肉身、自我强大,方可为他事。

    因此,在炼皮,洗髓,锻脏中,纳得灵气入体,把自身当作一件需要千锤百炼的物件,而那灵气便是锤子炉火,敲打自身,最后自然而然锻造出浩然正气,便是所谓“儒风”。

    天赋异禀者,在这过程中如能正心诚意,自可悟得武道神通。

    道门的《上善若水》,重在灵气。所谓“我命在我不在天”“仙道贵生”,修行以求长生。

    纳灵气入体,把自身当作一股支流,汇入天地灵气这股主流之中,与天地灵气融合如一,从而窃取阴阳造化,以求得将来身与道同在,如此天地根元自生,此为“道骨”。

    佛门《三三悟》,重在神念,或者说“智慧”“佛性”。

    所谓“无上正遍知”“无上正等正觉”,佛门通过诵读经文,把这股悟不得、却又存在的觉知炼作一颗种子,种在心魂之中。

    有了这颗觉知种子,未来如能成为撑天大树,佛陀果位自可得之。

    锻体境、肉身的修炼,只不过是为了承载这股觉知而做的准备,因此这武学对肉身的锤炼不太重视,锻体效果比不得前面两者。

    而以这颗种子驾驭、炼化天地灵气,便可修出圣禅梵能,谓之“佛心”。

    儒风道骨佛心!

    吴哲了然,难怪天下人皆言,道门武修受天地钟爱,寿命更长,挥手间便是各种天地异象;佛门修为高深者,不一定有强大的肉身但必定有强大的心魂;儒门修为高深者,肉身必定强大,同时也必定有与之匹配的强大神念。

    三者在各自派系里,自然是认为自己天下第一,但对于外人来说,却是难分高下,各有所长,且其中武道理念远超其余门派。

    在紫书星空中,没有灵气可以吸纳,因此吴哲领悟之后,便立即离开星空回到现实世界。

    一睁眼,吴哲看了一眼窗外,此时已经是晚上了。

    “没想到接受三本大册,看似时间不过一瞬,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或许以后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了。”

    抛开杂念,盘膝而坐,正式开始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次修炼。

    接连运转三种大册,冥冥中,不知何处的深空,天地灵气滚滚而来,被吴哲纳入体内,有如百川入海。

    而吴哲更甚汪洋,来者不拒。随着儒道释三种大册的运转,吴哲体表发生变化。

    灵气在被肉身吸纳,《修身卷》运转,灵气仿佛化作大锤,在捶打吴哲的肉身。

    无需多言,得了紫书的好处,吴哲自然选择齐头并进,由《修身卷》控制的灵气化作三股,一股捶打表皮,一股冲刷骨髓,一股洗练五脏。

    不过片刻,肉身强度竟然以远超吴哲想象的速度在变得强大。

    在他的记忆中,以前修炼犹如龟速,现而今,却仿佛不知疲倦的猎豹在以全速奔跑,进境之快,令得吴哲喜悦不已。

    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吴哲身上的肌肉线条愈发完美,愈加强壮。

    当然,伴随着愈发强大的肉身而来的,自然是那犹如表皮撕裂,骨头断开,内脏绞痛的惨痛代价。

    这般锤炼,自然不是毫无痛苦的。

    就在这时,《上善若水》随之运转开来,吴哲仿佛水滴融入大海,浸泡其中。天地灵气冲刷之下,整具身体仿佛开始化作天地灵气的一部分。

    修行《上善若水》后,天地灵气视吴哲如一体,不分彼此。

    他发现就连《修身卷》捶打肉身时的痛苦竟也在缓和。

    最后便是佛门大册《三三悟》,诵读佛经之后,自有一颗种子浮现,散发缕缕佛光,内里有大佛端坐,对众生讲经。

    种子自头顶复现,有灵气环绕,随即如飞鸟归巢,扑通的一声落入吴哲心魂中。

    佛种种下,佛光照耀着吴哲心魂,使得他心魂越发强大,越加不可动摇。

    心魂力量增强,镇压肉身,驾驭灵气,与儒道二家大册合作,竟使得这次修炼如水乳交融,三者互帮互助,助力吴哲于锻体境高歌猛进。

    次日,天刚蒙蒙亮,吴哲睁开双眼,神光熠熠,一瞬间照得屋内如有艳阳。

    体内,有三色内元流转,一者无色,如风呼啸,浩然正大,堂皇端正;一者天蓝,似水滔滔,自然而为,如道化身;一者金黄,犹日昭昭,神圣非凡,万邪不侵。

    自此,武道三教同修,已然入门!